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好饭的溯源之旅,从田野生香到餐桌美味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71期)

【记录】

【文脉】

【记录】

柴火馄饨爷爷,在小巷燃起炊烟

在南京老门东,谁不爱那些逸着烟火气的巷子。双塘园路上,秦淮旧时民居的马头墙古雅平仄,和走几步路准能撞见的电线杆子,交织出老城南特有的天际线。走着走着,僻静的街巷深处,忽然就热闹起来。

这是一间柴火馄饨店,门面简陋至极,写着“公益小店”的店招,如今已被炊烟浸染成金黄。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正站在灶台前忙活着。白头发、白胡子,摆了38年馄饨摊的尹正根,是食客们用目光致意的焦点,也是小年轻们亲热称呼的“爷爷”。

一碗好饭的溯源之旅,从田野生香到餐桌美味

“你的馄饨好了,小心烫哈。”

“觉得咸了就再给你添点汤。”

坐落于着名的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这丬小店永远是这儿最有人情暖意的地方。“喝馄饨”者不乏从外地慕名赶来,有人边等馄饨边发小红书,有人扛着长枪短炮,也有大学生腼腆地藏在人群背后,悄悄地为毕业设计或课程作业搜集素材。

灶膛里,柴火熊熊。锅盖掀开,馨香四溢。10元一碗的馄饨,素净地卧在或带着豁口的海碗里,因柴火的加持变得浑厚。阵阵柴火香味飘散在小巷里,联结着素不相识的人们,也氤氲开一个又一个故事。

下海后,他支起了馄饨摊

被小年轻称作“南京宫崎骏爷爷”的尹正根,是新中国的同龄人。1954年,5岁的他随父母从安徽安庆迁至铜陵。1970年,他成了上海铁路局南京桥工段的工人,端上了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尹正根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宁芜线。过去,铁路枕木通常用的东北松,风吹雨打后很容易腐烂。换枕木是个辛苦活儿,弓腰哈背不说,还得遵循着1.435米的轨枕间距。十几年光阴随列车呼啸而过,日子的棱角被磨平,如铁轨一般,四平八稳,波澜不惊。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从尹正根心头掠过。回想起来,那些年的时代氛围很像刘德华的《恭喜发财》,“生意扬名四海,财运亨通住豪宅……”毛茸茸的念头钻了出来,老尹动了“下海”的心思。

先是售卖翻录的流行歌曲磁带。他托人买来双卡录音机和空白磁带,翻录邓丽君、凤飞飞、刘文正的歌,转动的磁带里娓娓刻印上旋律: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下个不停……录好之后,尹正根自己制作封面,第一次出摊,紧挨着售卖金庸盗版武侠的小贩,俩人一文一武,生意火得不行。后又到新街口人民商场(现在的中央商场)门口,商场里,正版磁带 6.5元一盒,尹正根这儿只卖4块,刨去成本,一天净赚20块。

后来他知道,这叫侵犯知识产权,属于政府正在打击的现象。快钱好赚,可他不愿偷偷摸摸的,想做一份光明正大的生意。

那些年,尹正根的父母在饭店工作,干到退休后,尹正根的妹妹顶替上去,哥哥嫂嫂则在外面经营大排档。他知道,卖馄饨的小生意,不需要什么本钱。

一碗好饭的溯源之旅,从田野生香到餐桌美味

柴火馄饨,通常以扁担或三轮车摆卖,一头是炉灶,另一头是货架,放置调料、馄饨皮、菜肉馅及板凳餐桌。支起一口钢精锅,把小桌椅从三轮车上搬下、架好,熊熊的柴火烧起来,便是一方烟火人间。南京人出了名地爱馄饨,“老南京的小馄饨得用柴火烧,扁担挑!”那句闻名全国的“阿要辣油啊”,就脱胎于南京人吃不腻、忘不掉的这一口。

如今的年轻人多半不知,老一辈对馄饨的感情里,混杂着特殊年代的刻骨记忆。

“馄饨皮薄、肉少,属于点心小吃。小吃小吃,小小地吃几口,不饿着就行。因为馄饨小,吃馄饨又叫‘喝馄饨’,馄饨汤叫‘吊汤’,意思是一根肉骨头吊了一锅汤。这些过去的叫法,小年轻们都不晓得喽。”尹爷爷幽幽地说道。

