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广慈医院是如何成为了摩登时代的上海医疗卫生建筑之(二),广慈医院

摩登时代的上海医疗卫生建筑扮演了一种在建筑技术与理念上的先行者角色,折射出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上海建筑设计思潮的变迁。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建筑多可被视为上海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成果,它们既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也是当时租界内外各种社会力量的融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

当年的广慈医院是如何成为了摩登时代的上海医疗卫生建筑之(二),广慈医院

广慈医院总平面图,《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40年版

位于瑞金二路179号的瑞金医院前身是“广慈医院”,取“广为慈善”之意。其法文名称为“圣玛利亚医院(I’Hopital Sainte Marie)”,是一所由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医院,也是上海法租界最大的一所医院。

广慈医院最负盛名的产科楼旧影

开设于法租界的赉安洋行负责了1929年至1940年间广慈医院的改扩建工程设计。赉安洋行在广慈医院的一系列建筑实践,体现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在上海医疗卫生建筑中的影响。

1929年赉安洋行为广慈医院设计了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传染病隔离病房楼——“圣·让隔离病房楼”(Pavillon Saint-Jean, 人称“院中院”、“时疫医院”, 现已拆除)。圣·让隔离病房楼的立面两侧为多重水平外阳台与檐口压顶组成横向线条,立面中部则强调垂直性,可以视作装饰艺术风格向现代主义风格的过渡。建筑在功能流线上解决了大型医院对采光通风与隔离的需求,为近代上海公共防疫事业做出了贡献。

圣·让隔离病房楼

1934年由法租界公董局出资,在刚拆除的广慈医院老“圣·味增爵楼”原址上设计建造了新“圣·味增爵楼”( St. Vincent Pavilion,现瑞金医院内科2号楼)。这栋当时被称为2舍的建筑高5层,可容纳300张病床,用于收治贫苦男病患。

圣·味增爵楼

1940年,2舍右侧扩建了“圣·路依士楼”(St. ,现瑞金医院内科3号楼),这栋建筑当时被称为3舍,有200张床位,用于收治贫苦的女病患。赉安洋行在2舍、3舍建筑立面设计上较之圣·让隔离病房楼更为简练,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手法占据了主导。

当年的广慈医院是如何成为了摩登时代的上海医疗卫生建筑之(二),广慈医院

圣·味增爵楼病房内景

同时,赉安洋行在1934年还完成了广慈医院内的公董局化验所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大楼的设计,这一建筑在方案模型中立面采用了大面积落地玻璃,并突出结构开间柱梁,形成极具理性主义现代感的建筑形式。研究所于1936年建成,现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当年的广慈医院是如何成为了摩登时代的上海医疗卫生建筑之(二),广慈医院

1945年《中华医学杂志》刊登的《上海巴斯德研究院七年来防疫接种之统计》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ClikeWa"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We7CC0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