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塑料危害知多少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可回收 or 不可回收,这是一个问题。

——塑料

塑料是日常生活中极常见的材质之一,集坚硬、轻便、透明、韧性、耐腐蚀等多重特性于一身,因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理论上塑料材质属于可回收物,但因其复杂的产品形态和使用场景,塑料制品的垃圾分类还是要多加留心哦。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1.瓶类容器-可回收物

除了众所周知的矿泉水瓶、饮料瓶,其他瓶类容器如奶瓶、沐浴露瓶、化妆品塑料瓶、运动水壶等都属于可回收物。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投放标准:清空内容物,清洁干燥,尽量压扁

2.特殊瓶类容器-有害垃圾

特殊内容物的塑料瓶罐要特殊处理,如药瓶药具、医疗用品、化学物质等,这些属于有害垃圾,应尽量保持原包装投放至指定地点。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注意投递到指定的有害垃圾回收箱哦!

3.塑料膜袋-厨余垃圾

塑料袋、气泡膜、保鲜膜等都属于其他垃圾,因为塑料膜袋本身原料低价易得,再生使用的成本却很高,并且一些透明度、柔韧度差的花色、黑色膜袋本身就是用废弃塑料加工而成的,已经失去了回收利用的价值。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不仅是塑料袋,其他塑料制品也是同理,一些质地很脆、透明度差的塑料制品,都是用废弃塑料加工而成的,就属于不可回收。

4.食品包装-其他垃圾

泡面盒、快餐盒、奶茶杯、食品包装袋等包装物都属于其他垃圾,因为其清理及回收的成本过高,还需要考虑水的使用成本及水污染的影响,经济效益较低不适宜回收利用。

塑料危害知多少(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5.泡沫塑料-可回收物

泡沫塑料属于可回收物,它是由大量气体微孔分散于固体塑料中而形成的一类高分子材料,我们常见的泡沫箱和一些缓冲衬垫都是由泡沫塑料制成。

投放标准:清洁,干燥

材质不同 用法不同

塑料制品底部的这个小小回收标识就像是每个塑料容器的小小身份证。

1.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例: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

饮料瓶不能循环使用装热水,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溶解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且,这种塑料制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因此,饮料瓶尽量不要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2. HDPE(高密度聚乙烯)

例:洗洁精瓶、洗发水瓶、超市使用的塑料袋

多半不透明,手感似蜡。可耐110℃高温,标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来盛装食品。装清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容易变成细菌的温床。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3. PVC(聚氯乙烯)

例:塑料门窗、管道、雨衣、书包、塑料盒

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在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致癌物质,因此很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4. LDPE(低密度聚乙烯)

例:保鲜膜、随处可见的塑料袋

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保鲜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5. PP(聚丙烯)

例:水桶、垃圾桶、微波炉餐盒

耐130℃高温,透明度差,这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0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06号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温,所以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6. PS(聚苯乙烯)

例:玩具、文具、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

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有害物质。盛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时,会分解出致癌物质。不要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7. 其他类,主要有PC类(聚碳酸酯)及PA类(尼龙)

例:PC多用于奶瓶、太空杯,PA多用于纤维纺织和家电内部的制件

PC在高温情况下易释放出有毒的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时不要加热和在阳光下直晒,也不要用洗碗机、烘碗机清洗7号塑料做的水壶。

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大片的塑料大棚和地膜占领了农田,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数据显示,在短短30年时间里,地膜的使用量增加了200多倍。研究农村白色污染10余年的蒋高明发现,引发蝴蝶效应使农田样貌大变的,跟城里人的餐桌有很大关系。

为了生产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农村大量建造塑料大棚。而耕地的“白色海洋”地膜,则是为了改善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延长经济价值较高作物的生产季节,最终提高其产量。

地膜铺下去后,产量的确提高了。但同时,地膜在使用后很难从土壤里剥离。它们长久地待在土壤里,破坏土壤结构,生物失去了活动空间,线虫、蚯蚓挨个离开,土地最终板结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人甚至采用了“膜中膜”的方法,大棚盖一层膜,地上再铺一层,为的是不让水分流失,可这样的密封环境会活活地把土壤里的微生物憋死,最终演变成脆弱的生态系统。

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伤心的面孔,一些农民都遭遇了作物烂秧、病害等问题,有牛羊吃了地膜覆盖下的花生秧子,竟被活活憋死。翻开土地,清晰地看见地膜缠在花生的秧子上,像是寄生在秧上。他们把土壤带回实验室检验,甚至发现了30年前残留的地膜,“它已经变成微小的、肉眼不可见的塑料片了,但并没有消失”。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也被消费主义的浪潮裹挟了。反问道:“如果不提供塑料杯,是不是就不能喝饮料了?”

生产多少塑料,最终就会有多少塑料垃圾出现,不断重复利用的过程只会让塑料的性能不断递减,终究会变成真正不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垃圾。而想要规避塑料垃圾的环境污染,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使用。

在我看来,“限塑令”目前的范围太窄了,“应该覆盖更多的产业”。而手段需要靠政府来调节,“生产矿泉水瓶的企业获得了利益,是否应该承担环保的代价?民众享受到了塑料瓶的便利是否也应该为此埋单?包装行业是否应该改*?超市售卖塑料袋要不要缴税?”

过去的10年,“限塑令”的价值不在于限制了多少超薄塑料袋的产生,而是它通过对塑料袋收费,向社会传递了“资源有价,使用资源需要付出成本”的信号。

只是,“如果有朝一日塑料餐盒真的从5毛钱涨价到5元,消费者愿意掏钱吗?有朝一日,真的用回收废物造出了可循环餐盒,人们愿意使用吗?”成本增加、市场振荡,企图一下子改变形势是不可能的事。

这位学者认为,当下需要为塑料正名,“材料不是从天而降的,塑料没有罪恶,它是被人类制造出来的。”

“塑料不应该被妖魔化,更不应该把塑料的罪恶和管理不善的问题混为一谈。”,“我们能不能做到不让塑料进入水体?不让它进入农田?”眼下,京东物流正在推广使用循环快递箱——青流箱,采用PP材料,可以回收多次循环使用,破损后可再造新箱子,对环境不造成危害,能够替代一次性纸箱。他们希望,“协同社会各环节资源,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将绿色循环包装全面落地。”

包括塑料袋的问题在内,中国的很多问题都集中在超高速的经济发展上。这些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才逐步解决的,而中国需要在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去解决,希望民众能给予多一点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能从自身出发,更全面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消费行为,反思自己的消费需求。

有关塑料袋使用、滥用、限制、反思以及今后的种种都能被记录下来,写进教科书,成为历史里永远的一面镜子。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呕白呗"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bgkVB6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