1985年,尹正根36岁,和今天须发皆白的样子没有半分相像。他在雨花路扫帚巷菜场门口支起馄饨摊,和市容管理打了几年游击后,才知道要办经营许可证;又在夫子庙办事处门口摆过一阵子摊,直到2013年,被城南拆迁的浪潮“推”到了双塘园。

兜兜转转于老城南的漫长岁月里,童年的一幕总在他心头浮起。

那一年,尹正根四五岁。他打着赤脚,巴巴的小脸儿望着馄饨摊。让他意外的是,摊主给他盛了满满一碗萝卜河蚌汤。贫苦年代里,这是多么大的恩惠啊!那碗汤的鲜美,尹正根一直记到现在。

能把美食做出来给人吃,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能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赠予他一碗食物,这又是一种莫大的恩惠。从那一刻起,尹正根幼小的心灵里,生出了朴素的价值观。

2013年,在双塘园重开馄饨店,尹正根取了个店名“又见炊烟”。这是他当年翻录磁带时,很喜欢的一首邓丽君歌曲。“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炊烟升起的时候,就是能让饥饿的、赶路的人歇歇脚、积积力,重新出发的时候。

“柴火味”是个什么味

今天慕名打卡馄饨店的小年轻,多半是为了那把柴火。

“柴火馄饨闻起来有股木香,吃起来心里特别暖。”对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柴火饭”是父辈的记忆、一碗馄饨的素心,正是它让食物有了原来的样子。

对老一辈人来说,用柴火烹煮食物还因为,柴火是最便宜最可及的燃料。

“从前烧煤很贵,贫苦人家负担不起,都是到小贩那里买‘大把柴’。”尹爷爷陷入回忆。那年头,南京人烧饭可以用上松木、桦木,木质好,烧出来的饭也香。中华门一带有很多木材厂,去厂里刮人家木材上的树皮,也能捆回家当柴火烧。

一碗好饭的溯源之旅,从田野生香到餐桌美味

如今,尹爷爷的馄饨小店仍保留烧柴的仪式感,也用上了天然气这样的清洁能源。城市里的柴火从哪儿来?老门东的包装箱、装修的边角料、邻居的旧家具、枯萎的树枝……

有人问爷爷:“柴火味”到底是个什么味?

爷爷说,柴火,是几千年来人类最好的朋友。有了柴火,才有了热气腾腾的食物。老话说“民以食为天”,意思是天大的事,也要先把肚子吃饱。只要肚子能吃饱,人生就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

清晨7点,尹爷爷来到小店。他挪开围挡,撤掉帘布,伴着熹微的晨光点燃炉子,一缕炊烟升起。侧耳聆听巷口,脚步声渐渐密了起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又见炊烟”是间夫妻店,爷爷是灵魂,奶奶是得力帮手。

一碗好饭的溯源之旅,从田野生香到餐桌美味

当年,夫子庙长娥洗衣店女工王春兰经人介绍认识了尹正根,他从老家扛回来送上门的一袋米,让这个南京姑娘认定了眼前人。“他对我好,对我们家姊姊妹妹也好。”和老尹闯荡“馄饨江湖”的年月里,王春兰把南京姑娘皮实、耐驮的本色发挥到极致。每天清晨7点半去菜场挑选新鲜的前腿肉,亲手调制臭豆腐卤汁,秘制私房糖芋苗——一间小店的诸种表达,都被这对老夫妻融汇在活色生香的食物里。

眼前,这碗柴火馄饨卖相不佳、味道不惊艳,却有股踏实、朴素的力道。

“不放味精、不放添加剂,让肉是肉的味道,汤是汤的味道。”尹爷爷一字一顿。

被炊烟熏黑的店招,桌椅上怎么也拭不净的油腻,隐喻着凡人生活的本真面目。在此歇脚停驻,热乎乎的馄饨连汤下肚,咬一口刚出炉的油端子(萝卜丝饼),身体和灵魂都熨帖了起来。那灶膛里熊熊燃烧的,是人类文明之火,为生活接续着力量和希望。

