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出发”展厅,展陈面积达720平方米。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酒墱”款标本。
“南海I号”上的印花陶罐(“广东罐”)。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终评结果揭晓,其中,南越王博物院“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荣获优胜奖。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传播知识的课堂,可以通过展览,将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及时呈现在公众面前。在这方面,“从广州出发”大展,可谓创下了惊艳国内外同行的“广东速度”。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介绍,从2022年广东公布相关重大考古成果,到粤港澳三地牵头收集421件(套)珍贵藏品,再到正式开放展览参观,策展团队仅用了一年时间。他总结说,“新”是这个展览最大的特色,此次创新实践,也为落实考古成果及时**为博物馆展示传播、助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湾区案例”。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著名考古专家李岩、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肖达顺、南越王博物院研究部馆员潘洁,结合历史资料,多角度还原精品大展的诞生过程。
惊世发现
宋代广州公使酒库出土的酱釉罐
与沉船上的同类器物高度相似
“南海I号”作为广东人最熟悉的一条古船,也是迄今中国水下考古最重大的发现,有“海上敦煌”之誉。自1987发现以来三十余年,人们已经能够确知,这是一艘南宋初期的商船,于公元1183年在广东海域沉没,但仍有许多悬疑未解。比如,它与珠三角有何关联?是否真的停靠过唐宋时期的东方靠前大港——广州?2023年,南越王博物院“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对上述关切做出了掷地有声的回应。最新考古研究成果显示,“南海I号”不仅到过广州,还装载着广东生产的陶瓷器,从广州港口离岸,开启了新的远洋航程。
一个重磅结论抽丝剥茧,究竟如何得出?应当说,它是几代广东考古人不懈追问的结果。而近年南越王博物院的考古实据,是绿色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5月17日,肖达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考古学界早就推测过,“南海I号”上的部分陶瓷可能与佛山一带的窑口有关,但因为对此的认识不足,只能放弃研究。直到2018年,南越王博物院启动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资料整理十年工作计划”,工作人员通过整理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建筑基址资料,首次确认了宋代广州公使酒库的位置,并惊奇地发现遗迹中出土了大批带有“酒墱”“醇酎”“清香”等酒类印文的酱釉罐,其装饰风格与器型、釉质釉色、胎质胎色,特别是自带的文字戳印,竟与“南海I号”沉船上的部分同类器物高度相似。
这与以往考古报告中,国内相关学者对此类陶罐“产自福建”的认识出现了分歧。
就在此时,香港中文大学学者黄慧怡发表于2018年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广东考古界的高度关注。文中指出,“南海I号”上的这类带印文、印花的酱釉器,应是佛山市南海区的宋代窑址出品。
一处广东本地的窑址群,一座从先秦繁荣至今的大都会,一艘闻名遐迩的古代商船,这“三点”真能连成“一线”吗?肖达顺心中激动,但他认为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南海I号’部分酱釉器产自佛山”这个推断。简而言之,去田野调查。
佛山南海窑烧制的陶瓷罐
在广州被搬上“南海I号”
2021年8月13日,肖达顺与李岩、李灶新等人,一同赶赴佛山南海区的宋代窑址现场勘查。在狮山镇奇石窑址,他们走街串巷来到西门村北的坡面附近,地上散落着村民眼中“稀松平常”的陶瓷碎片。确认了这是一处宋代窑址,并且看到它的保存状况之后,李岩由衷感慨:“这趟汗真没白出!”不过,在奇石窑的制品遗存中,他们当时并没有发现与“南海I号”出水文物相似的酱釉罐。
一行人又赶往另一个窑口——里水镇文头岭窑址仔细勘探。快到收队时间,李灶新在一处民房附近发现了一块酱色的陶瓷残片,长方形的印框、独特的花纹、背面斑驳的“手抹痕”护胎釉,令他顿感“似曾相识”。在场专家通过考古类型学比对,已经能够初步断定,其与“南海I号”上具有鲜明特征的带釉大罐属于同一种陶器。
这次探查之后,广东有关单位立即组织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通过数月的艰苦工作,类似遗物得以大量出土。与此同时,广东考古学者们也期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此前的结论进行双重印证。他们将奇石窑、文头岭窑的碎片标本,与“南海I号”、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遗迹地层中的文物标本,一并送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崔剑锋团队,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展开化学成分分析。“类似于给陶瓷器做DNA比对。”李岩介绍,“崔剑锋带领的科技考古团队,正参与建立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收集全国各地历代窑口陶瓷器的化学成分数据。送检标本测出来的数值,就可以放在这个古陶瓷数据库中查找、匹配。”
