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写真馆的微博,百年影像,外国人镜头下的租界风貌

一张照片,一段历史。

晚清的时候,一个日本人叫儿岛鹭麿,在中国拍下了很多老照片。照片记录了清末时期天津、北京的许多珍贵影像,内容涉及海河风光,租界旧影,北京坛宇,街市碑坊,市郊陵墓等等,是难得的比较高清且有解说的老照片影集,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

1909年,天津紫竹林英租界内的山本写真馆出版了这套老照片影集,叫《北清大观》,并于日本东京印刷发行。

这是我们更新的《北清大观》系列的第二期,让我们继续看看这些老照片的内容。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法租界内的巴黎路,也就是现在的吉林路。

天津法租界是近代中国4个在华法租界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上海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和广州法租界。

在1861年6月2日这一天,清政府签订了《天津紫竹林法国租界地条款》,条款中划定法国租界,位于英租界北邻。

直到1943,法租界才被法国政府同意放弃。1945年天津法租界被**正式收回。

天津写真馆的微博,百年影像,外国人镜头下的租界风貌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英租界内的娱乐场。

在华的英租界比法租界就多得多,一共有七个。其中一个就是天津英租界,毗邻我们上面提到的天津法租界,它也是天津的九国租界中设立最早、发展最繁荣的租界。

我们都知道。清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的时候,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里面规定:“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

所以同年12月的时候,英国利用规定的模糊性,在天津强划租界。1860年12月17日英租界开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里一度成为日军进驻地。直到1945年**战争胜利后,中国**宣布正式收回天津英租界。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三岔河口停放的摆渡船。

天津写真馆的微博,百年影像,外国人镜头下的租界风貌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天后宫。

天后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的妈祖庙之一。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劝业场外门及正门。

劝业会场是一座系统陈列工业工艺产品的场所。清光绪三十一年,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开始建设“劝业会场”。

这里建成之后,还举办了首届天津劝业展览会,吸引了15万人到场观看。这里成为中国最早系统陈列工业工艺产品的场所。

天津写真馆的微博,百年影像,外国人镜头下的租界风貌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劝业场内花坛、运动场。

这里的大部分建筑已经不复存在。劝业会场里面有商务区、公园区。游乐设施有荷花池、月牙池、鹤亭、鹿亭、八角音乐亭和抛球房等,商业和办公设施建有劝工陈列所、教育品制造所、学办处、办公洋楼和茶房等。

天津写真馆的微博,百年影像,外国人镜头下的租界风貌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日本总领事馆。

天津写真馆的微博,百年影像,外国人镜头下的租界风貌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李公祠,李公就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

清光绪三十一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持修建,此时李鸿章已去世四年。

天津写真馆的微博,百年影像,外国人镜头下的租界风貌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金刚桥。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金汤桥。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为方便电车通行,建成了金汤桥。“金汤”取自成语固若金汤,代表了人们对它的美好希冀,它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水师营炮台,义和团运动时被八国联军拆毁。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英租界内的利顺德饭店。

利顺德大饭店建于1863年,有中国靠前座涉外饭店之称。这里是英国古典建筑的风格,是天津市租界风貌独具特色的代表建筑。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

这是《北清大观》中记录的海光寺大钟。

天津海光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天津条约》就是英法联军与清政府在海光寺正殿签订的。它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划归天津日租界。

但光绪二十六年,海光寺在八国联军炮火中毁于一旦。只留下了海光寺大钟,它是光绪四年时德国铸造,是李鸿章亲自安排安放在此地的。

后来日军占领海光寺,就把这口钟转送给英租界工部局,作为消防警钟悬于维多利亚花园。后来它还被送到南开大学成为校钟。

可惜的是,在1937年天津被日军占领后,这个唯一留下来的大钟也被日军掠走,再也寻不到踪迹。所以我们也只能从老照片中看到它曾经的身影了。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shoutoutto"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se10B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