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社区的微博,论坛的衰落与圈层的变迁

篱笆社区的微博,论坛的衰落与圈层的变迁

网站论坛是无数人的青春回忆,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在2000年前后开始接触互联网时,还经常使用“去上网”这个词。因为,不在线是常态,要上线,是需要花力气的。要么去学校机房或网吧,要么在房间里开始用电话线滴滴哒哒地拨一阵号。

我在水木社区看每日十大、租房子、卖闲置;我在中华齐秦歌迷俱乐部和一群齐迷聊齐秦和他的歌曲、频繁地参加聚会活动;我在数码、汽车等专业论坛挑选数码相机、手机、汽车;我在技术论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学习技术知识;我甚至还自己办了一个母校的论坛,吸引了很多校友天天进来灌水……

也几乎在一夜之间,我再也不上论坛了。中华齐秦歌迷俱乐部的同时在线高峰时刻停留在2010年8月3日,底部的版权信息只更新到了2009年。大家开始转战微博以及后来的微信群,现在偶尔想起回去看一下,很多板块的更新时间都在一年甚至数年之前,令人伤感。当然,这有点特殊,因为齐秦和他的歌迷们都老了。

前几年,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地方公众号。曾经优秀的地方论坛版主们,摇身一变成为公众号主,重新在微信生态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他们或做本地生活服务,或做本地新闻资讯,或做招聘房产等较垂直细分领域。

这愈发让我忘却了曾经的网站论坛。最近每次去类似水木社区这样的论坛,几乎是以年为单位的时间间隔。今天的这一次访问,尤其相距甚远。它们竟依旧保持着数年前的模样,寻不出丝毫的变化。只是,人气已不如从前,亦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没有了发帖或跟帖的丝毫冲动。

上海曾经有名的篱笆网也同样保持着很上世纪的感觉。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已很难听到它的声音。能检索到的一条最新资讯,已是四年多之前的一篇报道:

2017年时,篱笆网每天同时在线有二十多万人,注册用户超过千万,每年仍然有六七千万元入账。上海只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作为本土论坛这个数字已很可观。

这个报道的水分不知道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篱笆网在2009年左右用户增速开始放缓,然后各项数据出现下滑。

创始人张国华坦言:“我们也改过,折腾了好几年发现越改越糟,它就像一团很稳定的乱麻。”于是,在纠结几年之后,张国华决定不再折腾它,让它继续保留着最初的模样,一直到今天。2015年左右,他开始做蜗牛装修,连接业主和设计师,试图用这个新产品抓住新的年轻人。而篱笆的论坛,仍是一批老忠粉在继续灌着水,维系着它的生命。

今天我看了一下,蜗牛装修几乎已经凉凉,另外一个他们搞的叫做“篱笆装修学堂”的APP也已经报错打不开了,各类装修、家居相关的网页也乱糟糟一片,俨然已是多年无人维护的荒草地。

就在正准备完全从记忆中清除掉它的时候,我随意地看了一下保持着最初模样的论坛“篱笆社区”,却发现不少板块竟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人气:

购房讨论板块:24时内有更新的帖子207个,24时内新发的帖子有32个;动拆迁板块:24小时内有更新的帖子94个,24小时内新发的帖子6个;房产福利社板块:24小时内有更新的帖子85个,24小时内新发的帖子13个;装修日记板块:24小时内有更新的帖子348个,24小时内新发的帖子4个;中高考板块:24小时内有更新的帖子35个,24小时内新发的帖子2个;老干部闲聊板块:24小时内有更新的帖子1347个,24小时内新发的帖子526个。

知乎中有篇文章分析得很透彻:最开始的篱笆网只是一个让白领家庭交流装修心得的装修论坛,而随着上海房价的逐步上升,现在的篱笆网已经变成互联网凡尔赛的顶端了,就连小红书都难以与之一战。胡润对中产的定义是资产300万,但3000万在篱笆网都只是准入门槛。

因此,我个人推断,篱笆网的论坛,活得很好,运营成本不算高,但这样一帮有钱的上海人天天在里面炫富,稍加一些商业转化应该不是太大的难题。我们可以看到里面夹杂了不少广告字样的条目,点击过去,就到了装修公司的页面,买了房子不就正好需要装修吗?

看来论坛并没有死,只是它们越来越代表了一个个特殊的圈层,而我,不在这些圈层之中罢了。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无知偏见"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pj6n6R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