李灶新回忆:“我清晰记得,2021年10月1日,当崔剑锋先生告知我们,确定‘南海I号’和南越国宫署发现的酱釉大罐有相当一部分产自(广东佛山)南海诸窑后,大家当时的激动和雀跃……”
2022年7月1日,由肖达顺执笔的《佛山市南海区窑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明确“南海I号”沉船部分陶瓷器的广东产地》一文在《中国文物报》发表。文章提到:“此次工作,为广东沉船考古、陶瓷考古以及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面貌研究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考古学者进一步发现,这类由佛山南海窑烧制、被称作“广东罐”的特色酱釉罐,曾经大量运至广州,装储美酒,并随商船散布海外。其目前所知的唯一集散地,就是位于南越国宫署遗址(今广州市北京路)西北部的宋代广州公使酒库。这一发现,佐证了各类文献中,地方官府设宴款待往来客商、为之赠酒践行的记载;而在“南海I号”上也出现了此类“广东罐”,则为确认其到过广州,并从广州港离岸出海,提供了关键性的实物证据。
“广东速度”
从公布重磅考古发现到大展开幕
南越王博物院策展团队仅用一年
一个重大考古成果在学界引发轰动之后,要经过多久才能变为公共知识?这一次,南越王博物院的策展团队仅用了一年。这是国内水下考古领域前所未见的办展速度,就算在世界沉船考古的范围内都罕见。
2023年是“一*一*”倡议提出十周年。对策展团队来说,这个海丝主题的全新展览,不仅要充分利用、**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在展厅设计、展陈形式甚至叙事方式上,也希望与过去的沉船展览有所区别,帮助更广大的人群“看懂”这个展览主题。5月17日,“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策展人潘洁生动地形容:“创作一个展览,与创作一部电影有些相似。策展人身兼多职,既是导演,又是编剧。选题立意时,需要广泛阅读相关主题的史籍文献,搜集研究情况,了解同一类型主题的展览;撰写大纲时,需要对展品内涵有深入的认识,对海量资料做出取舍。而研究人员就像电影的幕后工作者,虽然不常被‘看见’,但非常重要。”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从广州出发”展览,在宋代广州公使酒库原址、今南越王博物院的王墓展区举办,意味深长。
展览于2023年7月3日开幕,持续147天。72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260米的展线长度,分三个篇章徐徐展开——《“南海I号”的困惑》《“南海I号”的旅程》《广州出发的密码》,线上线下观众达48万人次。
其中,跳出文物本位思维、借鉴文学化叙事的“纲首日记”,是引发较多热议的创举之一。“纲首”即为“船长”。潘洁告诉南都记者:“到目前为止,‘南海I号’还未发现有纸质记录航程情况,这一点非常遗憾。但我们知道,元代的水手海员会用‘更路簿’‘海路针经’记录航海情况,可以把它们理解为利用文字和地图的方式描绘的航海手册。其中的‘更’是指船舶从一地航行到另一地需要的时间或距离,‘路’是指航行时针路,也就是航向。可以合理推测,这些依靠船员手抄等方式代代相传的‘航海日记’,在更早的时候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存在雏形。‘南海I号’还出土过一方砚台,应该是船员个人生活用品。据此,我们编写了以船长为主视角、自述经历和见闻的纲首日记,重构了‘南海I号’的航行路径,让观众‘穿越历史’,实现‘古今对话’。”
尝试用聚落分析方法重构历史
复原装船、航行、沉没的过程
纲首日记中关于广州的一页写到,癸卯年十二月初一,广州市舶司的提举官在海山楼设宴款待舶商,“我和几位大货主、知客、火长、舵师受邀参加,据说市舶宴会,惟广州最盛,参加过后才知此言不虚……”后文还细致描写了地方官员与客商其乐融融的场景,宴席上的魔术杂技演出,以及来自不同地域的美酒、美食等。
当然,日记的时间、地点、航线,都基于近年来对“南海I号”出土文物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潘洁介绍:“‘癸卯年’这个年份,来源于展览中那件带有‘癸卯岁次’墨书的青白釉印花双系罐,它也是确定‘南海I号’沉没时间的关键纪年器物;船行至杭州的时间,取自《武林纪事》中所记载的钱塘观潮时间;船行至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泉州、广州、溽州(今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广海镇)的时间,大原则是要选在冬天,因为古人凭季风航行,冬天离开中国,夏天返程。其中,‘南海I号’行至泉州的时间‘闰冬月廿三’,算是一个小彩蛋。泉州九日山有一方‘南海I号’沉没那年的石刻,清楚记录着那年祈风仪式的时间是‘闰冬月廿四’,我们认为‘南海I号’极有可能参加了那次祈风。”
潘洁说,对于纲首日记的创新,策展团队一开始便抱有一定的信心;展览开幕之后,观众的好奇与热情,更超出了主创们的想象。“有位观众看完展览后,拉着志愿者说,特别想了解纲首日记怎么诞生的,我还专门为他做了解答。”
此外,展览还通过精心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呈现效果。序厅将抽象化的中国东南沿海航线与港口地标相结合,采用船舱、风帆和北斗七星等模拟置景装置,营造“牵星过洋”的艺术场景;“广州市舶宴会”展项,设置了宴会模拟场景的数字投影、搭配宋诗朗诵《海山楼》,酒、食器具的展示,让历史场景鲜活上演;多媒体交互手段、互动游戏的加入,营造了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重构”与“再现”,是此次大展的关键词。但这不仅是一种展览方**,其背后还有深邃的学术思想。
李岩介绍,此次展览整体是在“聚落考古”的概念框架下进行的。在陆地田野考古中,可以从这种角度运用考古学材料,进行社会历史的重构。李岩的恩师、今年以92岁高龄辞世的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就留下了该领域的经典作品。