2017年某一天,尹爷爷和他的无名小店,忽然就火了。

一间小店的情感属性

尹爷爷形容“走红”前的日子:一对不知名的老头老太,开着一间不知名的馄饨小店,过着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2017年的一天,南京突降暴雨。本就狭窄的馄饨小店里,挤满了躲雨的街坊:扫大街的,拾废品的,站岗执勤的……个个不拿自己当外人,打水、泡饭,瞧瞧锅里有啥好吃的,小小屋檐下,一时间饭香扑鼻,欢声笑语。人群中有位南京台记者,看到这一幕心中纳罕,再觑一眼开店的老夫妻——脸上神色如常,没有一丁点儿不耐烦、不情愿的意思。

记者的一篇记录小店善举的报道,让小店一下子出名了。转天尹爷爷碰到片区民警,对方直道“恭喜恭喜”,爷爷才知道,自己成了“小巷红人”。

一碗好饭的溯源之旅,从田野生香到餐桌美味

南京是一座博爱之都。这座城市的善意在宏大叙事里,也在背街小巷中。

尹爷爷常惦记一个老街坊。这人有智力残疾,大伙儿喊他“呆子”,其实没有歧视,大都热心帮衬,做好了热乎饭,常不忘送给他一碗。“呆子”家没有门,冬天寒风呼呼地刮,尹爷爷有心,扛了扇门过去,街坊们直点赞。爷爷摇摇头,他记着“呆子”的善良和志气:他到店里吃饭,晓得自己身上脏,从不肯往人堆里凑;吃完饭坚持付钱,爷爷追上去,却被他潇洒地一把推开——“呆子”有志气!

区别于模式化复制的连锁大店,小店有它的情感属性。至今,尹爷爷允许食客赊账。这是传统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表达信任的方式。

一个清洁工,矮矮黑黑的大男孩,一进门就嚷嚷要吃蛋炒饭,还要再烧个汤,吃饱喝足,一抹嘴就走了。爷爷体谅他的难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不易,一碗热乎饭,能让他对生活燃起一点希望。”

有落魄的陌生人登门求助。爷爷没多问,给他做好了饭,行囊里装上干粮,临了又塞上200块钱。

有人问奶奶:爷爷让人“吃白食”,你生气不?

奶奶瞪大了眼睛:一碗饭,几块钱?人在做,天在看!

城市隐秘的角落,也有文明演进的逻辑。爷爷奶奶怎么也没想到,走红之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开始给小店“添柴”,带来越来越多的人气。

有人从山东乘高铁过来,站票,下车直奔小店。临走时在碗底压了500元,还留下了一幅速写,被贴在小店墙上。画面上,爷爷奶奶慈眉善目,一个戴着围裙,一个在包馄饨,看起来“萌萌哒”。上方用遒劲的字体写着:感谢您,加油!

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和人电话聊时事,语气很是愤激。爷爷端过来一碗馄饨:“听你讲电话,很有骨气,这碗馄饨我请你。”中年人一怔。临走时悄悄付了200元。爷爷追出去,中年人摆摆手:“老爷子,我是共产党员,这点钱不是给你,是给那些有困难的人……”

走红数年,这间馄饨小店,早已不仅属于南京。

新疆的、内蒙古的、东北的、上海的、广东的、海南的、广西的、浙江的、福建的、四川的,还有东南亚、日本、美国、韩国……素不相识的人们从全国各地、从世界各国来到小店。“老爷子,我从河南来的”“我从新疆来的”“我从2000公里之外来看你的!”尹爷爷笑呵呵应着,心头的感动难以言表。跨越千山万水,不惧素昧平生,有那么那么多人,愿意为一家平凡的小店奔赴。

拍完尹爷爷后,央视《味道》栏目给小店装了宽带,付了两年的费用。这样,小店既有着农耕社会的炊烟,也能享受现代文明的便利。爷爷说,小店就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人性的善。

2021年,一家银行发起公益小店联盟计划,“又见炊烟”第一个申请加入。得到公益资金支持后,小店推出了“免费A套餐”,进店报暗号“A套餐”,就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因为这一善举,“又见炊烟”柴火馄饨爱心小吃的广告,被打在了鸡鸣寺地铁站的大屏上,还贴在了高铁列车上。

