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煎包子呼和浩特市旧城人称其为“水晶包子”。是早年呼和浩特市饮食界风味小吃之一,其知名度不亚于烧卖。早在清末民初呼和浩特就有了出售包子的店铺,多开设在旧城通顺街、大召、小召、小东街、大西街、北门外一带,开设的包子铺多为“清真”。由于包子铺在饮食行业属于末等饭馆,在中高档饭庄不经营,就餐者多是市民、进城粜粮的农民、务工者。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呼和浩特就有好几家专门经营水煎包子的食堂,如新城北街的“回三”(回民第三食堂)火车站(锡林北路)“富泉涌”、大北街北段路西的清真包子铺、大召东仓莜面馆北侧的包子铺。到八十年代,最火爆的包子铺是开在石西路(今鄂尔多斯西街)大东园街南端西侧的一家铁皮迎街房包子铺,无字号,掌柜子姓费,回族。由于该包子用牛羊肉制作,口感好,便赢得城南食客喜爱,每天顾客盈门。20世纪九十年代,石西路改造,包子铺搬迁到东沙梁南端(今牛街南)。不久,开在大寺北街(大卜坑)路东的“六六包子铺”火了起来。今天,出售水煎包子的店铺为数不多,仅了了几家,开在回民区牛街、大寺北街、新城道(制作过程略)文曹建成2022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