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铲雪机械有多牛
现代科技常常刷新我们的认知,
让我们感到惊叹!
下面德国的这组照片,
更是震惊了世界!
印象中种地是又苦又累的体力活,但在德国,种地是这样的:
▼
自动化谷物收割机
▼
垛草堆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
然后是这样被一个个带走的
▼
铺个田间地是这样子的
▼
干净利索、整齐划一
▼
除这个草是这样子的,道路两侧的草就这样被收拾了
▼
自动规避障碍物
▼
森林中的伐木机是这样的,不知道以为是变形金刚呢
▼
如此高的工作效率,实在令人咋舌
▼
植树都用植树机,将树苗规整地放进装置内
▼
点个坑就是把树苗植入了
▼
树长大了又想移走咋办?那也没问题,几分钟搞定:
靠前步:四爪手臂切开地面,将树连根挖出
▼
第二步:连土带树,运至新树坑中
▼
第三步:放好、走人
▼
在德国自动化收割机有多种,你可以选一台去摘花
▼
花朵都顺着通道吸入储藏桶
▼
可以选一台去摘菜
▼
也可以选一台摘葡萄,所到之处,根茎留下,葡萄全带走
▼
针对不同的水果,德国人设计了不同的机器:
看看这个7人采摘小组,左右各三人,中间一人指挥,工作效率成倍增长
▼
仔细观察一下,每个工位都充满了科技的智慧
▼
摘回来的橙子,可放进机器中去皮
▼
全程自动化
▼
蔬菜去皮也没问题,比如这台胡萝卜去皮机
▼
再来说说路面工程,全自动化机械铺设铁路
▼
公路隔离带安装、拆除、移位一体化,完全不很多人工
▼
还有享誉世界的德国汽车,全自动组装
▼
自动化修剪机,这圈画的绝对圆,人以后都不用在室外,风吹日晒地工作了
▼
单人插秧必备神器,一人能干十几人的活
▼
还有冬季居家必备铲雪神器,防滑、高效,乐趣无穷
▼
德国人民追求的,除了外形科幻、技术先进之外,更追求绝对高品质:
看看人家1928年产的摩托车,只要坚持保养,近百年后还能打着火
▼
骑上去一轰油门,照样带你去远方~
▼
真是太牛了!
希望我们国家的科技,
也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给人民造福~
来源:百事洞见
德国专用军工铲
乌克兰认为与俄罗斯形势紧张,于是在边境疯狂建设防御设施,为了加快进度,直接用挖土机建设战壕。现代战争中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本身也无可厚非。不过,即使它们的工作效率再高,也无法抢占今天文中主角在军中的地位。今天的主角叫工兵铲。
一、发展渊源
工兵铲也叫工兵锹,最早大规模装备于沙俄时期的军队。在网上有种说法:发明现代工兵铲的是德国。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对于丹麦来说是个奇怪的历史时期。虽然丹麦的军队未见多强大,军事理论未见多优秀,但一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军事发明却是丹麦人做出来的。
比如世界上靠前款自动步枪(荷兰班式步枪)。这款枪是丹麦人发明,交与英国和美国审核,与荷兰没有半点关系。但为何步枪要挂上“荷兰”商标,至今还是个谜。
还有世界上靠前款制式轻机枪(麦德森机枪)。在其诞生之前,各国有各种轻机枪的方案,但麦德森首创弹夹倒插于枪身上方,算是解决了诸多痛点。之后的轻机枪均以此结构为模板。所以是靠前款制式轻机枪。
还有我们下面要说的工兵铲,它也是一位丹麦军官设计,在1869年获得了专利,随后由奥地利的公司授权成产,产品很快受到了沙俄军方的肯定。随着火器的不断发展,在交战中士兵需要置身于战壕内才能进行保全。为此各国军队都装备了便于单兵土工作业的工兵铲。
