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前言

《11度青春系列》 的短片中,讲述了城市中底层年轻人的心灵生命演化为身心与城市空间脱节而产生的流浪之感,爱情与现代城市的现实情境相碰撞而产生的迷失之感,自我实现与日常生存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迷惘之感。

《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城市下层年轻人的漂泊精神与其存在的文化心态的镜象

此处所说的流浪,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感觉,直指城市生活所带来的一种心灵的无根感、孤独感和空虚感。

“流浪” 的产生,是由于人同与城市空间不相融洽性所致。

由于 “底层” 是指 “在*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资源方面都处于缺乏的群体。”

底层年轻人的形象有: 《老男孩 》中肖大宝与王大利; 《李雷和韩梅梅》 中李雷与韩梅梅; 《阿泽的夏天》 中阿泽与“老乡”;《哎!》中有河南男子及贵州女子等。

他们都是刚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他们的游离性与游荡性就体现在他们的身份冲突中。

《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比如 《李雷和韩梅梅》 ,背景是 李雷 茫然的面容,背景是他的无助,而背景是他的高楼大厦,这个场景则是他的最终场景,将社会下层的年轻人与城市的隔阂,以及他们的流浪。

可以这么说,这些农民工,甚至他们的后代,都不可能从底层走出来,变成一个特别的群体。

因此, 《阿泽的夏天》 里的主角阿泽根本就没有打算待在城市里,而是打算等自己赚了钱,再回去创业。

然而,另一部电影 《哎!》 中,女主终于舍弃了城市的美梦,准备回到家乡开一家饭店。

《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他们“因为在都市中的生活经验,使得原本就有的客观的社会距离,更多地**为了真实中的主观的社会距离,而这种距离感在体验和比较的过程中,也有加剧的倾向。”

而在另外一种意义上, “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城市中的异乡人,在面对城市社会的急速变迁时,都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种“无根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行为特质。”

《泡芙小姐的沙漏》 里的“沙漏约会”和“真情话”其实就是一帮无聊的年轻人用来打发时光的一种方式。

在《泡芙小姐的金鱼缸》里,开头就是“世界末日”般的舆论环境,而这个故事正是讲述了当一个人渴望一段真挚的感情时,当一个人失去了感情后,就会变得更加的孤单。

《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拳击手的秘密》是最形象的一部,从一开始,李磊就用自己的语言,否定了城市生活,批判了城市生活的“盲目性”。

世俗生活与国际*治、经济活动的结合,似乎在验证着安东尼·吉登斯的那句话:“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

李磊之所以瞎了,就是因为他不想看到那个嘈杂而混乱的城市。

《11度青春系列》 这部短片所呈现出的城市底层年轻人的流浪之旅,恰恰反映了中国年轻人在意义上的生命危机性。

《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人们对于区域的身份认知与情绪的产生,通常与个人的历史体验紧密相连,然而, 90年代 以后,中国才开始出现大都市,在这个短促的历史进城中,个人与城市之间的感情还没有被建立起来。

而且,根据数据显示, 2013年 ,中国有 2.36亿 的流动人口,而这些流动人口中,有很多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

这种失去了历史记忆的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流浪的心态,一种“ 无家可归” 的状态,这种人往往不明白人生的目的,不确定人生的价值,甚至觉得人生没有任何的意义。

又或许,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奋斗,最终,当他们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之后,他们才会意识到,这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人生。

《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失落状态下的悲壮哀歌与城市下层青少年的情感道德关系

特里·伊格尔顿 曾说过: “男人和女人都追求着快乐,但要弄清楚快乐的特征是什么,这就很困难了。”

《11度青春系列》 这部短片的创作者把对快乐的追寻,归结为男女之间的情爱,而失落的境遇则是他一些短片突出的言辞诉求。

首先,以城市空间为主角的迷失之地,展现了主角的情感世界。

《L. I》 和《 泡芙小姐的金鱼缸》 等电影里,高楼大厦、地铁、高架桥、商场等代表着国际大都市的象征意义,城市的繁荣与主角的迷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这些反差,都是关于爱情伦理的传统问题。

《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在主流言语中,“情感忠诚与专一的伦理准则是对爱情内在的排斥”。

但是,对于大部分年轻人而言,爱情忠诚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创作人并没有固执地追求爱情忠诚的道德价值。

根据一项有关年轻人的性别观点的研究, “超过70%的年轻人会寻求三个方面的结合”,“80%的年轻人会坚决抵制婚外情”。

因此,在这部短片 《11度青春系列》 中,爱情伦理中的信任与忠诚,都变成了一种 “生命体验” ,它的创作视角,并不是爱情的背叛,而是一种对爱情和历史的迷茫。

《11度青春系列电影,都市边缘青年的文化性省思》

就拿 《L. I》 来说,尽管作家创造了一个对出轨进行处罚的设置,但是电影的中心却是表现了童女士在知道她的男朋友马林的出卖后所产生的绝望。

《L. I》的最后,童女士抱着已经化作马林的金鱼缸,险些被新签约 LUCC的马林与童女士的车子相撞,这一幕进一步加强了对过去失去感觉的意识对比。

《11度青春系列》 短片则以爱情纯洁、社会话语与社会地位的矛盾为主线,对青年时代爱情道德问题进行了阐释。

事实上,爱情和婚姻都是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的,就像弗洛姆说的那样,爱一个人,并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选择,一种承诺。