“我们不过做了一点小小的好事,就得到了社会这么大的肯定和赞扬……”

一向幽默的尹爷爷突然眼眶红红。他摘下眼镜,揩了揩眼泪。爷爷又说,一个人要让外人竖大拇指,也不容易啊。

这句话,好像是对他自己一生的肯定。

城市炊烟能否袅袅依旧

入夜,柴火馄饨的招牌在小巷里霓虹闪烁。晚上8点52分,尹爷爷终于吃上了晚饭。

怪不得小店在显眼处,把“早8:30到晚8:30”的营业时间写了几遍,即使这样还是很少准点打烊。好在,爷爷奶奶也享受着这份被打扰的满足。

“爷爷,我们来看你啦,给你带了个礼物!”

两张笑嘻嘻的娃娃脸闪现在夜幕中。朱古力和小余,一对经营成人画室的“90后”夫妻,他们几年没来馄饨店了,踏入小巷前心里还在打鼓,不知道这儿拆迁了没?进了店,滴溜溜的眼睛打量着店里的变化,手却抻开了一卷挂历,爷爷的眼睛睁大了——挂历上的水彩画,栩栩描绘着小店的风景:破旧凌乱的各色板壁,歪歪扭扭用手写的“柴火馄饨”,雇工阿姨在灶台前捧着金灿灿的油端子,炉灶里,一星橙红色的火苗隐隐跃动……

对朱古力来说,这就是他记忆里的城南味道,是南京城变得再繁华、再现代,也替代不了的那一抹温情。

“小时候,我爷爷就住在旁边马道街的三七八巷里。”

马道街、箍桶巷、木匠营、剪子巷……仅闻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地名,也能想象从前老城南的热闹驳杂。而后,推土机驶过,旧巷夷为平地,高楼大厦崛起。望着这里气派的高层住宅,朱古力感叹南京城更靓了,语气里也有几分遗憾。

“现在的城市生活多少还是有点模式化,不像我们小时候自由度那么高,走街串巷,吃馄饨摊子,或尝百家饭。城市其实不一定非要‘向前看’,也要让人们看到城市发展的痕迹、记起童年时候的样子。”

朱古力和小俞把经营的画室取名“画里的拾光”,平时带着学生们用画笔捡拾城市记忆。闲暇之余,这对小年轻最喜欢做的,就是到对方的老家,重新寻找彼此童年的足迹。

朱古力怀念“城南旧事”,从艰苦岁月走来,尹爷爷更喜欢现在的生活。

从前,南京人在城里怎么跑都不会丢;如今,尹爷爷才换了三趟地铁就眼花缭乱。南京城变得太大、太好了!

馄饨小店栖身的老门东,是南京城市更新的样本。从尹爷爷记忆里的“脏乱差”“贫民窟”,到如今,古街、古巷、古树、古景格局完整,或修旧如旧,或仿古如昔。尹爷爷说,他此生“已经没有梦想了”,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客人,他只想为他们多烧几锅柴火馄饨,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新与旧之间,城市微妙地腾挪,在方寸处,修正适合自己的航标。小巷会拆迁吗?如果拆迁,尹爷爷的馄饨店能否找到新的落脚点?

这城市里的炊烟柴火,是如此令人眷恋。它聚拢了凡人的悲欢,传递着珍贵的温情,也氤氲开生活的希望。

只要条件允许,爷爷和奶奶准备把小店一直开下去。爷爷说,他头发白了,胡子也白了,却不愿白白地过这一生,还想弄出一点色彩。每当看到人们在小店吃得开心,他就觉得自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岁月的列车不曾为谁停留,唯愿小店炊烟袅袅依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文 陈俨/摄

【文脉】探寻文明起源,领略长江之美 江苏四处博物馆入选“长江文明溯源之旅”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其中长江文明溯源之旅中,江苏有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入选。这四处博物馆有哪些镇馆之宝?如何讲述长江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如何让长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镇馆之宝,展现长江下游文化的丰富样态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这四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示着不同历史时期江苏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长江下游文化的丰富形态。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1960年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南朝帝王陵墓。“这是同类砖画中规格最大、内涵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件。”南京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杨海涛介绍说。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他们常常结伴游于山林,沉湎于酒乐,画面上的另一个人物为春秋时的高士荣启期。八人都是席地而坐,各具神态,每个人物身旁标明身份,相互间以银杏、松树、槐树、垂柳等树木间隔,是一组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统一的大型画像砖组画。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朝代,但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与文化艺术,却是中国历史上极活跃、极富于创造精神的时期。他们追求自由不拘礼法,这幅砖画正体现了当时士人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风流的个性。

