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园区是提供空间资源和公共服务、聚集创新主体、加速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是聚合科技、人才、创新的综合平台。2022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各分园联动打造标杆性科技园区,支持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一批高品质科技园区项目。2022年12月28日开始,我们走进中关村科技园区,探寻现代化园区创新发展之路。今天推出第九篇《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打造国家种业创新高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近年来,为支撑“种业之都”建设,北京市积极推动建设*家级现代种业发展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中关村”,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出“北京贡献”。
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是打造“农业中关村”的重要一极,园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于家务乡,2011年成立,先后被科技部、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基地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范围总面积5万亩,规划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一期已完成建设8.2万平方米,拥有3万亩育种展示基地、千亩新品种展示基地,目前已集聚了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等4家高校院所,以及先正达集团、法国利马格兰、北京京研益农等6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
汇聚种业创新要素
现代种业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园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12家国内农业顶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了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培育孵化了神舟绿鹏、供给互联等10余家科技型企业。相继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青年英才创新基地,引进硕士以上各类人才近200人,博士以上80人,一批专家院士领衔的技术团队在这里创新创业,种业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检验检测、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创客空间、交易结算等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多项“卡脖子”技术取得突破。 育成系列玉米新品种100余个,累计推广超过3亿亩,其中京科968超过1亿亩,京农科728超过2000万亩。系列蔬菜新品种年推广1000万亩以上,为国家蔬菜种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其中京秋3号在秋白菜保持领先地位,京春娃、京葫36实现了国内对春白菜、温室西葫芦品种的突破,京欣、华欣、京美系列品种支撑了北方保护地西瓜两次品种更新。运用航天搭载和分子技术选育出系列专用大豆、鲜食番茄和高产优质辣椒品种100余个。在国际上首次创建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发现和利用了一批光敏型BS系列小麦不育系,育成一批杂交小麦新品种。
搭建共性技术平台
园区聚焦种业共性技术需求,搭建了先进的种业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平台共3000平方米,汇集全球先进的大型分子检测仪器设备500多台(套),于2021年顺利获得CASL国家资质认证,成为北京市靠前家取得CASL资质的第三方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并于2022年通过转基因检测扩项。平台组建了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检测人才团队,为育种企业在常规分子检测、芯片检测、基因测序、技术研发及玉米DH系育种等领域,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检验方案和成套检测服务,帮助育种企业和育种家有效提高育种效率。每年为400余家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检测数据点1000万个以上。
园区正积极建设农作物育种加速器和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的关键共性技术服务体系。
农作物育种加速器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将集“作物加代、基因型检测、表现型采集”于一体,实现各类作物在人工气候条件下的正常杂交授粉和快速繁育,并利用园区已有的高通量分子检测平台对快速繁育获得的育种材料进行精准、高效、全面的基因型检测,包括目的性状的前景标记检测,以及遗传背景检测分析,同时开展部分关键性状的表现型采集鉴定,实现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番茄等作物每年4-7代次的繁育,为入育种单位提供育种材料的早代选择、育成品种个别性状的快速改良,以及生物育种性状的快速导入服务。
建设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3000亩,为获得安全证书的生物育种性状转入提供场地,为高校院所和种业企业等提供生物育种品种中试展示、示范服务。
做好公共配套服务
园区不断完善公共配套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好地育种、展示等服务,让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搞科研。建设高标准的北方育种展示基地3万亩,为入驻企业提供*封闭的育种研发与展示单元,并提供农机作业、植保作业、水肥管理、土壤改良、绿色防控、销售对接、废弃物处理等田间全过程专业化服务,让育种单位专心做研发。
加速推动种业科技成果的**,园区建立了千亩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推介基地,常年举办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北京现代种业博览会、京津冀番茄&黄瓜擂台赛、鲜食玉米节、玉米种子及全产业链大会,以及各类优质农产品展销活动,每年展示5000个以上作物新品种,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300个左右。
2021年10月,园区8.2万平方米标志性建筑——国际种业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包含1.8万平方米总部基地孵化空间、9000平方米研发中心、2500平方米双创公共服务平台、2万平米培训中心,1.2万平米的人才公寓也即将启动,为入驻单位提供办公、科研、检验检测、会议展览和培训空间和服务,满足园区职住一体的需求。
坚持种业引领发展
园区以现代种业作为核心驱动,不断提升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了以科技农业为主导、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努力打造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新引擎。
通过种业引领做精做强精品蔬菜、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园区不断加强优势农作物品种展示与推广,培育优质种苗,发展“一村一品”,进一步增强种业对周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2022年园区向周边地区供应优质蔬菜种苗5000万余株,供应精品蔬菜6万余吨,打造了由种子到农产品的全链式供应体系。
以种业为基础,探索发展科技、文化品牌理念支撑的生物育种科技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种业会展经济等产业新业态。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学校、商业化育种学校等新型农业教育培训。充分发挥种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三金”联农模式、“订单农业”模式、“村企合作”模式,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022年,园区获得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高品质科技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园区正以此为契机,建设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育种加速器、种业双创服务平台等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承载能力,全力打造国家种业创新高地。
面向未来,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将按照“两区两中心”的战略定位,聚焦种源安全、紧跟科技前沿,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商业育种发展,早日把园区打造成为种业体制创新的“试验田”、现代种业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成长田”、民族种业领军企业的“孵化田”,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农作物新品种生成的“培育田”。
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必将带着中国种子,散作世界沃野里的遍地新绿,成为中国种业复兴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