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我们在山西运城闻喜县桐城镇王顺坡村的村口见到了开着花的苦楝树。它临着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麦田上不远处是高悬的高铁轨道,飞驰而过的白色列车如风一般,带来一阵呼啸,这是时代和发展的声音。
但闻喜的底色,是传统,是来自土地的古老记忆。从宋明开始,人们凭着二十四番花信风来倾听季节的信号。春天始于梅花,终于楝花。紫色的楝花盛开,就意味着谷雨将至,春天进到了最后时分。在与天气和土地较量的漫长岁月中,中原人早已把这种经验融入了血液。
晋南乡宅中,墙壁用瓷砖画做装饰。
沿着苦楝树的方向往北走,在路口转个弯,就来到了一户写着匾额楹联的晋南乡宅。一进门,左手是彩色瓷砖贴就的画壁,平整的水泥院落里沿着墙根放着盆栽的君子兰、橡皮树。主屋正对着院门,向南的窗户透进和煦的春光。董巧兰就在窗下专心致志地捏花馍。
用「捏」来形容花馍的制作并不完全准确。从面粉到活灵活现的动物,需要揉面、塑形。面片被仔细擀开,细齿的梳子在上面压上纹路,就变成了凤凰的翅膀、花朵的花瓣。捏就的花果、鱼鸟和走兽,要先上锅蒸了定型,等晾干后再上色。大小不一的画笔在桌上一字排开,最小的笔尖不过比绣花针略粗,用来勾勒花蕊和飞龙的眼睛。只消用笔略点一下,一条翘着胡须的面龙似乎就有了活灵活现的神气。
董巧兰制作花馍装饰所用的配件。
面捏出的「花瓣」。
由几十个「小花瓣」组成的牡丹花。
「牡丹花」上锅蒸制定型。
闻喜与龙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九年,董父豢龙的故事就发生在董泽湖。没有人真的见过龙,也没有人知晓,泛舟江上调教蛟龙的董父是否如传说中所言,是黄帝的后裔。这片黄河浇灌的土地,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因而也流传着最生动的传说、最传统的仪式感。
闻喜的花馍,就是这种仪式感的一部分,和西方向神明献祭面包一样,被赋予了远超食物的意义。《事物纪原》里记载诸葛亮为了代替人头祭泸水而发明的馒头是宴会祭享的陈设品。往后的岁月里,面从神坛走向俗世生活,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在黄河流域的小麦产区,它和神明和季节的故事从未消散。
陕西客人为孩子喜宴订制的四龙八凤糕。
在闻喜,逢年过节、喜庆的场合少不了花馍。小孩满月要捏老虎,寓意着虎虎添生机,岁岁得平安;结婚出嫁要送上四龙八凤糕。这天,一个四龙八凤糕就摆在客厅最大的桌上。打底的馍有 3 层,馍顶,有 4 条游曳的蛟龙、8 只展翅的凤凰,还有盛开的牡丹、圆滚滚的石榴。花果和龙凤承在竹签上,微微打颤。
董巧兰说,这是一位陕西客人为孩子喜宴特别订制的。第二天,这个沉甸甸的花馍就要被放在红色的木箱中接走,成为喜宴上点睛的一笔。就像西方婚礼上动辄几层的婚礼蛋糕一样,婚宴的最后,花馍上的装饰会被取下,把打底的馍馍切开,分给吃席的客人,「让每个人都沾一点喜气」。
董巧兰和外甥女给四龙八凤糕做装饰。
第二天,做好的四龙八凤糕将被放在红箱子里,送到喜宴上。
2008 年,闻喜花馍成为*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山东到陕西,有小麦的地方就有花馍,为什么偏偏闻喜的花馍那么出名?董巧兰说,也许因为闻喜的花馍模样多、更逼真。闻喜县有 343 个行政村,村村都有花馍手艺人 —— 这当然是后来的称呼。在漫长的岁月里,花馍被称为「母亲的艺术」,它并没有底样,也没有一定之规,全凭家中女性捏就。
从董巧兰有记忆起,家里的母亲和其他长辈就坐在炕上捏花馍。董巧兰的名字里有一个「巧」字,她也有一双巧手。没有正规的拜师学艺,她在家中耳濡目染,无师自通学会了花馍。8 岁的时候,就能捏出像模像样的花馍。在过去,花馍通常用发面制作。醒发后的面,蓬松而不好塑形,捏成过年的兔子、满岁的老虎,抽象里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憨劲儿。「原来流行的都是卡通式的,不真实。」董巧兰不喜欢不真实的花馍,从她捏花馍那一天开始,就尽量捏出真实的样子。
花馍的装饰品丰富,有小鸟。
龙、凤。
小蝴蝶。
她从小就拿着院子里的菊花,向做花馍的长辈展示。「菊花是这个样子的,花瓣是一片片的。」出门玩,她细心观察着庙上盘着的飞龙。龙的脖子长、尾巴长,还有两根卷曲的胡须。「那些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龙啊、凤啊的样子,就这样拿家来放,要做出来像这个样。」
