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天气炎热的时候,95岁的朱丽华就会想起1967年的那个夏天。
那一年,朱丽华正在读幼儿园的儿子在一次校外活动中走失,至今没有消息。虽然她寻找多年,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随着年纪增大,老人寻找到儿子的渴望也越发强烈。如今,“找到我儿子王强三”成为了这位九旬老人人生“最后”的梦想。
就在两个月前,《桂林晚报》关于救助部门和警方利用DNA技术帮助寻亲的报道,又让她燃起了找到儿子的希望。朱丽华再度翻出了多年前自己制作的“寻人启事”,一些热心人和相关部门也热心相助,希望能为老人圆梦。
57年前儿子走失
日前,记者来到七星区东江街道五通社区对面的一处自建房,这里就是朱丽华的住所。今年95岁的朱丽华头发已经花白,但除了有些耳背,无论是记忆力还是精神状态都不错。知道记者的来意后,方一落座,她便拿出了厚厚的一沓纸,这就是当年她到处去散发的“寻人启事”。
朱丽华跟丈夫一共有六个孩子。1967年,朱丽华跟丈夫的第四个儿子王强三正在当时的红桥幼儿园读中一班。那年的6月30日上午,红桥幼儿园组织孩子们一起到艺术馆看戏。上午11时,孩子们看完戏后离开剧院,当时老师们清点人数时是正确的,后来大家一路经过当时的十字广场、正阳路口、解放桥,回到幼儿园。13时35分,朱丽华到幼儿园接孩子时,发现孩子不见了。
“当时,我的老四(王强三)六岁多,发现他不见了之后,我们跟老师分头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后来才去报了警。”当年朱丽华家住的位置就是现在住址的旁边,只不过当时是简陋的篱笆房,王强三读的幼儿园在现在的桂林市花桥美术馆附近,幼儿园组织看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广西省立艺术馆。
当年的“寻人启事”上描述了孩子的穿着、长相以及照片。走丢时,王强三留着小陆军发,脸圆嘟嘟的,小嘴凸起。上半身穿着褪色的圆领蓝线衣,胸前印有“小朋友”三个字和一个运动员举重图案,下半身穿着一条枣红色三角线裤,脚穿蓝色布面力士鞋。
朱丽华略带激动地说,王强三右边耳朵上方还有一个疤,大约一寸长,是之前他爸爸带他去河边洗澡,一不小心踩到青苔时摔倒而受的伤。王强三个性比较强,平常见生人不爱说话,也不爱大哭大闹,大人出门上班,王强三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等大人回家。“这么听话的孩子怎么就找不到了。”每每想到这里,老人心里很是难过,“如果儿子还在世,应该也60多岁了。”
寻找多年但都是失望而归
聊起当年走失的孩子,朱丽华不禁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朱丽华说,孩子刚走丢时,她感觉世界都要崩塌了,她发动了周围几乎所有人一起帮忙寻找孩子。朱丽华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来找王强三。
在桂林市找不到,她就去县里找。周边县里也找不到,她就到外省找,附近的湖南和江西两个省她都去过。“我到了外地没有钱住宿,就在街上睡。只要到过的地方,她都发了很多的‘寻人启事’,但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孩子的消息。”像这样风餐露宿的日子,朱丽华坚持了两年多。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朱丽华和家人被迫接受现实。但朱丽华坚信儿子总有一天能找到,这个希望也是她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朱丽华退休后,又想寻找走失的王强三,但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人海茫茫,她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朱丽华拿着当年制作的“寻人启事”。
一张《桂林晚报》让老人重燃希望
前段时间,她在亲戚家看到了一张《桂林晚报》,在“团圆行动”栏目中报道了一个在桂林流浪多年的人在市救助管理站的帮助下找到了远在衡阳的亲人。那一刻,朱丽华心底的希望又被点燃,她想再试一试,找到自己牵挂了几十年的儿子。
多年来,朱丽华一直独居在现在住的房子里,而那张《桂林晚报》,被朱丽华拿回家中,一直放在餐桌上,跟报纸放在一起的还有一沓当年的那份“寻人启事”。而这张“寻人启事”上加粗加黑的字体也引得认识朱丽华十多年的凌建昌多看了两眼。
凌建昌给朱丽华送了十来年的桶装水,几乎每个月凌建昌都要来朱丽华家一趟,久而久之就相熟了。知道朱丽华一个人住,每次凌建昌来都会跟老人说下话。有时候,朱丽华还会给凌建昌送自己做的茶叶蛋,凌建昌也会给朱奶奶拎些水果。
“那一次,我跟往常一样来给朱奶奶送水,看到桌子上的纸,我也好奇多问了一句。”出于信任,朱丽华跟凌建昌讲述了自己的往事,而凌建昌也将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通过朋友联系,凌建昌找到了晚报记者。
聆听完朱丽华的故事和心声后,记者来到了朱丽华所属的五通社区。原来,社区的工作人员非常关注朱奶奶的生活和身体状况,时常到家中探望她,但从没听朱奶奶提过这个事情。该社区的党委书记王凌芳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系到了辖区所属的东江派出所,得知可以通过采集血样进行DNA匹配,给老人一个再次寻亲的机会后,社区工作人员帮老人写好了申请书。此后,“群众跑”变为“民警跑”,东江派出所的民警知道朱丽华已经是九十多岁高龄,特地带上工具上门为朱丽华采血,并将数据录入全国数据库,等待DNA匹配是否有结果。
五通社区工作人员(左)和东江派出所民警上门为朱丽华采血样。
看到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到来,朱丽华无比激动,那一刻,她心中又多了一份期待。朱丽华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一直都没有放弃想要寻找儿子的心。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但是她也明白,不一定能找到丢失了五十多年的儿子,但只要能有一个尝试的机会,她还是想要试一下,让自己不留下遗憾。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周子琪)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