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四名护士的真实从医经历

深圳市人民医院四名护士的真实从医经历

说起护士,很多人都会这么想:“护士就是服务生呗!”“护士吃青春饭的!”“比起护士,妈妈更希望你当医生。”当护士只是打针发药吗,“5.12”护士节来了,趁这个机会,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四位护士给大家分享自己的“特殊技能”。

讲述人: 老年医学科 护士 邓武红

你能想象自己衰老的样子吗?眼睛老花了,看不清;听力退化了,得贴着耳朵、拔高嗓子;腿脚没力,走路颤颤巍巍。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护士眼中,衰老可不仅是这样,慢性病、感染、衰弱、肌少......多重老年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应对,其中,“衰弱”这个显眼包最麻烦,一不小心,它就会变成靠前块多米诺骨牌,轻轻一推,跌倒、行动不便、失能、营养不良便接踵而至,严重的话,老人甚至可能住院和死亡。

衰弱意味着更多发生意外的可能,还记得去年端午,80多岁的王爷爷(化名),贪吃了几口粽子,结果发生了肠梗阻。紧急手术后,王爷爷合并了严重衰弱,躺在床上不能自理,一来二去,本就脆弱的身体雪上加霜,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又找上门来。

身为护士长,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火速带领小伙伴组织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会诊,合力找出恢复的最优解,再加上早期康复、营养干预、渐进式运动训练等“组合拳”,击退了肺部感染与营养不良。考虑到王爷爷的身体,我们还为他准备了一套个性化出院准备服务,保证他出院后能获得持续的照护。

在我们的通力协作下,王爷爷一步步拔除了中心静脉导管、尿管、胃管,饭吃得香了,能下床走了,顺利出院了,我们心中成就感满满。

让老人身上的多种问题能在一个科室解决,集结各科室的优质资源,量身定制最佳照护方案,让其晚年生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爱,这就是老年医学科,这就是我们的金色晚年守护之路。

讲述人: 全科医学科 护士 蒋玉蓉

什么是全科?顾名思义,就是为患者进行全方面照护的综合科室,一是病种全,收治的种类杂,二是流程全,患者能够享受全生命周期的护理服务,三是教学全,作为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我们会参与医护的临床教学。

因此,我们科室走出来的都是“多面手”。

与“全”相对的,就是“专”,身为护士长,我想要为科室建设树立一面旗帜,让全科在综合的特点之上,形成自己的专有特色。

我们科室主要收治的是慢性病与术后康复期患者,我见过许多患者,整夜失眠、偷偷流泪,生怕自己成为儿女一生的累赘,于是我们决定,要用专业的心理疏导驱散患者对疾病的焦虑。

我们开始学习EFT、OH卡牌、绘画分析等心理疏导技能,设计心理评估测试,建设CEBT疗愈室。每一种技能,我们都会交流实践,每一份测试,我都会率先尝试,每一次治疗,我都会思考如何优化。

在大家的努力下,目前已有300多位病人接受了心理疗愈。心理疏导成为了我们科的一块招牌,科室于去年评选为“广东省全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多方的肯定。未来,在心理疏导的路上,我们会越走越稳,造福更多的人。

讲述人: 胸外科 护士 成嗣佼

2023年12月,我收到通知,胸外科即将实施首场双肺移植手术,我被选定为护理小组的一员,负责小杨(化名)术后回icu期间的护理。

那一刻,我的心都微微颤抖起来。

肺移植有个别称,叫“胸外科技术天花板”,而双肺移植手术,难度更大,可谓是顶尖中的顶尖,能入选,就是对我能力的最大肯定。

成功拿下肺移植,是胸外科成立以来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科室上下拧成一股绳,努力了很久:延请专家指导、总结手术经验、多次学术交流......每个小伙伴都自发地“卷”起来。

双肺移植手术,正是胸外科翘首以盼的关键一役,一次证明顶尖实力的机会。

“手术室发来通知,手术顺利完成,小杨即将回到ICU!”我和小伙伴心神一振,在早已准备就绪的器官移植病房等待小杨的到来。

初见小杨,他身上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管子,有ecmo的、有呼吸机的,这些管路可以说是他的“生命线”。进入ICU后,我和小伙伴有条不紊地将管路理顺并接入仪器,指示灯逐个亮起,仪器顺利开始运作,小杨安全地接进了ICU。

小杨刚换上双肺,最紧要的就是维持各器官功能正常运作。我们每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确保所有操作无菌,严密监测各项体征,每天检测血药浓度,及时调整抗排斥药的剂量,帮助他扛过感染、排异两大难关。

细心、耐心是这场持久战的必备素养,小杨的液体管理精细到以毫升为单位,接到控制指标后,我们需要随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调整,多就促排尿,少就及时补,像护理小婴儿一样,万分小心谨慎。

在我们的精心照护下,小杨的恢复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术后16小时撤下ecmo仪器,18小时拔除气管插管,40小时靠前次下床走动......小杨的新双肺成功“开机”。

讲述人: 儿科护士 谌朝晖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里,我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从青涩的“小萌新”变成了稳重的“老护士。”

儿童生长发育不成熟,起病急、发展快,对儿科护士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要求极高,我刚进医院就被分到了儿内科,吃苦受挫是免不了的,不过我也不气馁,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提高技能,去呵护脆弱娇小的生命。

就像游戏升级一样,我的临床经验值不断上涨,护理技能反复优化,临床思维得到了大幅度发展,临床工作中,医生的一个眼神指示,我就能心领神会,迅速配合。

渐渐地,我成了科室里的大姐姐,在年轻的护士妹妹遇到问题时,我会扮演“答疑指南”,帮助她们快速升级。

如果说,护理技能是儿科护士的“硬实力”,那沟通共情就是“软技能”。我们最常遇见的副本就是小朋友哭闹,不肯打针吃药,不过,攻略方式有很多,可以装备“柔声细语”技能亲上阵,也可以求助场外大神宝妈宝爸“求带队”,大多数小宝还是很乖的,成功打上针no problem。

有人说在儿科待久了容易母爱泛滥,这话真有一定道理。每个孩子都值得最温柔的呵护,就算给熟睡的小朋友打针,我也会轻轻说:“宝宝不害怕哦,阿姨要给你打针,消灭怪兽。”

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我们心中充满阳光。最让我感到自豪的事,就是看着病重的小朋友经过我们治疗与精心护理,变得生龙活虎,家长露出久违的笑容,高高兴兴地出院。让一个家庭感到幸福,这是我们的初衷与责任。

不管是什么技能,都是护士日积月累的成果,正是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换来了无数家庭的幸福美满。明天就是“5.12”国际护士节,祝全体护士节日快乐!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通讯员 黄佳仪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爱听故事的流浪汉"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mo/news/8qkvCC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