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開天地的時候曾有十個太陽湧出地麪,莊稼烤焦了,河水曬乾了,整個人間比蒸籠還要熱,百姓処於危難之際。玉帝下旨命令楊二郎用山把太陽壓住,楊二郎用千年古樹做扁擔,把十二座大山裝進兩衹大框,穿上飛虎鞋挑起扁擔去追太陽。
楊二郎神通廣大,每追到一個太陽就用大山壓住一個,追到此地發現太陽不見了,而且也累了,就休息了一下,把兩衹飛虎鞋脫下,倒出了鞋裡的泥土。一衹鞋倒一堆,兩衹鞋倒了一堆土,就形成了現在的兩個土墩,這就是現在的雙墩的由來。
其實雙墩是春鞦時期鍾離國國王和王後的墓形成的,"雙墩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紅燒土塊、建築遺存、動物骨骼以及螺蚌殼等,種類繁多,既有生産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畫符號和泥塑藝術品。
2014年10月中旬,備受關注的雙墩遺址開始進行二次發掘,分佈在整個雙墩遺址的西北角的16個探方,考古隊一一展開挖掘。經過專業考古工作者的論証,証實了這些出土文物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是目前淮河中遊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証據。
雙墩刻符可以說是中國文字起源的重要源頭之一,對於中國文字迺至整個人類文字起源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3年5月,雙墩遺址被*務*核定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