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学会 | 陈鹏飞与中国天文学会的不解之缘

中华人民**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和协同攻关。学会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组织,几十年来,我国 200多个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学会在逐渐壮大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是我们向所有为科技事业不懈努力、勇攀科技高峰的同仁致敬的时刻。

一百年前,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先驱者们

倡议成立中国天文学会。

终于,

1922年10月30日,

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成立。

1935年,

中国天文学会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中国天文学会愈发耀眼。

一位核天体物理老师的一场报告,

为他打开了天文新世界的大门,

从此他便踏上了研究天体物理的征途,

曲折漫长的蛰伏,

终于迎来了嘹亮的歌喉,

他用他的热情和坚持,

书写着对天文学的热爱,

他就是陈鹏飞。

陈鹏飞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天文学会科技传播专家团团长,第四批、第六批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

专业和学会的碰撞

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和物理学的交叉融合,是利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来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物理条件、化学组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陈鹏飞的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与力学,他通过自学相关物理知识考取了物理学硕士。他所在的研究所有个研究核物理的团队。在他读硕的第二年,南京大学天文系研究核天体物理的彭秋和老师团队的成员作了个报告,这场报告让前来旁听的陈鹏飞对天文和天体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激励他考取了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博士。陈鹏飞从博士开始,才算正式接触天体物理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之前的专业为他学习天体物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且自从踏入天体物理的大门后,他就始终如一地从事着天体物理的相关研究。

科学家与学会 | 陈鹏飞与中国天文学会的不解之缘

太阳的活动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图中黑点为太阳黑子

陈鹏飞在刚读博时,接触较多的就是导师方成教授,很少有机会认识其他人。但随着他开始接触中国天文学会,通过中国天文学会举办的年会,他认识了天文学领域更多的老师。很多只是在文章里见过名字的人,通过年会有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他们的交流不只有科技学术,还有思想情感等。这些天文领域的佼佼者对专业、对人生、对社会都有更深的感悟。而和他们的交流,对陈鹏飞的思想、行事方式,甚至科研方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毕业几年后,陈鹏飞在中国天文学会任职。一方面协助中国天文学会组织举办每年的年会,一方面负责组织安排太阳分会的会议日程、邀请嘉宾等。由于太阳分会有其特殊性,它除了和研究星空的夜天文一样属于基础学科,也会对地球和人类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太阳物理有时也会单独举办年会。这样的话,除参与中国天文学会组织年会之外,陈鹏飞更多的是组织全国太阳物理会议等学术会议。

对于学习天文学专业的人而言,一般留校毕业的博士会自动进入中国天文学会,成为一名会员,同时也由中国天文学会上报到国际天文联合会,成为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成员。这样,会员们就有了更大的舞台。

对学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陈鹏飞作为中国天文学会的一员,对学会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厚望,希望中国天文学会的未来越来越好。

陈鹏飞接受采访

陈鹏飞认为,学会可以充分调动天文爱好者的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很多天文爱好者的装备越来越精良,甚至可以与一些专业级别的设备相媲美;另一方面,天文爱好者的天文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可以加强全国天文爱好者与正规学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美国会把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联系起来,通过给他们分配一些任务,调动他们使用爱好者自己的设备去做一些专业级的观测。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分工合作,各自负责各自领域的那一块,但又能做到观测数据和研究结果的共享。以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为例,2011年之前天文爱好者发现了50余颗太阳系外行星。

科学家与学会 | 陈鹏飞与中国天文学会的不解之缘

天文爱好者的力量也很强大

此外,对于民间天文爱好者这个群体,学会需要有渠道来让他们发声,就像英国海德公园一样,每个周末都有一天下午可以让群众在那里演讲。当然,学会既要提供机会又要设立规矩。可以允许非专业的天文爱好者到天文学会作科普报告,但在此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作报告者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比如,在讲观测到什么现象时,尽量客观描述,不掺杂自己的主观理论,观察到什么就描述什么。此外,学会还可以为天文爱好者提供协助,鼓励他们多举办活动来加强交流。

陈鹏飞与中国天文学会相识恨晚,天文学会把陈鹏飞从枯燥的学科学习中解放出来,陈鹏飞也对天文学会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热情。从初识的心动到之后的不懈坚持,每一步都是坚定的选择。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在中国天文学会任职期间,陈鹏飞身边的老科学家们都用自身的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着他。这些老科学家们,以国家为己任也好,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也罢,无一不透露着他们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而陈鹏飞也不负众望,同样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科技强国的初心。正是有着这样傲骨铮铮的老一代和砥砺奋进的新一代,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未来才充满希望。

本文节选自:《学会缘 科技情——科学家与学会的故事》,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编著。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科技社团研究所供稿。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小小硕"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tech/8Vaf7B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