《花少4,花少每季不走丢个人就不叫花少了花儿与少年》

《花少4,花少每季不走丢个人就不叫花少了花儿与少年》

还记得《花儿与少年》那个出圈的文案吗?

第一季,一批雕琢的文字,俘获不少文艺青年的心。

吴梦知操刀的文案、井柏然手写字体,成为花少的视觉标识。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开始让好文案出彩,开始相信,好文案,也能为王。

《花少4,花少每季不走丢个人就不叫花少了花儿与少年》

第三季,还加入了井柏然的手绘,而井柏然在那之后有了一款自己的字体。

《花少4,花少每季不走丢个人就不叫花少了花儿与少年》

第四季,所有人都在怀疑它还能不能保留原来的味道时,它的确有意识地在“传承”。包括曾经引以为傲的“花少体”。

但画风却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远方的大远景,而是就近的一处特写。

文字从白色,变成黑色。

插画从素描,变成彩绘。

《花少4,花少每季不走丢个人就不叫花少了花儿与少年》

而且文本也有了署名——朱德庸。

在“神级文案”的对比之中,是不是有“像、但不对味”的即视感?

像是因为“神级文案”,仍然出现在一期节目戏剧冲突最激烈的地方。但显然,第一期雨中搭帐篷是最大的挑战了,但显然,这算不得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挑战。

“不对味”,是因为过去的“神仙文案”是表意的,不是写实的。​是抒情的,不是叙事的。是​留白的,不是串联的。

《花少4,花少每季不走丢个人就不叫花少了花儿与少年》

当看到“花儿与少年 无聊”的词条登上热搜,很多新生代粉丝说“这本就是慢综艺。” 但《花少》,还真不是慢综艺。

过去的《花少》始终都有两条主线,一条在明处,就是打卡旅行。一条在暗处,那就是快节奏的人际关系。

直到今天,在各种光怪陆离的垂直综艺面前,《花少》仍然留给观众很多想象空间。因为这个节目的价值观本身是有粉丝的,它通过构建一个临时团体,建立了很多文艺青年梦寐以求的人际交往乌托邦。有许多困扰我们的为人处事的方法论,需要这样的节目,去治愈。

《花少》也留给电视制作者们宝贵的方法论财富,那就是精心筹备、大胆组合、精心叙事、话题为王。

这些年,很多节目都受到《花儿与少年》的启发,把擅长线性叙事的电视综艺,剪辑成包含了倒叙、插叙等多种叙事玩法的节目。第四季,也在这样做。

《花少4,花少每季不走丢个人就不叫花少了花儿与少年》

但第四季,插叙背后,是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雨天的场景紊乱。

《花少4,花少每季不走丢个人就不叫花少了花儿与少年》

同一晚,湖南卫视接档《花少》播出的《向往的生活》却呈现了另一种生活,一个在蘑菇屋呆不住,非要到附近“打野”的许知远,拥有了大量的镜头。

《花少4,花少每季不走丢个人就不叫花少了花儿与少年》

他在蘑菇屋旁边的树屋下,开始了露营。

他独自走向渔民,体验起了挑海草的生活。

认识了蓝天救援队。

询问乡里的家长里短。

他的晚饭,不必等黄磊他们做好,自己现在街头买了一根烤肠一瓶饮料,悠然自得。

你也许会说,这是文人身上的书生气,但别忘了,他也同样面对着镜头的跟拍。

透过第一次上真人秀的体验,许知远的身上,有着我们期待的“人文性”。这也许不是《向往的生活》期待的模样,但这,可能是《花儿与少年》最初的模样。

这一幕,我真的想念第一季《花儿与少年》,那个痴迷于街头竖琴表演,不愿意和姐姐们录制节目口号,怎么叫都叫不走的华晨宇。

那种抑制不住对未知的兴趣,那种忽略镜头的存在,那种对纯粹的田野体验,和那些文案字幕一样,是一种留白,是一种让戏剧冲突黯然失色的美学体验。

而《花少4》呢?

正如上周先导片之后我的预警一样,我知道很多喜欢这个IP的观众能说出不同想法,但今天且不论那些细节了,我只想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失落——

属于花少独有的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好像第4季第一期丢了,希望后面能找回来。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梦萱筱喏"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pg6n60R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