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库丨陕西省果品贮藏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果业是陕西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2020年陕西省园林水果面积为115.45万公顷,产量1808.03万吨,其中,苹果种植面积为62万公顷,产量1185.21万吨,苹果产量占我国的四分之一、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但从果业全产业链建设来看,果品贮藏发展滞后,贮能与产能不匹配,已成为制约陕西省果业高质量发展和果农增收的主要短板之一。

根据陕西省果业发展现状,对比发达国家和山东等省份,果品贮藏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陕西力争“十四五”果品贮能增加 200万吨,总贮能达到720万吨,消除贮藏短板,将陕西果业的自然优势、技术优势、品质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由果业生产大省向强省转变。

一、陕西省果品贮藏业的发展现状

陕西省果品贮藏设施主要有土窑洞、通风库等无机械制冷设备的简易贮藏设施以及机械冷库和气调库等几种类型。全省果品贮藏能力总量增长,规模扩张,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在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贮藏能力快速增加,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陕西省果品贮藏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起步阶段 ,以地窖、改良窑洞、通风库为主体,设施水平低,贮藏期短,目前的大部分简易设施是此阶段发展起来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市场推动营销流通大户开始建设小规模的机械冷库;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全面活跃阶段 ,随着市场和消费者对果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大型流通企业逐渐成为贮藏主体,大规模高标准机械冷库和气调库快速兴起,全省果品贮藏能力显着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全省土窑洞、通风库等简易贮藏设施库容稳定,机械冷库和气调贮藏能力从2010年开始每年平均以38万吨的速度增长。据调查,截至2020年底,陕西省共有果品贮藏库18252个,其中简易库10228个,机械冷库7578个,气调库446个;果品贮藏能力达到521.68万吨,比2017年增加了23.61%。其中机械冷库贮藏能力373.37万吨,气调贮藏能力131.27万吨,分别比2017年增加了10.31%和57.08%,气调库增速明显。

2、依托优势产区,区域性集散中心逐步形成

近年来,陕西省果业主产市县(区)立足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果品贮藏业,表中显示了2021年陕西省果品贮藏库的发展现状。

果库丨陕西省果品贮藏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由表知,延安市贮藏能力居全省之首,约147.30万吨,占全省总贮藏能力的28.24%;其次是咸阳市,约136.94万吨,占26.25%;第三为渭南市,约100.96万吨,占19.35%。经过多年发展,以果业大县为中心,初步形成了一些区域性贮藏集散地,如洛川、白水、礼泉、周至、蒲城、眉县、扶风等主产县,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贮藏设施,贮藏能力分别达到55、42、35、31、27、27、26万吨,在果品产后保鲜、物流、销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建设主体多元化,企业优势明显

目前陕西省果品贮藏库的建设主体有果业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但以企业为主,企业平均建库规模较大;而农户和合作社建库数量多,平均建库规模小。

果库丨陕西省果品贮藏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表中显示了各类建设主体的果品贮藏库数量及贮藏能力。从建设主体来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和合作社数量多,规模小。据统计,从事果品贮藏的企业1362家,贮藏能力346.51万吨,平均每家2544吨;合作社4438家,贮藏能力149.85万吨,平均每家仅338吨;家庭农场178家,贮藏能力8.28万吨,平均每家465吨。在贮藏能力上,企业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以 22.78%的数量拥有68.66%的贮藏能力;合作社、家庭农场数量多,占77.22%,但贮藏能力小,仅占31.34%。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冷库主要是在前期省农业农村厅连续3年实施的百库建设项目推动下建成的。

4、果品贮藏经营方式多样,以代贮为主

目前,全省的果品贮藏经营形式主要有自贮自销、代贮、自贮+代贮三种。大多数贮藏库以果商租赁为主要形式,自贮自销占比较少。除华圣、美域高、顶端等企业资金实力较强,销售市场稳定,采用自收、自贮、自销方式外,大部分贮藏库经营以小微企业为主,因收购资金有限、规避市场风险等因素多采用代贮、自贮+代贮的经营方式,收取部分代贮费用,如白水宏达、延刚果业等企业约33%自贮,67%用于代贮。代贮经营风险较低,对流动资金需求少,利润空间有限。

二、陕西省果品贮藏业存在的问题

2020年,全省果品贮藏能力521.68万吨,占水果总产量的28.85%。从贮藏库类型来看,简易贮藏设施贮藏能力17.04万吨,机械冷库373.37万吨,气调库131.27万吨,分别占水果总产量的0.94%、20.65%和7.26%。从地域分布来看,苹果主产区贮藏能力434.95万吨,占主产区苹果总产量的44.21%。全省果品贮藏能力略低于全国30%左右的平均水平,较山东省还有一定的差距,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存在贮藏能力小、设施水平较低等问题。

