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在学校党委与行政的坚强领导与正确指导下,立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使命担当,笃志前行、开创新局。在全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和见证下,本科育人工作成效显着,令人振奋。
思政育人开创新局面
“课程即思政”理念形成全校共识。4门思政理论在线课程全部上线,一年来线上学习数据接近50000人次。多年课程思政改*探索陆续开花结果:首届全国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门本科课程全部入选,入选总数(全校共计4门)列全国高校靠前。5门本科课程及教师团队入选首届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创新推动教师党建与业务建设“双融合、双促进”,打造了40项课程思政本科精品项目。举办首届“最美课堂”教师教学比赛并有3位教师获北京市“最美课堂”一、二等奖的佳绩。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4个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学院有效探索了可思政育人的学院模式。全校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支部个个树品牌、教师人人重育人、学院争先创特色”的良好态势。
教育部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本科教育)
北京高校育人“最美课堂”获奖教师
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本科教育)
学校课程思政“双融合双促进”工程建设成果交流会
五育并举构建新格局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切实入方案、入课程。
率先在全国构建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知识、认知、实践、文化”四位一体育人体系。主编并出版了新时代首部耕读教育读本——《耕读教育十讲》,荣获“2021年度影响力图书”,为涉农高校学子乃至全社会输出优质的文化资源。全校近3000名2020级本科生组建“劳动生产队”赴涿州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耕读文化学习与田间劳动实践,引起热烈反响。学校在耕读教育方面的改*创新,推动了教育部《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政策的出台。
学校构建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体系
成立美育教学中心,开展“大美育”教育,将美育融入党建引领、课堂教学、艺术创作、文化活动等人才培养全过程,树立了“美术鉴赏与实践”“种艺创作”等一批美育典型。成立体育教学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专项基础课、设立体育俱乐部、举办趣味体育赛事,实现专项运动技能的分类分层教学。
学校美育、体育文化氛围浸润校园
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
积极响应国家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的号召,设立全国唯一的生物育种方向“强基计划”并顺利招生。学校组建以院士、杰出学者等组成地百人导师团,依托“强基计划”构建本硕博融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强基计划”与百人导师团
与康奈尔大学合作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项目,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大局。全面升级招生宣传形象及招生宣传片,网络引发百万量级的播放与讨论,广泛而有效地传递了农大声音。
中国农业大学-康奈尔大学合作办学项目首届新生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招生宣传片-《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学校以“通传平衡”“交叉融合”为核心理念加快探索本科大类培养新模式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初显成效,6位师生获年度荣誉奖项;生物学院本科生团队经过层层选拔,在全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问与猜想比赛中获二等奖。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动员-挖掘-选拔-指导-培育”的竞赛组织管理模式,实现全国“互联网+”两金一银的历史突破。
2021年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共商本科人才培养重点工作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成效初显
新农科建设展现新作为
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两大官方平台先后落户我校,统筹全国涉农高校推进新农科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依托两大平台启动“专业布局优化调整”专项研究,承担并完成教育部委托“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目录”重大课题研究。顺利组织召开新农科建设推进会。以“人才培养”、“专业布局”、“教师教学发展”为主题发布三期全国新农科建设进展简报。同步打造“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为全国新农科研究与实践搭建宣传交流平台。
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高等农林教育分会落户我校
新农科建设向全国输出影响力
新增兽医公共卫生、食品营养与健康、土地科学与技术、社会政策、生物育种科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城乡规划、酿酒工程等八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育种科学、兽医公共卫生、土地科学与技术、社会政策四个为全国首创,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迭代优化新农科专业布局调整。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再增14个,总数达到3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认证总数达到10个。
课程建设激发新活力
牢抓课程质量建设,立项48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建设项目,新增5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认定首批“大国三农”一流本科课程25门,引导教师深化课程教学改*,提升课程“两性一度”。持续探索“互联网+教育”课程建设,在线课程自建资源现已突破100门。
学校首批“大国三农”一流本科课程精彩呈现
联合建立“延河联盟”高校高水平特色课程校际共享机制,实现学生跨校互选互认。邀请名家主讲,《大国三农》第二季完成课程录制。塑造“中农通识”文化品牌,建成“哲学智慧与文明思考”“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社会认知与自我提升”“自然探索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与稼穑情怀”五大模块核心通识课,课程建设总数新增至59门。