而在当代,爱情伦理学则认为, “人类之间的感情,建立在相互欣赏的基础上。

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情爱与财富能够交换的情况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那些年轻人,由于世俗化的干扰,很有可能会放弃或被放弃,甚至是疏离原本属于他们的情爱关系。

在《江湖再见》里,男主角为了摆脱女主与有钱人的联姻,选择了自杀;在《哎》里,两个临时的演员由于对物质的理想状态的预先设定,已经把爱深深地埋在心中。

两个电影的制作人在最后都没能为纯粹的爱情寻找到一条道路,却也不愿对世界的言说让步。

所以,在 《江湖再见》 中,电影以一种悲伤的语气,为两个已经忘记了彼此的恋人重新重逢,而这时男人已经脱离了社会最底层的地位,两个人坐在一起,回忆着自己在感情上的幼稚。

而《哎》则是以一种忧伤的语调,在男主角到北京买房以后,作家又让两个主角在自己的住处外面团聚,最后以男主角对着女主角大叫一声“哎”而结束。

可以说,制作者尝试着对这种爱情状态进行一种伦理性的批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批评只能是软弱无力的。

因为,爱情的快乐到底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说不清楚的话题。

失落意识与城市下层年轻人对自身价值追求的“平民化”

应当说:“ 他们在30年前,也就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

中国在这一时期,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且在科技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同时,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社团制度的变化,也是非常剧烈的,人民的思想自由化,多样化的发展,也是非常显着的。

在如此激烈的变化中,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现实存在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凸显,尤其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失落。

《老男孩》中的 “理想主义” “真实” 的二元对立,以一种 “时空” 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全片四十多分钟,但呈现出一种“ 人生喜剧” 的十多年,用肖央的话来说,“此片是我真正的长大经历,也是我三十多年来对生命的感悟。”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转型期,就是一个关于社会环境的对话。

从总体叙述角度来看,这种对 “过去是浪漫” “现在的现实” 的对比恰好构成了一种“文体”的“表现”,这种“表现”与影片的主体意识是一致的。

《老男孩》 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出色的短片,就是因为它满足了每一个时代的需要,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能让人们在看的时候反思,能在回忆中感悟。

在电影里,一种迷失的感觉就是从过去和现在、梦想和真实的时间和空间的交汇中产生的。

《东奔西游》 将“ 梦想 ”与“ 真实” 这一二元对立的命题,用“幻想”与“真实”这对立的方式来诠释,即“虚幻”与“真实”两种对立。

作家借用《西游记》里的角色,却把他们置于现代城市里,使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神通尽失,唐僧亦在现代社会里无处可寻,令人联想起一九九四年何勇的一首摇滚乐《姑娘漂亮》。

在这部电影里,丧失了法力的众仙,在现代的时空里,都成为了下等人,孙悟空为了找回自己的尊严,在这个世界上努力奋斗,但是,丧失了法力的众仙,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

就像有些学者说的那样: “30年后,国人的理性迷茫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客观存在,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这种迷茫感恰恰就是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底层年轻人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心理状态。

由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人们在比较利益的减少时,常常会出现一种失落的感觉,这种感觉表现为一种相对剥夺的感觉。

在社会威望和经济收入两大方面,把某一群体与另一群体的境况进行对比而产生的失落感就是比较相对剥夺感;和现在相比,这种感觉就是一种被剥夺了。”

回归平淡,不断奋斗,这是 《老男孩》 《东奔西游 》为消除这种失望所设置的终极路径。

于是,在《老男孩》的最后,筷子兄弟一炮而红的时候,王大利和肖大宝也都回归了自己的工作,他们要做的,就是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而在 《东奔西游》 的结尾处,则有一段文字提示: “即使是仙人,也会在这条道路上挣扎,你们又如何?”

然而,电影中的另外一条主线,则是讲述唐僧和她的徒弟如何穿越时空,这些都是小说中才有的事情。

这让我们不禁要问: 唐僧和他的徒弟,拥有超凡力量,拥有崇高精神,但他们所代表的理念,又岂是空穴来风?

年轻人要不要放弃高尚的事业,回到尘世的尘世中去?

还是说,这种 “迷失” 的感觉就是来自于 “高尚的灵魂” “平凡的生命” 的冲突?

结语

微型影片的文化并不局限于基层。

《11度青春系列》这部短片展现了城市最底层年轻人的漂泊感和迷惘感,这些文化层面上的东西,一般的草根作家是无法企及的,他们需要对现代哲学、西方**主义哲学、文化研究等诸多文化思考有所了解。

其实,从《11度青春系列》这个短片的制作人名单来看,大部分制作人都是从事过影视行业的,而且都是在国外或者国外受过高等教育的,这说明,这个短片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大众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永丽.儒家伦理与现代文学中的反城市话语[J].福建论坛,2011,(3).
  2. 杨晓茹,范玉明.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网络微电影发展研究[J].当代电影,2013,(5).
  3. 徐义军.论“底层叙事”的文学理论价值[J].小说评论,2013,(6).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ClikeWa"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money/8kW1vf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