六朝博物馆的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1983年出土于南京雨花台区长岗村的一座东吴墓中。壶盖上,一只回首鸟神采奕奕;壶颈部,7只异兽似乎正在翩翩起舞;壶腹部,21个持节羽人错落有致。羽人背脊绘有羽毛,双手持有器物,羽人之间用连绵上升的仙草纹隔开,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些图案与我国古代神话、谶纬、道教乃至佛教有关,尤其佛像的出现说明当时佛教在东吴已渐盛行,佛教艺术形象已开始渗入绘画领域。

“壶体装饰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釉下彩工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大家认为起源于唐代,这件保存完整的釉下彩瓷器的出土,把我国釉下彩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500年。”六朝博物馆公共服务部李舟说。

鸿山遗址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类遗址,2010年11月,鸿山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镇园之宝“玉飞凤”为三件凤形玉佩,这是国内最早发现的微雕玉器。凤身上雕刻着极细的鳞形纹和羽线纹,展示了吴越人制玉的高超技艺。

据鸿山遗址博物馆开放展陈部主任阙暑玲介绍,越国贵族墓中佩玉完整组合的首次发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思想已渗透到偏居东南一隅的越地。

玉飞凤作为一种远古图腾,隐喻“凤凰起飞迎朝阳”。无锡城市徽标正是以玉飞凤为造型主体,秀逸之形、翔动之姿,喻示无锡人的聪慧灵秀、无锡城市的祥瑞腾飞。

阖闾城遗址位于无锡滨湖区,是春秋五霸之一吴王阖闾的都城,始建于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馆藏文物原始青瓷带把罐最具代表性。

“这件原始青瓷器造型独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腹部的牛角状把手和拍印的一周勾连双勾线‘S’形纹,距今2500多年了,但保存得非常完好。早期原始青瓷器大多是以食器、饮器、祭器等形式出现,也是后代成熟瓷器的前身。”阖闾城遗址博物馆陈列部部长丁兰兰说。

角形把手在西周时期的夹砂陶盉和陶鼎中较为多见,但出现在原始青瓷中是罕见的现象。这件带把罐制作精良,造型优美,罐上纹饰至今清晰,堪称原始青瓷中的上乘之作。

珍贵文物,展现江苏长江文化的内涵

长江文物是标志长江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跨越时间的长河,向人们展示着江苏长江文化的深厚与辉煌。

江豚经常出没于长江河口水域,畅游是它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韩愈曾写道“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漾”,描绘了它们性情活泼,不时出水潜入的特性。江豚头部钝圆,嘴部弧线自然上扬,像在抿嘴“微笑”,看起来十分治愈人心,因此被誉为“长江的微笑”。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灰陶江豚形壶是良渚文化器物,1960年出土于江苏吴江梅堰遗址中,距今4500年左右。它俯首翘尾、尖嘴睁眼,生动逼真、悠然自得的神态让人忍俊不禁。壶的腹部下面有三个扁足支撑点,稳稳地托住饱满的壶身,注水口设在江豚微微上扬的尾部,使用起来相当便利。

“这件结合了器物的实用功能,造型流露出先人个性率真、生动洗练的审美趣味,让我们感受到生生不息的长江文明。这可爱的外型,也让我们意识到保护江豚、保护环境、保护长江的重要性。”杨海涛说。

六朝博物馆收藏有东晋时期的陶牛车及俑群,均为陶质,陶牛躯干瘦长,匀称有力,双角前曲,两耳向后,似乎在拉着车缓步前行。牛车四周散有侍从俑群,有的牵牛,有的拢手站立,形态各异。

