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的藏书传统由来已久。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曾写到“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以清代为例,国子监御书楼贮钦颁经史书籍,典籍厅执掌全监典籍版片。除御书楼藏书外,六堂及八旗官学也各有所藏。国子监的刻书传统也历史悠久,国子监刊印之书被称作“监本”。明代南北两京各设国子监,都有刻书,故有南监本、北监本之称。清代国子监刻书由典籍厅负责。据《钦定国子监则例》载,典籍厅额设汉典籍一名,负责管理书籍、版片、刊印等诸事,典籍厅还招募有刷印、拓墨、装订的匠役四名,专门负责刷印装订书籍。
藏书、刻书之外,国子监也有护书之道,晒书便是其一。据明代俞汝辑《礼部志稿》记载,每年三伏日,礼部皆委派官员赴国子监晒晾书籍。夏日里,翻晒藏书查点数量、祛除潮气、防霉防蠹,是古人保护藏书的重要传统。晒书的同时,以书会友,诗词唱和,更是文人雅集的绝好时机。
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7月10日上午,在国子监敬一亭,首都图书馆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举办活动,与书籍收藏爱好者共赏 “夏日书事”,体验古人关于护书、修书、装书、印书的那些事儿。
书籍收藏爱好者带自家古籍到现场,或鉴定,或保护,或修复,专家为他们支招解疑。
现场图
书籍收藏爱好者体验国子监典籍厅匠役的工作,参与线装书DIY,从此拥有一册专属的“监本”珍藏。看看大家是如何大显身手的。
线装书DIY
书籍收藏爱好者还体验了“古人的印刷术”。
雕版刷印:施墨刷纸,孔子圣迹图的故事和辟雍大殿华美的建筑,立即跃然纸上,就是这么神奇。
雕版刷印
雕版成果
饾版拱花:在略微潮湿的纸上,轻轻敲击小锤,国子监琉璃牌坊后的小鳌鱼立体得呈现于纸上,可以手触它的纹路,感受栩栩如生的小鰲鱼。不费一墨,咱也能印刷,在场参与者惊叹古人关于印刷的传统工艺和巧思。
饾版拱花
宋·翁森《四时读书乐》云:“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国子监作为古代*高学府,这里有很多读书、修书、编书、晒书的故事。本次与首都图书馆合作的“太学治书——国子监里的晒书节”活动,是挖掘国子监与书籍背后蕴含的文化,讲述与书有关的那些故事。在向观众传播修书、护书的方法和理念同时,也是探讨博物馆与图书馆两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共享资源,相互合作,活化利用文物,惠及读者、观众路径的一次有益尝试。
转自: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来源: 北京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