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
《人生》是一本经典的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我们与大家推荐和分享的好书是当代作家路遥的《人生》。
《人生》是路遥创作的靠前部经典长篇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路遥的文学之路开始步入巅峰,也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小说于1982年在《收获》杂志发表,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18年9月入选“中国改*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人生》问世不久即轰动全国,反响热烈,后被导演吴天明拍摄为同名电影,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人生》是当代作家路遥的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18年9月入选“中国改*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故事发生在改*时期的陕北高原,讲述了高中毕业的农民子弟高加林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两进两出的起落人生。高中毕业后的高加林回村做了民办教师,却不幸成为权力的牺牲品,被人顶了职位,成了彻彻底底的农民。失意之际,农村姑娘刘巧珍的爱情点亮了他灰暗的生命。不久,叔父高玉智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做了领导。天上掉下个当官的亲戚,时来运转的高加林成了权力的受益者。靠着关系与后门,他进了县委大院,成了城里人。春风得意的高加林开始觉得巧珍配不上自己,与她分了手,转投干部子女黄亚萍的怀抱。正当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时,一封举报信又将他打回了原形。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恋人,曾经的初恋巧珍也已嫁作他人妇,一无所有的高加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农村,淳朴的黄土地再一次接纳了他。
马云曾感慨说: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应聘了五六个工作都没人要,只能去当送杂志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踩三轮车呢。这部作品不仅对马云影响至深,也引发了无数青年人的思考与感动,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经典语录摘抄
1、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2、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3.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剪,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
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5、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6、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因为你痛苦,就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
7、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的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8、所有少年时期经历过的一草一木,在任何时候都会非常亲切地保留在一个人的记忆中,并且一想起来就叫人甜蜜的鼻子发酸。
9、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10、理想的实现不能违背人的良心和原则,否则会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自食其果。
11、两个世界的人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正如高加林和黄亚萍,来自不同的家庭,再火热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也苍白无力
12、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象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
13、他虽然从来也没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
14、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怀着刻毒的心理来摧残美好的东西。这些人就是在走路的时候,也要专门践踏路边一朵好看的花或一棵鲜嫩的草。他们自己的心已经被黑色的帷帐遮盖了,因而容不得一缕明亮的光线。
15、你不竭斯底里精疲力尽!怎么才能破茧成蝶盘涅重生?
16、生活往往是不平衡的,它常常让人丧失一些最宝贵的支撑。但生活又往往是不平衡的--当人们失去一些东西后,说不定又有新的东西从另外的地方弥补。
17、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无论是好的,还是糟的时候都需要坚强!
18、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19、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20、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21、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在别人的泪光里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做幸福。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苦难就是人生中的“岛屿”和“暗礁”。对懦弱的人来说,苦难能摧毁生活;对坚强的人而言,苦难却能孕育梦想。苦难越大,追求梦想的动力就越大。人年轻时不追求梦想,总有一天会后悔。
路遥在《人生》中写道:“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遇到生活刁难时,愿我们都能心中有爱和热情,给予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力量。
在高加林身上,有着作者路遥本人的影子。路遥生于陕北农村,他不甘心当一辈子农民,于是拿起笔,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路遥写作的目的,和高加林一样,就是为了能出人头地。文学是他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跳板,他想用写作,为自己的人生开创新路。
1972年,短短一年内,路遥创作诗歌五十余首,并有多首诗歌见报。路遥由此成为延安当地名人。之后,他进入了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真正地跳出“农门”,成为了城里人。此后,路遥全身心扑在写作上,为了写作废寝忘食。
在艰苦的文学创作中,路遥逐渐清醒地意识到,真正的作家不能仅仅取悦当代读者,而是要肩负历史责任感,要能写出与时代紧密结合、且具有文学价值的艺术作品。
正是怀着这种创作理念,28岁时,路遥写出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小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32岁时,他仅用21天时间,就写出《人生》,并一举成名。《人生》文笔真挚,感情充沛,思想深刻,曾激励过几代中国青年。直到今天,它仍是很多人的枕边书。同时,这部小说也奠定了路遥国内文坛的的地位。路遥一直在用生命书写,一旦投入写作,他就会陷入痴迷状态。常年伏案写作,让他身体越来越差。1992年,他因肝硬化逝世,年仅42岁。
高加林的人生,是路遥本人奋斗史的浓缩。《人生》里有句话:“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高加林的故事,发生在80年代,但其实,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人身上。今天,无数青年漂泊在北上广深,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变命运,他们不正是当代的“高加林”吗?《人生》能感动读者,关键就在于,它朴实无华,寓意深刻。高加林的坎坷人生,本身就是对自身命运的抗争。在他身上,有底层奋斗者的身影。这正是小说能引发读者强烈共鸣的根本原因。
发布时间时间:2021-08-02 10:55:29 来源:晓文语文(公众号)、邯郸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