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董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教授,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荣获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名医奖、上海科技精英、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市大众科学奖、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等荣誉,从事骨科工作34年,在骨缺损坏死修复、脊柱肿瘤治疗、脊柱疾病防治科普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获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
“风险太大”“预后不太好”……又一场疑难病例讨论,希望“拦下手术”的意见占绝大多数。董健听着,而后一头扎进手术室——这台手术,他决定自己来做。
手术患者是36岁的小何,肺癌,已发生脊柱转移,导致下肢瘫痪。当董健当着小何与两个姐姐的面答应:“我一定给你手术”,本来已没了求生意愿的小何当天大口大口地吃下一碗米饭,他说,“姐姐,我要手术。”
这就是一名医生可以给患者的希望。
“外科最怕烂在手里的病人,并发症多,预后结局差。但他不怕。别看他个子不大,肩膀大,敢为患者担风险!这不是每个外科医生能做到的。”同事悄悄告诉记者。这个人就是董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董健带领团队挑战脊柱外科难度最高的手术——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在国际上确立了领先地位;为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费用,他带领团队投入科研,研发改良医疗器械,并推进国产化生产;发现门诊患者密密麻麻的问题笔记,他带领团队投入医学科普,20多年足迹遍布全国,尤其深入老少边穷地区送医、送健康……从医30多年,董健守着一名外科医生的善意与良心,体悟病人的痛苦,在疾病的急风骤雨中愿与患者共迎挑战、共渡难关,有时,哪怕只为0.001%的希望。
“没有意义的病人”谁来管?
3月16日,上海中山医院的骨科病房,肺癌伴胸椎转移的小何即将出院。“感谢你们,我弟弟的眼里重新有了光。”二姐何女士说到弟弟,几度哽咽。
2022年10月,小何因肺癌转移至胸椎,导致下肢瘫痪。家人带着他来到中山医院骨科董健主任处,董健为他做了肿瘤分离手术,切除了压迫脊髓的肿瘤,并用椎弓根螺钉将脊柱固定。术后,小何重新站了起来,回到了老家。
不幸的是,随着2023年新年到来,小何再次出现下肢瘫痪,背痛严重,肿瘤复发了。这次,再次转移至脊椎压迫脊髓的恶性肿瘤如不去除,将带来的是全身瘫痪、剧痛,以及肺炎、肺栓塞乃至死亡。
“治疗毫无意义了”,当地医院跑了一圈,两个姐姐得到这个答案。
“姐姐,我们还有办法吗?”二姐记得病榻上弟弟提问的样子,“两个眼睛木木地看着天花板”。彼时是农历春节,两个姐姐陪着弟弟在老家的医院里度过,窗外万家灯火,医院的走廊里,他们在祈祷奇迹。
“我内心觉得已经没有办法了,但我答应弟弟说,我去找董主任,有办法的。”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两个姐姐再次向董健主任求助。看着这个病例,董健很清楚风险,但家人的不愿放弃,让他答应:“你们来吧”。
19个小时的跋涉,2月24日,小何由救护车送入中山医院。然而,术前检查显示,小何的肿瘤范围较大,手术区域粘连致密、贫血严重、感染指标居高不下,且因其截瘫已有40多天,按临床经验,不但术中风险极大,预后效果也不理想。“开不开”这个问题在团队里引起激烈讨论。看着日益消沉的小何,董健没有犹豫,“我会尽最大努力,我们一起加油。”
这让小何再度燃起求生的信念,积极配合治疗。3月初,身体状况逐步恢复、符合手术适应指征的小何接受手术治疗。
经反复讨论,董健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决定进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及清创术,切除压迫脊髓的肿瘤,并将坏死组织清除。“脊柱前方是大血管,包括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椎管内及肿瘤中的血管也非常丰富,术中稍有不慎导致大出血,患者就会死在手术台上。脊柱的后方是脊髓神经,术中不慎触碰加重压迫,就会导致瘫痪,极其考验手术团队。”手术团队成员、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林红说。
在董健主任带领的骨科手术团队与麻醉科和手术护理团队的默契配合下,仅90多分钟后,造成小何再度瘫痪的肿瘤组织就被完全切除。
术后,小何转回普通病房,背痛症状迅速缓解。“以后的每一天我都会坚强地活着!争取有一天能站在您面前,向您道谢!”出院之际,姐弟三人向董健连道感谢。
走出病房,董健则对记者说,“很多时候,我们是被患者感动着。”“我当时也不建议手术了,但姐姐的一句话很触动我,她说,哪怕只有0.001%的希望,我们也要开。”
董健说,“不少肿瘤患者发生脊柱转移后,往往没人管了,认为没意义了、治疗没价值了,但患者还活着呀,接下来的每一天怎么过呢?”董健的选择是,这一个个难题,他来守着。
突破手术禁区,一次次的奋不顾身
什么叫医学的意义?一天一天地延长患者的生命,一寸一寸地让手术刀消除疾痛,一点点拓展医学的极限,这是不是意义?董健在思考,更在行动着。
全脊椎肿瘤整体()切除,被称为骨科难度最高手术——前有胸主动脉大血管,一旦碰破,病人就会大出血而死;后有脊髓神经,碰伤一点,病人就会瘫痪;可如果将肿瘤切碎摘除或刮除,又容易引起转移复发。
中山医院骨科副主任李熙雷回忆,以前这样的手术都要开十多个小时。16年前,董健带领团队开始开展研究。如今,经技术改良和器械发明,单节段肿瘤整块切除只需4个小时,甚至不输血,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系数,董健团队还在国际上率先报道3个以上椎节复发性脊柱肿瘤的整块切除手术。
