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共聚大湾区,启迪未来创新路

11月8日

2023全球创新人才论坛

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以

“创想·创新·创造 追梦·筑梦·圆梦”为主题

接下来和布布

一起听听深圳优秀人才们

是如何和深圳这座城市

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

颜宁以主持人身份

再登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

11月8日,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会展中心举行,着名科学家颜宁以主持人的身份,再次登上论坛。她在论坛上发言表示:“去年此时,我作为一个初来者,带着归去来兮的感慨和无限的好奇来观察深圳。现在我作为一个深圳人在这里脚踏实地地筑梦,逐梦。”

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共聚大湾区,启迪未来创新路

一年前,颜宁在该论坛上宣布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全职归国,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该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热搜靠前。而过去这一年里,颜宁一共收获了4个新身份: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光明致远基金会理事长、EMBO外籍成员……从这些新身份中可以看到,颜宁正在向她的梦想靠近,深圳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格局亦雏形初现。

香港中文(深圳)校长徐扬生:

多文化交融为深圳提供了创新土壤

11月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在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发表演讲。他指出,多种文化的交融为深圳提供了创新土壤。创造力源于想象,而想象力来源于艺术的熏陶。把艺术氛围营造好,人才就能源源不断。

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共聚大湾区,启迪未来创新路

有没有创新的氛围,有没有创新的文化,与深圳而言非常重要。

在徐扬生看来,多种文化的交融为深圳提供了创新土壤。“全世界可能这样氛围的地方很少,深圳大概99%的人都是外来人。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都到了深圳,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人,在一起共同创新创造。”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徐扬生认为,深圳这方面做得不错,环境的交通也好,生活环境也好,教育也好,医疗环境也好,能够真正将人才留住。同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新平台,让一流的人才在这个平台上走上自己事业的高峰。

那么,把这些人才吸引过来以后需要做什么?他指出,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培养新一代的人才。现在需要的人才,是要有世界眼光的人才,他们能够引领着民族不断向前走。

徐扬生表示,创新的另一个动力来源,在于创造力。创造力源于想象,而想象力来源于艺术的熏陶。把艺术氛围营造好,人才就能源源不断。

“大学里,我们聘请了很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类艺术家,有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我们通过营造艺术氛围,让大家能够在这个氛围里面成长,在这个氛围里提高想象力。”他描述道。

徐扬生认为,一定要把艺术氛围打造好,创新产业的人才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在神州大地出现。

朱健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们需要创新,同时也需要创造。”11月8日,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作为靠前位演讲者,站上了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的舞台,分享了自己与粮食的牵绊、科研生涯中的探索。朱健康,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人们的健康长寿是他一生的追求。

朱健康出生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1983年,他考上中国农业大学,学习四年后考取了北大的生物系,后赴美国攻读植物学硕士学位,成为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

从皖北小镇走出,朱健康33岁时在美国受聘为正教授,42岁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是国际着名分子遗传学家、植物生物学家,主要致力于开发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用于基因治疗、生物育种和分子检测,以及植物逆境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是世界植物科学领域发表文章引用率*高的科学家之一。

“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饱肚子。”朱健康在演讲时回忆,工作后回到老家,赶上丰收的季节,帮着爸妈扬麦子,他心中感慨万分。多年过去,朱健康的爸妈偶尔也会问起,他在做什么样的科研。“我做的科研是让更多人吃饱饭,让庄稼在盐碱地和干旱的荒漠里生长、丰收。”朱健康说。

多年来,朱健康带领团队研发出高油酸大豆等一批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作物超级新品种,打破国外对基因编辑核心技术的垄断。他坦诚地说,做基础研究不容易,做科研是特别奢侈的一件事。

“科研需要贵重的仪器设备、昂贵的仪器耗材、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产出的是论文,我们要发真正解决问题的论文,要回答基础科学的问题,要推动产业的发展,把知识、技术、研究成果用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产品上。”从东北到新*到海南,朱健康带领团队走进农田里,检测科研成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朱健康一直坚持的信念。

2022年1月,朱健康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担任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来到深圳近2年,他深刻感受到这座创新之城的人才聚集力,“这里有非常多做学问、做产业和创业的人,我想在深圳继续把学问做好,梦想很难实现,但在深圳一切皆有可能。”

深圳技术大学Franz Raps:

创新和教育必须相遇

11月8日,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讲席教授Franz Raps(付朗兹·拉普茨)在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发表演讲。他提到,创新和教育,必须相遇。

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共聚大湾区,启迪未来创新路

“其实创新有不同的步骤,我们有可能55分钟来研究问题本身,最后5分钟才去找到解决方案,这样看来识别和描述问题是非常重要,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我们是没有办法成功的。”Franz Raps表示,在教育中是否可以教学生创新是个重要话题,“我们希望人才有能力去创新,那么在大学期间就可以创建相应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可以做到的。”Franz Raps认为,不同领域的创新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不能简单要求创新,而应该让学生去思考如何去做,哪些步骤需要他们上手实践。

“其实我们需要做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为了创新而教育,另外一方面是教育本身的创新。”Franz Raps提出,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可以创新的,这两方面必须整合在一起。深圳技术大学在应用科学方面对标德国同类大学,聚焦三大因素,首先研究应该是所有大学发展的基石,第二大因素是教学,第三大因素是实践。“我们必须将实践和前两大因素结合在一起,创新在这样的整合中才能为人才发展带来更多推动力量。”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是教育;将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就是创新。

那到底该如何去开展这样的结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真正拥有创新能力,大学就需要创造必要环境。创新总是与实践相关联,而底层的基础就是研究,为了实现这样的结合,深圳技术大学创造出了基于工作室的环境,既有实践基地,还会组织不同的比赛。工作室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和公司建立关系。因为公司会来到工作室找具有创新力的优质学生,他们不需要去找工作,就会有公司主动来招聘。“真正的知识不是在课本里,真正的知识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大学在教育年轻人才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需要在大学就建立创新战略。“当然,创新也需要得到支持,深圳是一个非常支持创新的伟大城市,深圳技术大学也非常支持创新,这里的研究和实践将成为创新较好的基石。”

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

从零到一是改变世界的创新

11月8日,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作为人才代表作了主旨演讲。

从八十年代至今,郑泉水院士的研究数次经历“从0到1”的创新,在张量和本构理论与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结构超滑科学技术与颠覆性产品以及极端疏水科学技术与颠覆性产品三大方面都有“从0到1”的学术成就。

郑院士的学术生涯从力学研究开始。在科学研究中,他发现摩擦磨损会是一个大问题,便开始专注研究结构超滑,解决问题的“颠覆性根技术”。2000年后,郑院士开创了结构超滑(指两个固体表面全接触滑移时摩擦几乎为零、磨损为零的状态)理论与应用技术。摩擦与磨损作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个基本物理现象,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使得人类梦寐以求的大量关键技术难以实现。结构超滑技术的诞生,将为相关问题带来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在教学工作中,尤其是教学和指导研究生过程中,郑院士的发现了很多学生很迷茫和困惑,引发了对于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他意识到,青年人才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通过创新去做教育,未来的小孩,会在创新的生态下成长得更好。

2009年,郑泉水院士担任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简称“清华钱班”或“钱学森班”)创办首席教授。钱学森班以“发掘和培养有志于通过技术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创新型人才,探索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使命。创办十余年来,钱学森班独创了以“学生-问题-导师”三要素聚变为核心的钱班模式,总结出的人才培养的方**——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内在激情,更好地个性化和创造性学习——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用最少的学分培养了一批极富创造力和创新潜质的前沿交叉人才,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认可,构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已经实践了14年,在找到了一套系统的拔尖创新培养方法,培养了一批堪称未来之星的年轻科学家的同时,新的深圳零一学院,正在更大范围,面向全国师生推广这种模式。

2019年,郑泉水基于清华钱班的理念和经验,创办了深圳零一学院,积极探索一种面向社会开放的个性化拔尖创新人才“陪长”模式,建立起更加长期有效的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共聚大湾区,启迪未来创新路

深圳零一学院国际暑期学校2023结营仪式师生合照图。图源:深圳零一学院官网

深圳零一学院国际暑期学校2023结营仪式师生合照图。图源:深圳零一学院官网

零一学院落地深圳两年多以来,从全国乃至全球发掘极具创新潜质且敢于冒险和开拓的青少年学子,聚焦面向未来前沿科技的挑战性大问题,吸引来自全球的顶尖导师和科技企业,开展以重大挑战问题为牵引的“进阶研究—精深学习”教育范式,从而推动深圳和大湾区的创新力量,让更大范围、更多类型的孩子的潜能和创新天赋得到激发和绽放,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蓄力,成为探索全球领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的先行者。