不过俄罗斯人只关注了他们本族群众的庞大身形,装备的铁铲过大,为了便于用力,铁铲的长度高达1.1米,使用的时候士兵必须站直。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直立操作无疑是向敌人高喊:向我开炮!除了需要站立作业之外,过长的木柄不易携带,还容易暴露目标,士兵只能自行将木柄锯短。
丹麦版军工铲除了缩短了木柄长度后,还将手柄设计为流线型,这样更有利于手握。同时铲面开了小孔,可以用绳子将其固定在行军包上。无论是行军还是蹚水,军工铲都不会轻易掉落。随后丹麦工兵铲便大量进入沙俄军队,替代了原本笨重的大工兵铲。
- 德系崛起
不过工兵铲并不是什么科技含量很高的军工武器,它只是一个创意,告诉大家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力。见识到丹麦的军事发明后,各国都以此来对蓝图进行改进。由于德国的工业基础强大,他对工兵铲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设计。也正因为德系工兵铲的优秀,让很多人误以为现代工兵铲是德国人发明的。
德系工兵铲最大的特点便是方头的,前端两侧有很小的弧线形,锹体本身平直厚重,弧度比较小。这样减少了阻力,更有利于土工作业。而德国最大的“发明”是将工兵铲作为冷兵器之一编入了军事教材。当士兵子弹打光的时候,身上的刺刀、身边的石头,甚至头和嘴都是进攻武器。如果真到刺刀见红的时候,坚硬的工兵铲一定会作为格斗武器使用。
但德国人“体贴”地告诉你怎么使,等于将之前的“潜规则”公开,并制定成为了新规则。德国工兵铲的锹体前端和两侧均开有刃口,保证了近身打斗时候的杀伤力。甚至在一战后,德军将工兵铲的格斗技巧编入了军事教材。等于德国人将工兵铲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官方扩大,并一举奠定了江湖地位。
同样想法的还有苏联人,他们制造的MPL50式工兵铲也有类似的使用途径。不过MPL50的设计相对更为合理,因为苏军士兵可以做到伏卧作业。
趴在地上可以用10分钟挖好供自己使用的单兵掩体。这一点德国人是做不到的。而且MPL50式工兵铲在前端也开了刃口,其作战效力不亚于斧头。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电影中,苏联的政委敢拿着工兵铲冲锋,这玩意比刺刀还好用。
更为“丧心病狂”的是,苏联的设计师还在二战中研制出了工兵铲式的迫击炮。他们将铲头设计成座钣,锹把扩大成炮管,等于一把工兵铲插进土里就是小型迫击炮。
这款“火炮”的口径为37毫米,射程为250米,是当时苏联空降兵的制式装备。不过非专业火炮就是非专业火炮,其威力小、射程近的缺点无法克服。
1938年发明,1942年就退役了,连二战结束都没有等到。这是货真价实的二战武器。不过美国人就比较保守了。他们的工兵铲是圆头式的,铲头宽、弧度大,T型手柄便于抓握。土工作业的时候十分方便,但在近身格斗时不好发挥功效。
德国为了防止自己尖锐的工兵铲造成误伤,还专门配备了锹套。可以用绳带固定好后挂在身上。一战结束后,德国对工兵铲继续进行改良,相继设计出圆头型(便于土工作业)和可折叠手柄。
正是因为德国不断挖掘了工兵铲的潜力,才一举奠定了德系工兵铲独步天下的地位。将原发明者(丹麦)“排挤”的几乎无人知晓。
三、工兵铲的其他用途
除了土石作业,除了近身格斗,除了当火炮之外,工兵铲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在宿营的时候,可以如斧子一样劈砍小树。大树枝成为地桩固定帐篷,小树枝烧火做饭。在渡河的时候,可以成为船桨;遇到铁丝网,可以成为虎口钳;需要量距离可以成为测量尺;甚至想喝啤酒,还可以找它当开瓶器……
可以说,现代工兵铲就是多功能型的瑞士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