学校核心通识课程体系
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持续激活课程建设,全校建立150个基层教学组织实现教师、本科课程双全覆盖。教育部公布的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中,学校6个项目全部入选,在全国入选的186所高校中名列前茅。此外,新增支持11个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构建形成了人人有组织、课课有团队的教学治理体系。
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入选名单
教材建设规范新秩序
制定出台覆盖规划、建设、编写、选用、供应等各环节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严守教材意识形态阵地,强化“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原则,建立校院系三级教材审查制度。持续推动高水平教材建设与发展,本年度改变了原有单一教材立项形式,与优秀出版社形成协同共建机制,从全校遴选了10个专业立项43种教材及3种教辅类教材,系统打造引领全国涉农高校“四新”建设、反映专业水平的“大国三农”系列教材。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共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3项(含副主编1项),二等奖1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项,先进个人1项,是全国农林高校中获奖数量较多、也是获奖项目最全的高校。此外,5本教材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教学成果实现新突破
深化教学改*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石。
2021年,4项入选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实践项目,新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9项,新增5项北京高校教学改*创新项目,并获批推荐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
四年一届的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如期而至。17项特等奖、43项一等奖、59项二等奖的背后,是广大教师对教学投入、钻研、创造与提升的缩影,是助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的有益实践。
高水平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张福锁院士荣获第三届2021年度“杰出教学奖”,是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崇高荣誉。廖小军教授领衔的“果蔬加工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北京市教学名师队伍再添三位优秀教师。新增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高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1名。
张福锁获2021年度杰出教学奖
“果蔬加工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育人团队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教学环境呈现新风貌
入选教育部“5G+智慧教育” 应用试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5G赋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建成集智慧教学、互动教学、跨校区教学于一体的智慧教室一间。建成可满足虚拟仿真教学、混合式教学、直播互动教学、沉浸式教学等多种新形态教学模式的全景教学空间一间。依托智慧树平台,开放学校优质虚拟仿真资源促进我校虚拟仿真课程资源的对外共享。
学校全景教学空间建成并投入使用
教师能力实现新提升
“学-研-赛-评”四位一体的教师育人能力培育体系落地实施。制定出台《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育人能力培训方案》,全覆盖开展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水平与育人能力培训,要求教师“持证”站讲台,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新成立10个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牵头成立全国农林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建立了校院联动、跨校联动的有效机制。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见功见效。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2次,推选我校教师获全国二等奖1项,市级奖项4项。
2021年度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
学校发起并成立全国农林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
本科教学拥抱新挑战
经过长期的真抓实干、改*创新,学校本科教学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校院通力合作、教师主动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局面。我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善于突破,敢于“亮相”。今年,受*务*督导委员会和教育部评估中心委托,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作为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高校,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核心指标,完成“1+3+3”评估报告,在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与配合下,于11月15日-12月8日,接受完成了来自国内外教育专家及同行的精准“把脉”,深入挖掘本科教育教学亮点、全面诊断存在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作为试点高校最先开展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2021年,是属于本科教学的38个教学周;是属于1900名任课教师的的5764门次本科课程;是属于13483名本科生255375人次的选课数据与学习点滴。
2021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守正创新,迈出了诸多全国靠前步,打响了以“大国三农”为代表的本科教育教学品牌。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2022年,本科教育教学将继续乘势而上,坚持价值引领,突出知行合一,不断深化知农爱农新型本科人才培养,全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十大行动”的奋进之笔,为一流本科教育“中农方案”再谱新篇章。
中农大本科生院整装集结一起向未来
供稿:本科生院
供图:本科生院
编辑:马文哲
责编: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