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瞩目,扬州荣获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好地方实至名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12月25日从扬州获悉,202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评奖结果上周揭晓,由扬州市住建局、市名城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申报的“扬州东关街园宅保护与传承复兴项目”,荣获202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据悉,该项目涉及6座代表性园宅,为本次国内获得的唯一“杰出奖”。

明清以降商业重镇扬州“宅园”叠出,东关街区域是重要代表

何为“园宅”?扬州市住建局名城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扬州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不仅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漕运枢纽城市,更是全国最大的海盐产区——淮南盐场的管理、销售、转运和税收中心。明清时期,扬州漕运和盐业经济达到鼎盛期,富商大贾云集,文人雅士流连,形成了崇尚优雅生活和文化品位的城市风尚,普遍在住宅中营造园林,形成园中有宅、宅中有园的“宅园”,其中的优秀代表个园、何园、汪氏小苑等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亚太瞩目,扬州荣获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好地方实至名归

街南书屋

据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设立于2000年,旨在表彰个人及公私部门在保护或恢复区域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场所和不动产方面取得的成就。扬州近年来古城保护利用力度不断加大,不仅政府投资修复知名宅园,居民也积极参与造园,诞生了不少新私家园林,东关街区域宅园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东关街位于扬州古城,是连接大运河码头和古代中国最大盐业管理机构——两淮盐运司署的主要商业干道。因此,这次便选择具有扬州特色的“东关街园宅保护与传承复兴项目”作为申报点。

据了解,该项目由政府、国有企业和私人协作,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从现存宅园古迹的有效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消失宅园景观的原址重建和开放使用、现代私人生活空间内宅园营造活动复兴三个方面,推动扬州宅园遗产保护及其营造技艺和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涉及的6座代表性宅园一一看过来

专家表示,该项目涉及的6座代表性宅园修缮工程,包括个园局部修缮工程、汪氏小苑局部修缮工程、街南书屋重建工程、祥庐提升工程、左琴右书改造工程、叠秀山房新建改造工程。

个园局部修缮工程:个园是中国四大私家园林之一,更是受到严格保护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要素、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修缮工程探索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技艺,在消除本身安全隐患、提升文化旅游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和个人的宅园修缮、营造提供了学习范例和交流活动。

亚太瞩目,扬州荣获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好地方实至名归

汪氏小苑

汪氏小苑局部修缮工程:汪氏小苑是受到严格保护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大运河世界遗产要素,项目实施在解决本体建筑安全的同时,也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宅园修缮和营造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

街南书屋重建工程:在已经消失的清代着名盐商宅园和文人活动中心——街南书屋的旧址上,清除杂乱现代厂房和住宅,依据历史资料和地下遗存进行复原设计,并以传统技艺重建“十二景”,用作居民和游客共享的公共开放园林,同时为私人宅园提供设计和施工技艺的参考。

祥庐提升工程:业主是本地退休工人,以有限资金持续不断地在自家现代住宅院落中营造具有古典风格和人文情怀的宅园,为低成本、易推广的小型宅园营造提供了范例。

亚太瞩目,扬州荣获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好地方实至名归

左琴右书

左琴右书改造工程:利用传统民居院落及其周边仓库、厂房等进行改造,因地制宜地营造丰富园林空间,整体用作以古琴和图书为主题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为环境改造和办公用途的宅园营造提供范例。

叠秀山房改造工程:业主购进个园西侧长期荒废倒塌的两进住宅院落,采用传统工艺营造具有静雅古典风格的住宅和园林,并引入现代基础设施和生活设备,用作自住和会客场所,为整体新建的中小型宅园营造提供了范例。

6座宅园亮点多多,在扬州有着超高人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这6座宅园亮点多多,在扬州有着超高人气。个园位于东关街中段,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创建个园,因“种竹万竿,故曰个园”,尤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的叠石艺术着名,受到陈从周先生等学者的研究关注。近年来,该市在个园举办了竹文化节、盐商文化节、非遗进景区等活动,进一步弘扬了扬州传统文化。

位于东圈门的汪氏小苑,是清朝末期徽商汪竹铭购地扩建而成,民国初年其长子汪泰阶二次扩建,因园林面积小而精致,故称“小苑”。汪氏小苑2017年的修缮工程获得省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修缮优秀工程奖。

亚太瞩目,扬州荣获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好地方实至名归

精致祥庐

街南书屋亦称“小玲珑山馆”,为清雍正、干隆年间盐商马曰管、马曰璐二人住宅园林遗址,因其在东关街南,故称“街南书屋”。小玲珑山馆负有盛名,清人袁枚《随园诗话》中将天津水西庄、扬州小玲珑山馆、杭州小山堂并称为清代三大私家园林,也是当时全国着名的藏书楼和文人聚集场所之一。

位于东关街上的祥庐,园主人杜祥开是老城区东关街居民,热爱园林式住宅,将东关街167-7号杜家老宅,打造成为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精致私家园林。祥庐巧夺天工的构思、精致而实用的布局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出圈。

位于东关街个园与逸圃之间的叠秀山房,原是一片杂乱民房,主人改造时,见东墙外即为个园的葱郁树林,便沿墙叠起一座4米多高的湖石假山。沿西墙而建的四角亭,取西邻逸圃花厅之山墙为背景,青色的峭拔亭脊居于白色的弧形山墙中央。圆与尖、白与黛,互为对比而又和谐相融。

叠秀山房

“左琴右书”空间主理人通过对着名琴师梅曰强先生旧房的翻新和扩建,这里已拥有涵盖古琴、洞箫、香道、昆曲等多个传统文化领域的专业培训教师团队以及传统文化展示团队,先后开办了昆曲、古琴、古筝、洞箫、琵琶、插花、香道为主题的培训班及各类非遗项目等公益活动数十场次,成为扬州展示、交流传统文化的窗口。

为文化可持续传承发展提供了“扬州样本”

“扬州获得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古城保护利用和城市更新工作的肯定,也为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从推动物质遗存的有效保护利用,向现代生活空间下的园林营造技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可持续传承发展,提供了‘扬州样本’。”市住建局名城研究院工作人员点评说。

亚太瞩目,扬州荣获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好地方实至名归

典雅个园

专家表示,宅园文化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意义。许多私家园林成为文化活动、术业研究、传承技艺的工作场地,复原园林和旧时民居生活,使宅园也成为已经消逝的盐业文化的见证。扬州市民出于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对古城保护的自觉,自发造园,形成积极向上的风尚,造园活动也有利于地方营造技术的传承。扬州的私家园林是城市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处所,也是展现百姓人家幸福栖居的美丽窗口,该项目为其它地区的遗产保护打开了思路、提供了借鉴。通讯员 杨名院 张孔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夏沫洛kay"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tech/8qjv67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