在清华当教授30年,郑泉水院士一直关注人才的成长,与团队一同坚持清华“钱班”的理念是“让每个人找到他自己最喜欢的样子,他最喜欢、最擅长,觉得有意义的事“,但也并非所有“钱班”的学生都寻找自身在科研领域的方向。

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共聚大湾区,启迪未来创新路

郑泉水在深圳零一学院暑校期间授课 图源:深圳零一学院

2019年,一位学生在“钱班”三年都没能成功定位自我,面临退出“钱班”的处境。当时出于对人才的爱护和支持,郑院士结合其兴趣将他推荐到了深圳华为实习。

随后,华为的一个关键技术性问题点燃了他的学术激情,在几个月的废寝

忘食研究后,他成功解决了一个华为重要的技术性问题,并以本科生身份破格留在了华为。

“在钱班时,我自己也包括我清华的同事,我们那些问题没有点燃他,但深圳点燃了他。“郑泉水院士表示,深圳科技机会有助于激发很多有天赋的年轻人,找到自己实现梦想的地方。深圳不仅是一片教育的沃土,也是一片创新沃土,未来,创新教育的梦想在深圳和大湾区这片土壤上来逐渐地实现。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

做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创新者和推动者

11月8日,奈雪的茶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彭心在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发表演讲。她提到敢为天下先,“创”一直是深圳发展的靠前生产力,奈雪的茶持续在做产品创新,我们致力于做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创新者和推动者。

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共聚大湾区,启迪未来创新路

奈雪在深圳土生土长,深圳也是拥有奈雪门店较多的城市。在深圳,奈雪的直营门店超过200家,注册会员超过850万,而在全国的直营门店已超过1300家。彭心表示:“在深圳这个城市,我们有非常年轻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我们的品牌和产品,有开明的商业资源,让我们有所创意。”

彭心提到,在创业初期,奈雪遇到的靠前个困难,是如何找到合适的位置。在那个时候,商业和购物中心较好的位置都是留给国际品牌和咖啡品牌的。

“当时,我跟购物中心的业主沟通,他问我要开茶馆吗?我说我们想做的是非常年轻的,非常流行的时尚品牌。业主没有可以参考的品牌,很难想象。”彭心描述道,在最后,团队退而求其次,没有在最一线的购物中心拿到较好的位置,但是在二线的购物中心拿到了期望的位置,开在了国际咖啡品牌隔壁,开在购物中心门口。

“如果希望事业开个好头,给消费者的靠前印象必须是一个时尚的、有活力的品牌。”她说。

什么样的产品是能够长期陪伴消费者的呢?在她看来,任何品牌的立命之本就是产品,这是跟消费者最紧密的连接。

她也和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产品研发。当时,他们深入广西横州,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种植基地,带着来自云南、福建、四川等不同产地的绿茶在当地的茶园做测试。后来,奈雪的“茉莉初雪”便诞生于此。

她认为,中国茶和国外流行的茶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茶的香是天然的品种香和工艺香,口感细腻,且有着多种变化。“在奈雪的‘后端’,团队直接深入茶园和果园,这些最质朴也最有中国美好食材和文化的地方。”

在奈雪不断探索茶的这8年,奈雪的年轻消费群体,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对于茶和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也越来越感兴趣。今年,彭心团队做了更多茶的尝试,推出了“寻香中国茶”的主题。

如今,奈雪的文化符号越来越深入人心。彭心提到,现在在路上跑步,都会看到很多市民拎着奈雪绿色的外卖袋,前段时间这个话题上了一个同城热搜,大家开玩笑地称呼“小绿袋”为“深圳市包”。“我们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能够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很美好的存在。”

下个月,奈雪在泰国的靠前家直营门店即将开业。这一次,奈雪被邀请开在了*高端购物中心一楼大门口的位置。

在跟泰国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彭心发现他们也对中国的茶文化和产品有浓厚兴趣,这意味着,中国的茶饮以及中国的茶文化正在世界打开知名度。

“我们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有中国茶和深圳茶的品牌,能够让有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品类走向世界。深圳不单单是有硬高科技走向海外,期待有更多带有传统文化烙印的品牌、给大家生活带来小美好的品牌走向海外。”彭心表示。

深圳两冠军对话AI:

自我驱动,战胜旁人,让世界看到我们

11月8日,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会展中心举行,陈新源、罗凯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世界冠军的身份,登上了论坛。

“胜利了!冠军!”“中国队赢了!”“了不起的深圳少年!”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深圳少年陈新源、罗凯以优异成绩分别摘得云计算和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决赛的桂冠,为中国代表队接连收获2枚金牌,也为中国代表团金牌榜和奖牌榜贡献了一份沉甸甸“深圳力量”。

这是深圳选手首次摘得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也是中国代表队首次在这2个项目上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

时隔一年,这两位深圳少年再次齐聚与AI阿深对话,以一场有趣的“辩论”,探讨“实现梦想最重要的是战胜自我还是战胜对手?”这一命题,娓娓道来历时数年的漫漫夺冠之路。

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 金牌

罗凯:战胜自我,就是用内驱将困境打破

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共聚大湾区,启迪未来创新路

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罗凯正在分享夺冠经历。

罗凯描述自己的夺冠之旅就是一次战胜自我的过程。

2016年,罗凯参加中考,面临人生的“岔路口”。抱着要有“一技之长”的想法,他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选择了深圳技师学院游戏设计专业。

因为喜欢,他把兴趣玩成了专业,认真画画做模型,练好基本功;因为喜欢,他努力钻研,时常请教老师,每次总能学到新的知识。“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没有强大的内驱力,我们很难在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走到今天。”罗凯说道。

从最基础的画画开始,因为没有任何的基础,罗凯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设计人物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他都精雕细琢,甚至细节到每一根发丝。

世赛备赛周期长,选手们需要经过校内选拔、市赛、省赛再到全国选拔赛,每个项目最后只有一个人能代表国家参加比赛,这中间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大多数人难以想象的。因为对软件和比赛规则了解不足,他在第45届世赛集训选拔赛的靠前轮中就被淘汰。一次失败,那就再试一次,抱着这样的想法,他终于入选了第46届世赛国家集训队。

“战胜自己绝对不是躺平的理由,当你真正热爱一个事业的时候,你要战胜的自己,就已经包括了内心的懒惰和固有的思维。”罗凯在训练过程中,不断自我较劲,战胜了懒惰、懦弱、犹豫的自己。最终,罗凯拿到了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入场券,终于代表中国站在了世界技能*高水平的竞技场,一举摘金。

云计算项目 金牌

陈新源:战胜他人,一路打怪升级夺冠

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共聚大湾区,启迪未来创新路

陈新源正在讲述自己比赛时的心路历程。

对于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的陈新源来说,选择合适的赛道,并且在不走寻常路的过程中找到了明确的目标更重要。他在论坛上说:“战胜对手是我的方式,以强大的对手为目标,离成功才能更近一步。”

一次,他偶然间看到了图书馆的外墙上张贴着一张巨幅海报,表彰了第43届世赛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优胜奖学姐,当时他便暗暗发誓想要以学姐为榜样,拿到更高荣誉——金牌。

他把训练、比赛一路走来的路,称之为打怪升级,“相比树立远大的目标,一步步地打怪升级更重要,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比赛中,他的对手实力非常强劲,有的人是世界名校出身,有的人还有丰富的国际一流企业的实战工作经历。而云计算的比拼是一个持续6小时的高强度比赛,技术过硬才是真本事。

在倍感压力的同时,陈新源也在比赛中快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稳住了节奏,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中国队赢回了这个项目的首枚金牌。

“我一度以为与奖牌无缘,直到在场上我完成比赛,站上了领奖台,我终于做到了赢的意义就是要正视对手,战胜对手。”陈新源说,直到最后身披国旗站上领奖台时,他感觉无比自豪。

由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同开发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人才资讯大模型——AI阿深也给出了最恰当的回答:战胜对手和战胜自己都很重要,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这何尝不是两个少年一路走来较好的写照。

两位少年向世界发出青年心声。

一年过去,两位冠军少年也从校园走出,转身成为了职业教练,在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他们也借此机会讲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深圳这块包容开放的热土上,给大家提供了去挑战的平台,也提供了让大家胜利的资源。作为年轻人,只要做到有追求、有梦想、想创新、敢创新,就一定可以攀登上属于自己的高峰,让世界看到更好的我们。”

内容来源:读特新闻、南方+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吾本天上人"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gUf1B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