为什么东晋时期牛车大行其道呢?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吴阗介绍,在南京出土的许多六朝墓葬中都有牛车。魏晋时期,牛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曾一度超过了马车,成为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士人乘车须讲究“乘车之容”和“立车之容”,乘坐要时刻保持君子风度,这在颠簸的马车上很难做到,牛车缓慢、步履稳健,正好符合士人清谈时崇尚的大道至简的自然主义。

此外,政府很难有充足的财力蓄养马匹。江南多水田地形,也不适合马匹,本来就用于水田耕作的牛则能在这种地形上应付自如。

蛇是世界各地较为多见的爬行动物,在气候温暖、水源丰富的南方稻作地区尤为常见。蛇的图腾崇拜,是中国远古图腾崇拜中起源最早、分布最广的一种动物崇拜,至今仍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广为流行。

鸿山遗址出土的琉璃釉盘蛇玲珑陶球形器,由八条盘蛇构成,是我国最早的琉璃陶胎器。它总体呈球形,中间镂空,整个球身由盘曲的八条蛇互相交叉缠绕组成,有的蛇用口紧紧衔住另一条蛇的尾或身体,有的蛇则上扬着蛇头,紧睁着圆目,口微微张开,蛇身盘成圆圈状,生动形象。

“蛇信仰的原始意义实质上是对自然力的崇拜。有学者推测其可能为王权或神权的象征,但其究竟有何功用,则还是个谜。”鸿山遗址博物馆文物管理员曹晓燕说。

蛇头和蛇身装饰点状蓝色琉璃釉,并以红彩相间,是其特有的造型,也是中国古代陶器的珍品,为研究中国釉陶工艺的起源和发展、古代琉璃起源、越国贵族丧葬制度有着重要的考古价值。

阖闾城遗址博物馆陈列着一批特殊的陶器——印纹硬陶。印纹硬陶是中国青铜时代(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至汉代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日用陶器,质地坚硬,表面拍印几何图案。这是以一种铁含量较高的黏土为原料,在11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制作的时候匠人一手在器内撑托,一手持表面有几何花纹的陶拍在器表轻轻拍打。

“这种硬陶多为盛储器,有坚固耐用的特点,是南方古代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丁兰兰说。

“馆长”说:扩大长江文化的传播范围

如何让馆藏文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融入生活,让长江文化展现时代价值、惠及人民群众?“馆长”们认为: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给当代人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自2016年南博讲坛开讲以来,已经迎来了40多位专家学者,讲坛除了在线下活动外,还开通线上直播,反响巨大。2023年,南博讲坛以“考古中国”为主题,邀请知名专家,以三星堆考古发现、凌家滩考古发现、良渚古城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殷墟考古发现等不同主题,结合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与不同地域、不同文明进行对话,串联起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

“南博将加强与长江流域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出与长江文明相关的优质展览,举办考古夏令营、多地研学等活动,不断扩大长江文化的传播范围与传播影响力。”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说。

要将文化研究引向更深入,就需具备更宏观的视野,吸纳世界研究文明的方法和经验,从而更好地与世界交流、走向世界。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告诉记者:“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今年暑假六朝博物馆将引进国外的展览,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同时也让六朝文化走向世界,讲好发生在南京的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致力于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观点的碰撞提供平台。”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推进建设考古研学体验中心项目,作为鸿山遗址博物馆的配套设施,已引入考古工作站、研学体验、商业服务等相关功能。”无锡吴文化博览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超说。

该项目建成以后,考古工作站挂牌江苏省吴文化考古研究基地,推动省吴文化考古研究基地实体化运行,积极融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整体提升遗址公园利用水平,推进鸿山墓群核心品牌建设。

“我们要努力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打造成为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地区的一流考古研学服务平台和学术智库。”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刘晓宇告诉记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依托无锡吴都阖闾古城遗址管理委员会和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无锡市文物保护中心),已经拥有22家理事单位,成熟运作后,将形成“文物修复—展示成果—研学交流”这一完整的活化利用生态链,为地域文明研究和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共享平台。同时向公众开放考古研学,让更多爱好考古、关心考古的市民朋友们走进考古、了解考古、爱上考古。

“在未来五年内,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形成具有阖闾品牌价值的‘考古经济’。”刘晓宇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各博物馆提供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灯光下的疲惫"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travel/8kkC7f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