受严文明先生影响,李岩将“南海I号”视为一个“航行的聚落”,多个舱位相当于多室结构墓葬,尝试用聚落分析的方法重构船上的历史,复原装船的过程、正常航行的过程、沉没的过程、沉没以后的过程,以期解读出更多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信息。用他的话来说,尽管永无可能“抵达”,但可以“不断接近”。这样的策展思路,也给“南海I号”沉船带来了全新的打开方式。观众可以在逛展过程中,形成自己关于“南海I号”与海上贸易历史的知识体系。
湾区协同
粤港澳深化“南海I号”研究合作
为海丝跨国联合申遗提供支撑
沿着聚落考古的思路,“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首次将古代货物产地、集散地,以及越洋贸易路线串联起来,而这一清晰、完整的“物流轨迹”,正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因此,相关成果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南海I号”沉船的认知,还充分阐释了唐宋以来广东在海丝贸易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海丝跨国联合申遗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从湾区走向世界的海丝符号,南海诸窑生产的“广东罐”盛载着中国美酒漂洋过海,飘香世界。菲律宾武端遗址、新加坡福康宁遗址,印度、日本等国家,乃至非洲的肯尼亚,后来都有出土。
湾区的海丝故事,自然还要由粤港澳三地共同讲述。李灶新介绍,该院联合大湾区15家文博单位和高校共同策划举办了此次展览,汇集421件(套)珍贵文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等,也在指导单位之列。
潘洁对南都记者回忆,在策展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香港文物探知馆,从他们在香港九龙圣山遗址发掘的大量宋元时期文物标本中精选展品,此次运来的文物,均为首次向内地观众展出;香港中文大学帮我们联系到了海外几艘著名沉船‘黑石号’‘印坦沉船’的发掘亲历者,提供了*家资料……”展览中还能看到多件香港大屿山竹篙湾遗址、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出土的瓷器,它们产自内地,是中国瓷器从大湾区走向世界的实物见证。
“‘南海I号’部分瓷器产自广东”的研究成果,只是一个开始。活跃在“南海I号”考古一线的肖达顺表示:“前景广阔,而任重道远。我们虽然带着‘课题意识’工作,但并不是先入为主地解决个别或局部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对‘南海I号’开展全面的考古整理工作,建设相关数据库。”
肖达顺介绍,“南海I号”的考古工作者,在聚落考古理念,以及其他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等考古学基本方法的指导下,对船舱里的货物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元素化数据化采集,将每一件文物本体的全部考古发掘信息、空间和层位信息、基本形态、制作装饰、测量数据等,采集到同一个数据库中,再用考古学基本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围绕学者们关注的课题展开统计分析,与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探讨“南海I号”的待解之谜。
对瓷器产地进行“基因级别”对应
“从广州出发”展览将“出海”
“南海I号”考古成果丰硕,但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跟进。肖达顺举例说,比如沉船中发掘出十多万件(套)瓷器,有产自广东窑口的,还有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德化白瓷等,此外还有很多陶瓷的产地不明确,有待进一步分类、研究;除了陶瓷类船货,还有金、银、铜、铁等金属器,动植物遗存和微生物、DNA等“俯拾皆是”的跨学科、跨行业联合研究课题,等待学者绿色,共同描绘出一幅南宋王朝与海外互动的历史全景图。
李岩认为,“从广州出发”展览体现的研究方法,为未来同类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通过综合考虑产地与集散地,并且充分利用科技考古手段,对沉船的瓷器产地进行‘基因级别’的对应,这种模式如果能在‘南海I号’或其他沉船的考古中推广开来,我们可以想象,有多少历史细节会展现在眼前!”
这个过程也许漫长,但随着“南海I号”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推进,如果我们能知道更多船货从哪里来、在何处集散、最后销往何方,几乎就能深入到海上网络贸易系统的“毛细血管层级”。未来的中国人,将有望拨云散雾,更真切地“看到”800多年前,宋代人的日常生活和贸易图景。
至于李岩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课题,他也向南都记者略举一例,“比如关于‘南海I号’的墨书,也就是瓷器上面写的一些字,我们认为是当时的商人做的标记。这对复原他们贩卖瓷器的规模、数量以及窑口方面的喜好等,是很有用的信息。”
临近采访尾声,南都记者得知了一个好消息:今年,“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将会扩充升级,“出海”办展。策展团队说,他们将继续深耕海丝文化遗产价值研究,讲好新时代海丝故事。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余毅菁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