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
汉斯·米勒使用过的X光**
这架X光**是德国医生汉斯·米勒使用过的医疗仪器,原件珍藏于北京宋庆龄同志故居,延安**纪念馆所展出的为复制件。
**战争全面爆发后,**抗战到底的决心吸引了许多反**人士。他们来到中国,来到延安,发挥一技之长,献身中国**事业,被誉为“杰出的国际主义白衣战士”的德国医生汉斯·米勒便是其中一位。
1915年,汉斯·米勒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城。1933年中学毕业后,他到瑞士,进入巴塞尔大学医疗系学医。1939年,24岁的汉斯·米勒在取得医生博士学位后,决定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为了筹措路费,他卖掉相机,只身一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抵达香港后,汉斯·米勒通过中国同盟会认识了廖承志。1939年9月,经廖承志和爱泼斯坦介绍,汉斯·米勒带着国外援助中国抗战的600箱医药用品和一辆大型救护车来到了延安。
来到延安后的汉斯·米勒很快就成为了延安国际和平医院重要的外科力量,他利用自己的技术,为延安人民治病疗伤,解除他们的病痛。当时,延安的医疗条件有限,许多病人因无法确诊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汉斯·米勒就用带来的医疗器材为病人做详细的检查,用X光**检查患者的体内状况,使医生能够根据这些影像资料迅速地确诊和治疗,在这些仪器的辅助下,医院对患者的治愈率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和医疗费用负担。
尽管从事着自己的专业特长,但延安和平的环境让汉斯·米勒感到不安,他来中国、来延安的目的是要上前线救助伤员,而不是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前线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伤员需要救治,那些年轻的生命没有牺牲在炮火连天的战场,却在缺少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的后方流尽最后一滴血!他数次向*央提出要去前线救治伤员的想法,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毛**答应了汉斯·米勒的要求。
1939年11月4日,汉斯·米勒与印度医疗队的柯棣华、爱德华等35名人员在卫生部马寒冰的陪同下,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于12月21日来到驻山西武乡王家峪的八路军前方总部。令他高兴的是,刚一到就受到了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曾经留学德国的朱*用德语欢迎他。令他遗憾的是,未能同刚刚与世长辞的白求恩大夫谋面。三天后,他在白求恩追悼大会上发言,“要像白求恩一样,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贡献一切。”
来到**前线的汉斯·米勒,担任了八路军卫生部流动手术队队长兼129师医务顾问,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以忘我的工作精神、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挽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为中国人民的**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战争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国成立后,汉斯·米勒于1951年1月加入中国国籍,1957年加入**,历任吉林长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教授,沈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兼儿科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教授,北京医学院副院长、教授。1994年12月4日,汉斯·米勒逝世。
来源:延安**纪念馆
最先进的高科技**
来源:华西都市报
脚手架未与大佛本体和周边山体直接接触。
支撑在地面的脚手架。
最大难点
脚手架不能与大佛接触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搭建的脚手架与大佛本体几乎没有直接接触。“目的就是让大佛本体及周边文物少受甚至不受干扰,这也是此次勘测工程的最大难点!”大佛“体检”项目负责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说,工程通过在大佛左右手部位,分别搭建横跨手部的两个钢体承重平台,让平台承重受力,且所有可能接触到大佛的钢管两端都包裹了防护柔性材料。
“如果是普通工程搭建这样规模的脚手架仅需15天,而大佛面前的脚手架则需40余天!”孙博介绍,此次搭建的脚手架总重45吨,钢管总长加起来达11700米。
设备先进
可探测岩体内成分结构
记者在佛脚平台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拿着仪器对大佛进行扫描。“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可对大佛全身高精度扫描,数据精度达到毫米级,不用登上脚手架,甚至远程就能清楚地看到大佛表面的每一处苔藓、裂隙和斑点。”孙博介绍。
此外,科研人员还用到了被称作激光灼烧仪的岩体“针灸”设备。这个从敦煌研究院借来的仪器在我国仅有一台,此前一直用于壁画颜料层的成分探测,是靠前次在石质文物检测中应用。这台“针灸”仪可以发出20微米的激光束,最细仅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它可以在几乎无损的情况下透视大佛体内,探测清楚大佛表面以下几厘米左右深度范围内的历代修复层和岩体内部的成分和结构。
孙博表示,随着勘测工作的进展,预计脚手架将在12月10日前后搭建至大佛头部区域,12月20日前后就逐步拆除,尽快降低对游客观赏大佛造成的影响。
专家推测
胸腹部崩裂有两种可能
目前,科研人员在勘测中也有了初步推测。孙博介绍,大佛面部发黑可能由三个原因造成:一是水锈结壳,造成黑斑;二是之前修缮大佛发髻时掺入有炭灰,经雨水冲刷后,炭灰流出;三是受到微生物、植物多重侵害。当勘测工作进行到大佛面部时,将会一边勘测一边做部分修缮工作,使其观赏度加强。
而对大佛胸腹部起鼓崩裂,孙博认为,首先可能是之前修缮的材料出现耐久性问题,雨水无法渗透;此外可能是岩体渗水,这也是世界公认的石窟文物“癌症”。
孙博表示,对大佛胸腹部的勘察预计将在11月10日前后正式开展,并申报国家文物局,决定是否立即开展应急排危工作。如果要做,则将对两片主要的开裂区域进行部分清除,确保两年之内不出险情,再交由后期修缮工程处置。
据悉,整个乐山大佛“体检”工作将进行至明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