1、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份的差距较大

发达国家的果品贮藏能力约占商品量的70%至80%,而陕西省果品贮藏能力仅占水果总产量的28.8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气调贮藏,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了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如美国气调贮藏果品高达75%,法国约占40%,英国约占 30%,特别是意大利,鲜食水果在采摘后95%以上采用气调保鲜库贮藏,而陕西省气调贮藏能力仅占水果总量的7.26%,差距较大。

与国内先进省份如山东省相比,陕西省的贮藏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贮藏技术装备水平上,山东省贮藏库大多是由销售企业建设的大规模机械冷库或气调库,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基础优势明显。而陕西省则为机械冷库占大多数,目前使用氨制冷、架板式的小型简易机械冷库仍占到总贮藏能力的13%,装备条件远不及山东,这也是陕西与山东在果品贮藏上最大的差距。

2、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1)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

对比山东省及美国、意大利等国家,陕西省果品贮藏能力与产业发展规模不匹配,贮藏能力还不能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贮藏库区域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延安、咸阳、渭南三个市的果品贮藏能力为385.20万吨,占到全省果品贮藏能力的73.84%,超过其他市果品贮藏能力的总和。宝鸡、延安市的贮藏能力分别占水果总产量的50.45%和48.78%,而榆林仅为4%。另外,据统计,洛川、白水、扶风等县贮藏能力大,不仅可以满足本县苹果贮藏的需求,而且还可以贮藏本县之外的苹果。淳化、彬州、长武苹果产量分别是 61、38、34万吨,而贮藏能力分别只有5.8、8、14万吨,只能在礼泉等周边县区贮藏。

(2)小型机械库多,大型气调库少

据调查,全省共有机械冷库和气调库8024个,其中贮藏能力1000吨(不含1000吨)以下6862个,1000~5000吨(不含5 000吨)886个,5000吨以上276个;分别占贮藏库总数的85.52%、11.04%和3.44%。按冷库类型看,机械冷库7578个,占贮藏库总数的94.44%,气调库只有446个,仅占5.56%。部分建设使用10年以上贮藏库,设备老化,耗能高,亟需改造更新。

(3)配套设施不完善,预冷和冷链成为瓶颈

全省果品贮藏企业普遍不重视预冷,田间地头没有预冷库,绝大部分中小型库无贮藏前预冷设施,不能及时降低水果采摘后的田间热,加快了后熟速度,缩短了果品贮藏期,降低了贮藏品质。冷链系统不完整,贮藏库主要分布在产地,销地很少。冷链运输短缺,主要采用常温运输,没有形成“果园—冷藏库(产地)—保温运输—冷藏库(销地)—消费市场”的完整冷链系统,削弱了陕西水果的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贮藏库没有配备清洗分级设备,果品采后精细化、商品化加工处理程度不高,不能适应消费市场升级的需求。

(4)贮藏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全省果品贮藏技术人员操作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加之操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冷库管理水平较低,贮藏果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苹果的周年供应,个别年份还出现病害多发。特别是气调库管理不到位,许多气调库被当成机械冷库使用,气调库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陕西省是猕猴桃的主产省,但市场上销售的猕猴桃多为硬果,没有进行上市销售前的催熟处理,消费者购买后需经软化才能食用,影响了猕猴桃的销售和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猕猴桃“即食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但猕猴桃即食技术应用还在初期,只有零星企业使用这项技术,且技术掌握还不到位,催熟质量还不稳定,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普及力度。

三、陕西省发展果品贮藏业的作用

果品贮藏业是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果品贮藏业在增加陕西省果业效益、提升果品贮藏品质、调节市场供应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显着改善果品产业效益

可避免陕西省水果集中大量上市带来市场失衡、价格过低而导致收益受损;可显着降低产后损失,气调贮藏损失率1%,机械冷藏低于3%,而简易库贮藏腐烂损失在10%以上,失重在5%以上;可实现贮藏增值,一般情况下,果品销售价格与贮藏期呈正相关。据调查,红富士苹果正常年份贮藏后每1千克苹果综合平均价格增加1元,按全省贮藏能力计算,每年通过贮藏可增值50多亿元,显着提升产业效益。

2、提升果品贮藏品质

果品贮藏能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抑制水分蒸发,保持果品良好的外观和风味,满足国内外高端市场对鲜果品质指标的要求,使生产环节的品质优势通过贮藏得到保持和强化,有利于突破高端市场技术壁垒,拓展出口和国内高端市场,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调节果品市场供应

可化解陕西省果品生产的产销矛盾,缓解鲜果当季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增强果品周年均衡供应能力,规避市场风险。与期货结合,提高市场抗风险水平。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4、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贮藏能发挥对果品产业上下游的传导带动效应,在生产环节,有利于调动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加快果园技术改造,生产优质有机果品,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在营销环节,有利于建立新型的营销模式,实现分散生产经营向集约经营、规模销售转变。果业贮藏还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能带动包装、运输、装卸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四、陕西省果品贮藏业的发展对策