传统的二龙戏珠、鱼戏荷田,董巧兰自不在话下。碧绿的荷叶上有着自然的弧线,上面是圆圆的金色露珠,仿佛折射着落日余辉。现场她为我们演示了上色,薄薄的花瓣用纤细的笔涂上渐变的紫色。在传统的吉祥花果和动物之外,大象、昆虫她都可以做。大象长长的鼻子,一只大个的带着几个孩子。昆虫往往是用捏其他图案剩下的边角料捏成。无论是甲虫还是蟋蟀,都有逼真的模样。她自豪地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图案,只要在脑子里想一下,她就能做出来,「就没有不像的。」
馍上的梅花寓意春意盎然。
栩栩如生的红色荷花。
荷花搭配小鱼,寓意年年有余。
牡丹寓意祝福新婚夫妇富贵偕老。
闻喜有「有事必有馍,有馍必成事」的说法。在过去,祈雨、求神都要有花馍。不只是在闻喜,黄河流域的人民,把对土地的敬重、对生活的期盼寄托在花馍里。小麦蒸就的花馍,脱胎于粮食,被染上了绚丽的色彩,似乎自然地将温饱与希望融于一身。这是 1300 岁的花馍身上凝聚的土地智慧。
董巧兰告诉我们,关于花馍,虽然造型和工艺没有「死框框」,但有很多约定成俗的讲究。比如,花馍「捏死人不捏活人」,因而在世的人不能捏;清明节这样的日子不捏花馍,而是蒸其他礼馍,但是元宵节、乞巧节、端午节都有花馍的出现。元宵节要捏花馍给出嫁的女儿,乞巧节捏针线筐,这些关于花馍和手工的叙事,是家族女性间的祝福。端午节捏的则是蜈蚣,和报春的楝花一样,这是农耕时代留下的讯息,提醒着人们,夏日天暖,预防虫病。
董巧兰演示花馍上色。
后来,花馍也关联了世事,成为年轮记事的一部分。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董巧兰做了名为「锦绣山河仰世博」的花馍。「世博会要举办了,我的姑娘 (女儿) 就说,你是不是给世博会送个小礼物?然后我就开始设计了。」56 朵花代表 56 个民族,5 只和平鸽代表五大洲爱和平,一大一小两个小人与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在一起,代表着人们欢欢喜喜逛世博。
花馍捏好了,董巧兰不知道如何送去世博会。但她内心打定了主意,就算是抱着花馍坐在场馆门口,也一定要让自己的作品出现在世博会上。她的女儿先打给了运城电视台的记者,后来黄河卫视的记者帮她联系了山西省政府,将「锦绣山河仰世博」送进了中国馆。
董巧兰坐在窗户边捏花馍。
「我一分钱都没要。」董巧兰说,不仅是世博会,改*开放这四十多年,她做花馍、绣花、绣枕套,「会的事情多了」,但却从来没有用自己的手艺赚过钱。作为花馍*家级非遗传承人,有慕名的人前来订花馍。像是为结婚定制的这个四龙八凤糕,四龙八凤加上点缀的绿叶、红花和石榴,工序繁复、工时难以统计,更别提蒸制耗费的电费水费,「也就是我年纪大了,时间不算钱,赚个成本。」
她今年 78 岁,唯一觉得歉疚的是,四十多年来,她都在帮别人做花馍,反倒是元宵、乞巧节要送给女儿的花馍,她做得少。「都给别人做了,没顾上自己的姑娘。」如今,跟在她身边一起做花馍的,是她妹妹的女儿、她的外甥女。家里的女性都有双巧手,也都遗传了不被岁月追赶的精气神。特别是董巧兰,脾气里有股不容与人分说的倔劲,非得一旁的老伴不断打圆场才行。
二楼阳台贴有一帆风顺的瓷砖画,天空上飞过一只鸟。
成为非遗传承人之后,董巧兰的作品被送到其他城市展览,她也因此前往北京高校,教大学生花馍塑形的手艺。如今她的教学对象还包括闻喜的小学生,用彩色粘土代替面粉,比起大学生,孩子们似乎更喜欢这项传统工艺。
但董巧兰也切身察觉到,花馍正在成为过去的艺术 —— 喜宴上订花馍的大多是新人的父母,年轻人鲜有对花馍感兴趣的。急剧城市化的几十年切断了乡村的民俗,也切断了年轻人与土地的联系,自然也与花馍这一带着泥土芬芳与麦香的事物断了联系。
从山西走出的贾樟柯曾说,所谓作者就是带有口音的创作,有特色也有局限性,但它一定是活生生的生命体创造的活生生的艺术。当董巧兰坐在老伴的电动车后座上,与我们在苦楝树下告别,她头上那顶粘着碎钻的 EXO 字样的粉色鸭舌帽在太阳下闪着光芒。远处高铁呼啸而过,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着,世界的口音如何一点点被磨平,活生生的艺术,又如何在生活中一点点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