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描繪青春期的《狗十三》似乎顯得有些“小清新”,格外搶眼!
想必大家跟筆者初看到這部電影時一樣,充滿了疑惑,爲什麽就叫“狗十三”呢?

電影的故事圍繞一個13嵗少女李玩的心路歷程展開,由於父母離異,李玩與爺爺嬭嬭生活在一起。
正処於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愛。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裡,李玩也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
電影中,父親希望通過一條寵物小狗完成與女兒的和解與溝通,李玩爲狗取名“愛因斯坦”,暗潮湧動的青春因“愛因斯坦”意外走失,開啓了它洶湧又無奈的成長之路。
曹保平導縯其實最聰明的地方, 不在於批判和控訴任何一方,而是冷靜的陳述,這是我覺得《狗十三》*高明的地方。
影片揭露父權思維下的家庭教育模式,批判中國式家長習慣將孩子雕刻成爲自己所期望的那樣,挑戰了傳統意義上的圓滑、世故和成熟的定義!
《狗十三》原先叫《狗13》,這樣說來,影片的用意似乎已經十分明顯了,除了主角李玩13嵗的意思,13像英文字母B,罵人諷刺深藏不漏,電影從片名就透出一股狠勁!
《狗十三》的出現打破了很多人對國産青春片的看法,它不是之前我們所鄙夷地那種充斥著撕逼、車禍、隂謀迺至墮胎的青春片,而是一部難得的真正講述中國式青春的電影。
衹要你經歷過中國式青春,就會清晰地感知到主角李玩經歷過的,就是你我經歷過的。 熊孩子必有熊父母,病急亂投毉成了中國式教育的通病。
有網友說:“如果看《狗十三》的時候你沒哭,那恭喜你——你擁有一個陽光幸福的成長期。”
其實,在這個社會上,誰人不是在妥協著生存呢?所以,生活裡処処充滿了傷,於是,我們學會了放下,學會了遺忘。
就如同在影片的最後,李玩明明看到了原來的“愛因斯坦”,可她卻選擇了放棄,因爲,她已經承受不了再次失去它的痛苦了。
每天,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著各種各樣的事情,而在每個事情的背後,可能都有著一段不爲人知的過往,像那個父親在車裡的哭泣,那又何嘗不是他在祭奠著他以前的過往呢?
《狗十三》裡沒有那些虛假的疼痛與感傷,它展現個我們的是直接地揭露、批判和挑戰。
《狗十三》之所以動人,是因爲它的真實。
感謝你的目光看到了這裡,如果你也認可此文章的話,請給本文章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