根据陕西省果业高质量发展和果品贮藏业发展现状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为契机,以增值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果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扩贮能、补预冷,强支持、优服务,提质量、增效益,在全省形成产能与贮能匹配适当、大中小型规模层次清晰、高端与适用有机互补、产区与集散地布局合理、产地与销地高效对接,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果品贮藏格局。

1、扩大库容,增加贮藏能

一是依靠市场引导,以金融、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扶持为手段,支持以陕果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在主产地建设高标准冷库及期货交割冷库,形成全国性苹果交易和期货交割基地。鼓励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果品营销龙头企业购置冷链运输车,建设从贮藏库到终端市场的全程冷链运输体系,尽量降低运输损耗和质量影响,提升综合效益。

二是 强化政策支持,以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为契机,支持陕西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小型果品贮藏库,鼓励集中建设贮能在1000吨以上的冷库群和乡村果品集散市场。

三是 鼓励有条件的陕西果业大型企业采用租赁或投资建设等方式,在主销区建设适应市场销售需求的、协作关系稳定的气调或机械冷库。

四是加快陕西老旧库结构改造和设备更新,尽快淘汰简易贮藏设施及氨制冷老旧冷库,更换贮藏方式,增加贮能,提升贮藏果品质量。

2、补齐预冷短板,提升贮藏质量

把果品预冷设施建设作为陕西省果品贮藏建设的重点之一,补上预冷短板,提升贮藏质量。通过市场引导、效益诱导,鼓励已建冷库的陕西果业企业增建或改建预冷库。通过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支持陕西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预冷设施。

对新建冷库要配套建设预冷库,1000吨以下的要配建预冷间,现有冷库改扩建应优先支持预冷库或预冷间建设;鼓励陕西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果业基地田间地头建设贮能为100吨的预冷设施,实现苹果就地就近预冷及果农苹果就地就近贮藏, 解决苹果采摘后24小时入库的要求和冷链体系“最初一公里”的问题。

3、优化政策举措,推动贮藏业发展

一是加强与陕西省各级土地、电力、交通等部门的协调,因地制宜,简化贮藏库建设用地的审批和置换手续,争取电力和道路硬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 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建议陕西省财政配套设立果品贮藏库建设专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贮藏库建设,提高贮藏库建设补贴比例。争取陕西省财政对果品贮藏设施建设贷款贴息,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三是 积极申请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将大中型冷库建设、电瓶叉车、果蔬冷链运输设备等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4、强化金融支持,缓解融资困局

金融支持是发展果品贮藏业最为关键的环节,应加强与陕西省金融机构的协调,采取多种形式、途径,针对果品贮藏设施建设,优化融资环境,创新金融机制,缓解资金需求。

一是 协调陕西农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为贮藏设施建设提供5至10年期中长期贷款,并在信贷额度、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

二是 积极探索果品贮藏仓单质押和果园权证抵押贷款等新机制,拓展合作社、家庭农场有效抵押物范围。

三是探索供应链金融,积极对接网商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探索应收账款贷、平台数据贷、果库货、合同订单贷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征信体系建立、平台与产业整合等方式,解决陕西省果业小微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无抵押或抵押少、担保难的问题,有效缓解融资难、资金短缺的困局。

5、推动数字化,提高管理水平

鼓励、引导陕西大中型冷库企业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通过采用条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等,实现果品温湿度和气体自动调节,准确出入库、仓位调配、货物库存费用结算等全程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冷库空间利用率,提高出库速度和运营效率,增加营业收入,提升管理水平。以数字果库大数据为基础,为期货交割库管理、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提供可靠支撑。

6、加强配套服务,提高贮藏技术

一是编写服务手册。组织设备供应企业和相关专家编写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配套技术服务手册,包括库型、设备选择、运行管理、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为贮藏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 开展配套技术试验研究。结合不同区域的果品成熟时间、最低温度等气候特点,研究气调、机械冷库贮藏的最佳采摘时机、堆放方式、温度控制等技术指标,形成适合陕西省不同地区地方特点鲜明的贮藏管理技术控制体系。

三是 开展技术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参观考察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业人员管理技能培训。以库型构造、设备性能等为主,提高新型经营主体选择库型、设备的能力;以果库管理运行技术为主,切实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四是 组建由陕西果品贮藏技术专家、设备供应商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帮助解决果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高效便捷的技术保障服务。

(魏延安系三农学者、农村电商专家、陕西省委理论讲师团专家学者;杨建伟系陕西省果业中心副主任;庞玉荣系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科技推广处处长)

编辑:王佳祯

相关阅读

专家谈丨魏延安:农产品电商网红如何更好发展?

专家谈丨魏延安:2022,农村电商推动数字乡村加速发展

专家谈丨魏延安:融合乡村产业 激活县域商业

本文来自【西部网(陕西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壮士小施"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UgRC1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