这样的改变,来自一次次为患者的奋不顾身,突破手术治疗禁区。此前,有一例四椎节多次复发的脊柱巨细胞瘤患者,经董健17小时手术后,完整将肿瘤切除,该患者已健康生存10余年。“他也是跑了很多医院,生不如死了。”同事回忆,董健很坚决地接下了这个病例。
“病人家属给了我巨大的信任,我才完成了这台手术。”董健这样回忆。
十多年来,这位来自东北的病人家属每年都会给董健发来祝福消息。也是这台手术,在全脊椎肿瘤整体切除领域突破了禁区,更确立了中山医院骨科在世界上该领域的翘楚地位。
“他真的是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有些手术对同事来说也很震撼。”中山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周晓岗用“胆大、心细”来评价董健。
骨缺损及骨坏死是临床疑难杂症,董健紧紧围绕骨缺损、骨坏死修复所需的基础条件和关键技术进行系列研究。该团队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同源双种子细胞,证实其具有出色成骨与成血管能力,研究成果的引用单位包括哈佛、牛津等。由此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相关项目也是中山医院第一批进行专利转化的科研成果,已有企业启动产品研发生产。
迄今,董健主持30多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面上项目在内的课题,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26篇,他引5400余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近200次。
坚持近20年的善举,影响年轻人的选择
为了让更多同行掌握他们的技术,董健教授连续12年举办国内唯一的脊柱肿瘤全切技术国家级学习班,对该技术在中国的普及起了关键作用。如今,国内大多数开展这项手术的医生在中山医院接受过培训。
董健教授分别于2014年、2019年领衔成立了国内首个脊柱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和国内首个脊柱肿瘤综合诊治中心,现在已成为“中山骨科”的一块金字招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为加快探索脊柱肿瘤诊疗,董健教授正率领复旦大学及各附属兄弟单位,以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为契机,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目标,筹建复旦大学脊柱肿瘤研究所,推动医学科研的创新和发展,使脊柱肿瘤综合诊疗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在他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的繁忙工作同时,他还率领团队投身医学科普传播工作。科普图书、微电影、短视频……董健不仅在医学科普领域“持续高产”,为促进科普创作和传播研究,他还领衔成立、并出任国内首个医学科普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的所长。
如此重视科普,因为20年前的门诊经历。“有病人在笔记本上写着密密麻麻的问题,想来问医生,但门诊病人太多了,你不可能花45分钟时间给一个病人答疑。”下了门诊,董健和同事们开始琢磨医学科普工作,从探索科普书籍开始。因脊柱又称“生命之轴”,董健的系列科普有一个总称——“守护生命之轴”科普项目,他们为此还跑到老少边穷地区去宣教,线上线下“开讲”。
作为骨科党支书书记,董健更一直强调,作为党员医生,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1998年,董健参加第一批上海市青年志愿者活动赴云南贫困地区进行医疗扶贫,在当地艰苦条件下连续成功救治了多名疑难重症病人。2004年,董健从云南省广南县参加医疗扶贫回沪后,便在党支部发起募捐,资助当地贫困学生。
这群医生的善举,影响了年轻人的选择。当年,第一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受资助的10个孩子,已有4人追随恩人们的脚步,考上医学院,成为了医生。 2014年,董健又倡议骨科党支部在广南县设立“上海中山医院陈中伟院士希望奖学金”,现已资助757名成绩优秀的贫困学子,总资助金额514000元。这一善举至今仍在延续。
董健带领的骨科在各项医疗支援中敢为人先,已有多人参加援摩洛哥、援藏、援疆医疗队,并担任医疗队长。
守着难题、一点点攻克难题的董健,给科室营造了一个好的氛围,更影响着无数年轻人的选择。学生胡安南说,当年坚定报考董健教授的博士,就是因为看到全脊椎肿瘤切除,很震撼。
就如手术得一寸一寸地推进,医学领域的这种师承也在代际间传递。1983年,董健以全校第二名成绩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他至今记得在新生迎新晚会,国际断肢再植之父、中科院院士陈中伟的演讲。1963年,陈中伟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同事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术,轰动世界。听着陈中伟院士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年轻的董健热血沸腾。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中山医院骨科,后又如愿师从陈中伟院士攻读博士学位。董健将这位“走向世界的医生”奉为偶像,立志要做一名杰出的好医生。而今,董健不仅自己成为独当一面的专家,他的学生也多已担任各大医院的骨科主任。
一年招生季,董健带着自己的故事,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招生深入宣传。为了精心准备这个讲演,他推掉了很多重要的活动安排。“这远比不上为医学院招揽优秀生源重要,因为那关系到医学发展的未来。”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图: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