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访,王志杰谈加快长江上游航运新通道建设

每经记者:吴林静 刘旭强

重庆专访,王志杰谈加快长江上游航运新通道建设 重庆专访,王志杰谈加快长江上游航运新通道建设

希望争取在‘十四五’末能够启动”

今年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和重庆代表团联合提出“关于全面提升长江上游航运能力的建议”。这也是继2021年全国两会后,两省市代表团再度联合提出类似建议。

“长江上游航运新通道应加快建设,这很重要。”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专访时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涪陵当地企业日益增长的水运需求受限于通航能力,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长江上游航运能力提升,涉及到长江干流及支流、四川和重庆、生态与发展,是一个系统问题。正因如此,目前项目审慎推进,还处于前期论证阶段。“我们希望加快它的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在‘十四五’末能够启动。”王志杰说。

重庆专访,王志杰谈加快长江上游航运新通道建设

绿色水运难题:建议支持提升长江上游航运能力

前不久,一批搭载非洲进口红木的船舶在涪陵龙头港中转后,沿乌江驶抵贵州遵义港。这是乌江自复航以来,首次通过“干支联运”方式打通进出口国际货运新通道。

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的涪陵,因独特的水运优势而兴。特别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涪陵当地产业迅速发展,航运能力难以满足企业水运需求。

制约到了怎样的程度?王志杰举例,“我们一家本土企业,需要通过海运转长江水运运输原料。去年他的产值完成了40亿元,但如果长江上游通航能力提升的话,他的产值可以提高到100亿元。”

当企业频繁反映类似问题,王志杰意识到,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新通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实际上,此前2021年,川渝两地代表团就联合提出过提升长江上游航运能力的相关建议。但两年过去,这个牵涉众多的项目,仍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对此,王志杰表示,此次建议与之前的区别在于,特别注重长江航运的体系化建设,体现在要提升除长江三峡新通道外的乌江、涪江、嘉陵江等支流通航能力,实现整体提升。

长江上游地区水系发达,航道总里程约2.5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2100公里,是我国内河航运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之一。2023年,长江上游地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2亿吨、520万标箱左右,完成水路货运量约2.9亿吨。

然而,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充分发挥仍存在诸多制约。受制于航运能力的,不仅仅是重庆。

越往上,涉及到的四川地市越多,升级航道的需求也越迫切。如长江宜宾至重庆段航道等级仅为三级,只能满足1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

而据了解,该段航道提升工程项目难以启动实施,主要是涉及自然保护区。项目启动之前,还需处理好生态和发展的平衡。

在王志杰看来,这次大会川渝代表团再次采取联合形式,共同呼吁国家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长江上游地区航运能力,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产业创新:建设高性能复合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其中,“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这一任务的重要支撑。

王志杰认为,“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形成互促共进的局面,来催生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在他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行动等领域,将发生新的产业**和科技**。

某种程度上讲,新质生产力新赛道上,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是城市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以未来产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城市中,已有超过10座城市明确将未来产业纳入今年重点工作。

王志杰表示,地方拥抱这场**的关键,在于结合自身实际找到产业发展的契合点。

去年6月,50万吨/年的己二酸项目在涪陵建成投产,全球四分之一的己二酸由这里供应。不仅如此,作为重庆材料产业靠前大区,去年以来,涪陵新材料领域多个项目建成投产,材料产业产值已突破1200亿元,建成重庆推荐千亿级材料产业集群。

同时,王志杰还提到,涪陵已积极布局复合新材料相关企业,涉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正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不断强链、补链、延链。

“新材料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应用场景广泛的高性能复合新材料在未来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王志杰透露,在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先进材料产业是三个万亿产业之一,且与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息息相关,“后两个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先进复合新材料”。

因此,这次两会,王志杰建议在重庆建设国家高性能复合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端稳能源“饭碗”:推进页岩气前沿领域研究和产业化技术攻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加大油气、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王志杰表示,截至去年,我国首口商业开发页岩气井——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HF井累计生产页岩气超过1.63亿立方米,创造国内页岩气井生产时间最长纪录。如今王志杰思考的是,如何稳产,以及根据国家需要,加大勘探力度、继续增储上产。

深化页岩气开发利用,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和战略选择。数据显示,我国页岩气预估资源量约31.6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靠前。经过10余年技术攻关与勘探开发,我国建成了涪陵、长宁、威远、昭通等商业气田,开发潜力巨大。但要实现规模开发,当前我国页岩气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持续攻关与创新升级。

王志杰指出,当前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诸如传感器等很多关键技术和装备都依赖进口。聚焦到重庆自身,问题也同样急切。重庆煤炭石油资源有限,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页岩气储量虽高,但规模开发和稳产需要持续技术革新。

王志杰谈到,他去年的相关建议就曾提出,通过建立国家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聚焦页岩油气、基础原材料等领域“卡脖子”问题,统筹推进前沿领域研究和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国家急需的高端材料、特种装备等领域的研发,推动进口技术、产品、装备规模化替代。同时,要加快推进高性能合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可降解材料、高端碳材料等领域“卡脖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把能源‘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里。这方面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也可以催生更多的新质生产力。”王志杰说。

记者| 吴林静 刘旭强

编辑 | 王月龙 杜恒峰

校对| 赵庆

|每日经济新闻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MichstaBe"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kWB116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