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众多的公园里,广州人最熟悉的公园,莫过于位于广州老中轴线起点的越秀山了,亦称粤秀山、越王山的越秀山,600多年前明朝永乐年间,都指挥使花英在山顶建有观音阁,此山又称“观音山”。
越秀山千年史话
海拔70米的越秀山,是白云山的余脉。越秀山以越王台故址而得名,据历史记载,越秀山上有越王台,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在岭南建立靠前个封建王朝的南越王赵佗,经常在此山大宴群臣,举行祭祀典礼,并曾经在此盛情款待汉高祖刘邦派来收编的使者陆贾。
到了1000多年前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期,南汉君臣常在此欢度良宵。到了宋、元、明时期,越秀山已经成为广州一个较为着名的景区,自宋代开始评选的羊城八景,越秀山曾经以“粤台秋月”、“粤秀松涛”、“粤秀连峰”、“镇海层楼”等名称多次入选,新中国成立后的1963年、1986年和2002年,广州三次评选羊城新八景,越秀山以“越秀远眺”、“越秀层楼”和“越秀新晖”继续当选,成为历届入选次数较多的景点。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园的想法,1927年曾经作为公园开放,但在抗战时期遭到严重破坏。广州解放后政府组织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越秀山名胜古迹实施开发和维修,同时全面修筑道路和整顿绿化,经过几年的建设,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的越秀公园,于1957年11月7日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并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自然风景优美,富有亚热带情调的越秀公园,由越井岗、蟠龙岗、桂花岗、木壳岗、长腰岗、鲤鱼头岗等七个山岗和东秀湖、南秀湖、北秀湖三个湖组成。越秀山地方很大景点很多,走一天也未必能走完,但通过越秀山了解广州历史文化,有几个地方是必看的。
被誉为岭南靠前胜景的镇海楼与广州唯一保存的明城墙
越秀山制高点上矗立的镇海楼, 建于明朝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其楼高五层而俗称“五层楼”。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1956年改为广州博物馆。
据说镇海楼的兴建,还有一段历史传说:朱元璋称帝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后,有一天和铁冠道人同游南京钟山,游览途中,铁冠道人指着东南方对朱元璋说,广东海面笼罩着一股“王气”,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须要在广州建造一座楼镇压住“龙脉”,否则日后必成大明的祸患。朱元璋听后大惊,急忙派人到广东调查,发现广州的越秀山上果然有王者之气。接报后的朱元璋下诏,命令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楼将王气镇住。遵命的朱亮祖在越秀山上兴建了这座“楼成塔状,塔似楼形”的镇海楼。
被誉为“中华名楼”之一的镇海楼,已有600多年历史,曾经五毁五建,歇山顶复檐五层楼高28米,宽31米,外表涂酱红色十分醒目,楼前左右对峙一对明代雕刻2米高的红砂岩 石狮 ,镇海楼靠前、二层用红砂岩条石砌成,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似楼似塔,红墙绿瓦,造型古朴独特,是广州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在清朝时期,镇海楼一直是广州*高的建筑物。登上楼顶,可以南看珠江北望白云山。1989年6月,镇海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镇海楼作为“镇海楼与广州明城墙”的组成部分,被*务*确定为第七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镇海楼下有一段1100多米长的明城墙,也是朱亮祖镇守广州时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所建,现存的城墙虽然断断续续,但横跨越秀山,它是广州保存的唯一一段明代城墙,也是广州现存的最古老的城墙。城墙上爬满了榕树的老根,满满的历史沧桑感。这段城墙是广州城垣的历史遗产,与镇海楼、惠福路五仙观的钟楼一起,被认为是明初广州三大地面古迹之一。
孙中山先生与越秀山的渊源
越秀山下的中山纪念堂,原来是孙中山先生就任**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位于越秀山南面百步梯的半山坡上,是孙中山于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曾和宋庆龄居住过的“粤秀楼”遗址。1922年6月26日,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发动武装叛乱,孙先生和宋庆龄夫人就是从这里脱险的。读书治事处纪念碑建于1930年,坐北向南,碑身高约5.5米、碑脚2.28米,呈尖顶方柱形,台座宽6.2米、高0.76米,正面有5级台阶。碑是钢筋混凝土石米批荡建筑。碑的正面镌刻“孙先生读书治事处”,背面镶嵌高1米、宽0.6米的连州青石,上刻《抗逆卫士题名碑记》,记载61名总统府卫士与 陈炯明叛军浴血奋战的情形。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除了在原总统府旧址兴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中山纪念堂外,在越秀山南端山顶 主峰越井岗上, 与镇海楼遥相对望的地方,同样由吕彦直大师设计了一座中山纪念碑, 整座碑高37米,由花岗石砌成,靠前、二层设有雕花石栏,四边可凭栏俯眺。碑内有阶梯可回旋至顶,每层有窗可远眺,碑基上层四面围栏图案中总共有26个羊石雕,象征羊城。中山纪念碑正面有高7米、宽4米的整块花岗石上,刻有漆金隶书的孙中山遗嘱,全文由书法家吴子复先生所书,阳光照耀碑文熠熠生辉。
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还有 伍廷芳和 伍朝枢父子的墓、广州美术馆和球形水塔等,伍庭芳是我国近代外交官,先后任司法总长、外交部长、代国务总理等职。伍朝枢是伍庭芳之子,先后任外交部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伍庭芳伍朝枢父子的墓位于 越秀山 孙中山纪念碑的东面,两墓之间前面建一碑亭,亭内立孙中山撰伍庭芳墓表碑,墓东北面塑有伍庭芳铜像。
前身为仲元图书馆的广州美术馆,是一座近代所建的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1927年由果*当元老李济深提议创建,由建筑师杨锡宗设计,1930年建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式样仿北京故宫的文华殿,青砖绿瓦、重楼飞檐,富丽典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美感。1957年,广州市政府批准成立为美术博物馆,成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美博馆之一。
越秀山的球形水塔建于1930年,是当时广州四座饮用水塔的其中一座,曾经为广州的居民饮用水提供重要的作用, 至1998年初,该水塔停止使用,完成其历史使命。水塔被移交越秀公园,作为越秀山标志性建筑和广州市的一处人文景观保留,1999年被评为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广州地标五羊雕像与解放后新建的建筑
广州别名羊城、穗城,皆因一个古老的传说,话 说周夷王时,有5个仙人骑着5只口衔谷穗的羊,降临古楚庭广州,仙人把谷穗赠给当地民众,并祝他们永无饥荒,言毕隐去,羊化为石。这个流传了1500多年的传说,现在是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屹立在越秀公园木壳岗上的五羊石雕像, 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创作的, 由尹积昌、陈本宗、孔丘传3位雕塑家创作,建于1959年,高10余米,体积为53立方米,整座石像用130块花岗石雕刻而成,这座广州知名度*高的石雕,被视为 广州的市徽、 羊城的标志,它是 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 ,也是来越秀公园的本地人与外地游客的必打卡之处。
除了五羊石雕,新中国成立后越秀山还修建了体育场、游泳场,开挖了北秀湖、南秀湖与东秀湖三个湖,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更是美不胜收。
被列为“中国100家名园之一”的越秀山公园,不但是本地人随时来的大花园,也是广州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但吸引了外地游客,还有很多政要名人和外国元首也慕名前来,一代开国伟人和众多开国元勋都曾经来过,为越秀山留下诗词歌赋和墨宝的也为数不少,接待过的外国元首则有 尼克松、西哈努克、金日成等20多位。
悠悠岁月几度沧桑,越秀山就像一个长生不老的长者,伴随广州的悲欢离合走过昨天今天,一直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