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妇产科之路,曹泽毅引领中国妇产科闪耀世界舞台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李 迪

走向妇产科之路,曹泽毅引领中国妇产科闪耀世界舞台

曹泽毅,90岁,原卫生部副部长,知名妇科肿瘤专家

上世纪50年代,在那个思想还比较传统的年代,曹泽毅服从组织安排,转入妇产科,由此开启了他从事一生的临床和研究事业。

1933年,曹泽毅生于成都市华西坝,其父是著名传染病学家曹钟粱。受到父亲的影响,曹泽毅于1951年考入华西大学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四川医学院)。刚毕业不久,他就从外科转入妇产科,成为那个时代极少见的男妇产科大夫。初时出诊,曹泽毅备受冷落,但他从没想过要打退堂鼓,只是认认真真把病看好。以行动换信任,这名男妇产科大夫就这样稳稳站住了脚。

青年时期,曹泽毅曾多次上山下乡。1958年,他和12名实习医生组成的医疗队赴少数民族地区巡回医疗。从成都出发,他们坐了3天汽车到达西昌,又风餐露宿走了一周才到目的地木里。那时,木里穷得不可想象,当地百姓从没见过医生。为了完成紧急手术,曹泽毅不得不就地取材,把刮胡子的刀片当作手术刀,将两根粗铁丝做成“拉钩”,没有无菌手套就用碘酒擦擦手,靠着手电筒的光源,用普通针线进行缝合,救人于危难。

1963年,我国开始招收医学类研究生,妇产科全国就招两人,曹泽毅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次年,他进入北京医学院学习,师从著名妇科专家康映蕖,专攻妇科肿瘤的诊疗。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后,曹泽毅回到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继续工作。1978年,他迎来了又一次深造契机。曹泽毅争取到公派留学的宝贵名额,第二年便进入瑞士巴塞尔大学妇产医院学习,师从欧洲最有名的妇科医生奥拓·凯塞尔。起初,来自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年轻医生,对眼前这位个子不高的中国医生很傲慢,但曹泽毅很快就用娴熟的手术技术证明了自己,并成为巴塞尔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医学博士,也是文革后第一个在欧洲拿到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此后,曹泽毅在专业领域不断精进,尤其在宫颈癌防治、妇科肿瘤淋巴转移诊疗等方面造诣很深。

1984年,曹泽毅被国务院任命为四川医学院院长。在其推动下,四川医学院于次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8年,他又被中组部任命为卫生部副部长,调离华西医科大学。

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第16届大会召开,曹泽毅代表中国递交了加入申请。经全体理事投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成为国际妇产科联盟会员,实现了妇产科学界几代人的愿望,成为中国妇产科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壮士小施"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tech/8eq06n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