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外语人才不香了?培育需创新与意识并重

AI时代外语人才不香了?培育需创新与意识并重

记得2017年我所在的甘泉外国语中学参加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复评时,有一位评委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人工智能时代,翻译工作都可以由机器完成,那么外语及小语种的学习,其意义和价值何在?”

的确,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单纯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意义被淡化,越来越多的“交传”“同传”工作可以被机器取代,“语言证书”是否还能成为未来社会优秀人才的“敲门砖”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中学阶段,开展外语教育的视角需要有怎样的转变呢?

从一门外语学习走向双外语、多语的选择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语言隔阂将会被逐步打破,语言的传播等其他方面却进入了更深刻的时代。但目前除了少数知名外国语大学及经贸等特定行业外,大多数人对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学习关注不够,特别是一些非通用语或小语种少有人问津。

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学习小语种时,往往会考虑:这门外语难学吗?考试能取得高分吗?考大学时候专业选择受影响吗?学这门语种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

其实,重要的不是孩子未来是否用哪一种语言就能“走遍天下”,而是要 帮助学生及家庭在面对多元化、多极化的时代变局中,从志趣爱好、生涯规划、城市定位、社会发展、国家召唤等多重维度去综合考量,理性选择小语种学习。

这种综合考量,包含掌握信息处理能力、自我评估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分析研判能力等;掌握从一门外语学习到母语学习、双语学习的正迁移能力,掌握语言学习与认知的元策略,从而推动他们面向其他学科及需要的学习内容的自适应学习能力提升;掌握能够借助资源和工具,开展人文交流和思维互动的素养和能力。

同样,外国语中学的语种开设不能是只有英语唱主角的“一枝独秀”;不能盲目地“门门开花”,造成办学资源的稀释与浪费;更不能过分追求“眼前红利”,把小语种考试当做升学跳板,而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多语种人才早期培养的长远目标。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走向跨文化素养培育

高中外语学科国家课标对“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更加突出了外语教学在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方面的育人功能。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中学生未来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备品格养成,关系到中国开展国际形象传播的关键能力培养。

面对全球化进程,学生除了需要熟练掌握外语,更需要在理解文化的多样与差异的同时,以文化自信的立场在国际交流中开展积极平等的对话,增强文化敏感力与识别力,文化互动力与反思力,提升行动研究力与参与力。

同样,跨文化素养的培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里、教室里。跨文化学习空间的创建需要充分解构跨文化学习的物质、时空、组织、文化等场域要素。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外语学习的哪些属性被急速替代?又有哪些更具有优势的方式和途径?这是留给基础教育外语教育者们一个共同的课题。

“外语+”的智能化学习模式正成为主流,语言在应用场景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属性不断放大。 此外,在传统教育中,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成为共识。大胆推测一下, 未来的学习不仅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二元模式,而是形成以虚拟环境中资源为基础的“学习中心体”的立体模式。

很难说,未来的外语学习,是学生借助“资源”学好外语,还是 在一个虚拟环境中,成为外语及文化传播互动的资源主体之一。

科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外语、双语,甚至是多语种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展现出了更为流畅、活跃、创新的思维能力。大数据时代来临后,语言背后的文化、思想与思维的传递内容和方式将实现前所未有的提速和跨越,辅助外语学习的资源和工具也将不断更新换代,例如目前普及率极高的电子词典、电子教材、各类外语资源平台等,都可能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成为“过去式”,外语的学习需要更加强调在实景中开展双向互动与思维创生,从而构建属于学习者自己的更“个性化”的认知体系。

有学者曾经说过:“语言是思维的方式、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任何类别的语言教学实际都是人文素养的教育,它的魅力在于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从“人的发展”本质来看,外语及跨文化学习又与学习者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思维模式构建、人格品质淬炼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学习外语及跨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跨文化素养、以及人格品质、社会情感能力、行为与价值取向,能够让学习者以积极的姿态和必备的能力参与多元的社会生活,平等地和世界展开对话。

作者:杨云(作者为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常务副校长)

编辑:张鹏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AWYYY"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smart/8WqC0n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