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黑科技加持(航天科技重组成功)

航天黑科技加持

航天黑科技加持(航天科技重组成功)

图为空间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热电转换装置。(资料图) 航天510所供图

中新网兰州10月31日电 (闫姣)31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当日披露,该所攻克关键技术,研发“黑科技”包含“智慧大脑”、神话“八卦炉”、光影“魔术手”等助力“梦天”启程。

“梦天”实验舱后续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三舱形成“T”字构型,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完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建成。据该所披露,“梦天”搭载着该所研发的三台空间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热电转换装置、X射线透射成像系统、高温炉及批量样品管理系统重要科学装置。

“空间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热电转换装置安装在航天基础试验机柜内。”负责该装置研发的该所高级工程师张安介绍说,该装置具有高效率、高比功率等显著特点。目前,国际上尚未开展斯特林热电转换技术的空间应用。

“在项目周期只有1年的情况下,我们先后攻克了活塞高温高频运动间隙密封、双机对置与控制、多目标参数耦合及保持等8项关键技术。”张安称,设备整机在地面测试中其热电转换效率为24.4%,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X射线透射成像系统巧妙利用X射线透射成像,实现了在空间环境中对材料实验过程‘在线’实时观察,可获得空间材料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固/液界面形态、界面输运效应等实时科学数据。”该所高级工程师孙晋川表示,这对于认知材料物理与化学过程的本征规律,指导和推动地基材料制备工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于高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黑科技加持(航天科技重组成功)

图为高温炉及批量样品管理系统。(资料图) 航天510所供图

在“梦天”实验舱内,该所研制的“天宫八卦炉”——高温炉及批量样品管理系统是具有“多温场联动、多功能制备、全自动压控”等特点的全新综合型空间材料试验设备,其内部有诸多“黑科技”,使中国空间材料设备首次具备温场“区熔”功能,实现“天上炼丹”技术。

除上述“黑科技”外,还有音频单元、照明装置等系列“太空家居”产品。舱外云台灯是光影“魔术手”,为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及开展舱外维修、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照明,也将为航天员出舱活动和拍摄“太空大片”提供光影效果;仪表照明分系统的音频单元软件和FPGA软件能高效实现报警、电话任务和会议功能,为实现“天地通话”搭建“太空信号线”;斯特林热电转换控制器配套软件作为“智慧大脑”完成加热控制、发电控制、参数采集、故障检测等功能,确保试验装置在轨运行期间的功率能稳定输出。(完)

航天科技重组成功

航天黑科技加持(航天科技重组成功)

7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际交流中心”)召开重组三周年总结大会。近400名干部职工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中心重组整合的战略部署,捧出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重组以来,国际交流中心以 *** 书记 “8·26”重要批示为根本遵循,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战略部署,扎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重组以来,国际交流中心始终着力提升自身服务集团、支撑航天的能力,形成了以 新闻出版、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文化创意为代表的航天文化保障体系, 坚持弘扬航天“三大精神”,有力保障了航天两大集团公司中心工作的开展。

重组以来,国际交流中心 总收入突破了十亿元大关,体量是重组前原四家单位总和的近7倍; 经济规模大幅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保持稳定。

按照集团公司董事长吴燕生提出的“一个中心、多项主业”的管理架构,国际交流中心抓住职能管理和业务管理两条主线,形成《职能管理初始化报告》,构建“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适度分离”的管理体制,重点推进事业部内设机构结构化重构。国际交流中心党委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直发挥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建立健全党建制度体系,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党员*治思想教育,锤炼党员干部意志品格。

围绕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4·24”中国航天日等,国际交流中心打造了“航天放飞*梦”科普巡展、中国航天大会等品牌活动。此外,两弹一星”精神课程体系应用推广到各大军工集团,科普卫星工程02、03、04星相继启动,贵阳科技馆航天特色馆项目稳步推进。

经过三年的发展,国际交流中心各个业务板块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业务链,逐步明确了 文化创意、科技交流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方向。

围绕三大核心业务,国际交流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打造出一个航天知识经济领域的领导品牌,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航天文化产业公司。

经营业绩快速发展的同时,国际交流中心在人才引进、人才发展和考核激励等方面突出以人为本,激发员工活力。截至今年7月底,在岗职工硕士以上学历员工占比47%,35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60%,人才队伍正朝着高素质、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文/中国航天报记者 赵聪

编辑/孙喆 张晓帆 丁瑶(实习生)

监制/许斌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MichstaBe"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tech/bajWB0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