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7月21日的发射升空和7月29日的交会对接,俄罗斯“科学”号实验舱虽然搞出了发动机点火失败、然后又突然点火,差点“带跑”国际空间站的“大动作”,但总体还是成功的,现在,航天员已经进驻这个新舱室,将其投入到工作当中。

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对接成功的科学号试验舱

不过,从曝光的电视画面来看,“科学”号虽然是在2021年才进入太空的新舱段,但其内部空间十分狭窄,土黄*的内饰看起来也非常陈旧,特别是与中国“天和”核心舱对比起来,那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距太大了。

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红圈里是开科学号舱门的钥匙

有网友专门对比了两者位于大柱段的工作区域,“天和”核心舱并排站3个人绰绰有余,而“科学”号并排站2个人都有些拥挤。从尺寸上说,“天和”核心舱大柱段直径4.2米,“科学”号大柱段直径4.25米,两者几乎完全一致,但是为什么实际效果却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外界猜测,可能是俄罗斯的舱内电子设备太大,占用了大量的空间。

科学号大柱段里的工作区域

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天和大柱段里的工作区域

而两者小柱段的休息区域设计也很不一样,“天和”号采用类似火车软卧的设计,3个睡眠舱、1个卫生间,分置走廊两侧,门是拉链式设计,以软布隔开。而俄罗斯“科学”号的睡眠舱的门是硬的,真的像个“舱”。目前还不清楚它上面有几个睡眠舱,卫生间具体在什么位置。

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科学号的睡眠舱

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天和核心舱的睡眠舱

至于两者的节点舱,除了颜色之外,其余的部分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天和”号的节点舱,内部采用了隔热布包裹,而“科学”号的节点舱则没有裹布,显得相对空旷,两种设计,究竟谁更好一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科学号的节点舱

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天和的节点舱

说到底,“科学”号毕竟是在地面待了近30年的老家伙了,它的原型是国际空间站靠前个模块“曙光”号的地面备份舱,那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了。而后来,它被废物利用,改造成一个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核心舱,准备在2007年发射,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拖到2021年,和“韦伯”号太空望远镜并称两大“鸽王”。

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科学号在地面待了近30年,而不是十几年

30年前的底子,十几年前的升级方案,内部设计自然会落伍,相比之下,“天和”核心舱的后发优势明显。不过“科学”号这次带的一件设备,也算是赶上了时代,它就是和“天和”的“大臂”一样的爬行机械臂,ERA。

天和核心舱内部揭秘,差距显着,中俄空间站核心舱对比,‘科学’号相形见绌

ERA机械臂

ERA安装在这个位置

ERA由空客统筹研制,该臂长11米,重630公斤,承重8吨,具有7个关节 、2根臂杆、两套末端执行器构成,末端各有一个手腕式关节,利用两个关节装置可使机械臂在“科学”号实验舱上乃至其他俄罗斯部分舱段上移动。至此,国际空间站上已有两个可以移动的机械臂,中国的“天和”核心舱上也有一个。

ERA在太空中行走的姿态

ERA在太空中还没拆包

而至于“科学”号与国际空间站“拔河”的原因,俄罗斯方面也给出了最新的说法,一开始,他们企图让程序员“背锅”,判断为安全系统启动导致实验舱进入自由飞行状态,甚至称有人不小心碰了键盘。后来承认,“由于一个短时软件故障,要求该舱发动机开机以便退离的一道直接指令被错误地执行,导致整座设施指向出现了某些改变”。

科学号试验舱

虽然这次故障最终有惊无险,但“科学”号试验舱的总设计师、“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副总设计师亚历山大·库兹涅佐夫却因此再度住院,之前他就曾经中风过。据俄罗斯卫星通信社报道,在“科学”号舱飞行的8天时间里,库兹涅佐夫同其他专家以及国家委员会成员都是在飞行控制中心度过的,几乎没有离开过工作场所。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的报道

俄罗斯这次在主发动机点火失败的情况下,利用调姿发动机将“科学”号升轨,成功和国际空间站对接,并处理了后续发动机突然点火的故障,体现了其航天实力依然强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幸运,这次侥幸没出大事,可是下次呢?

下次还会这么幸运吗?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MichstaBe"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tech/8kU6Bf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