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师范专业教育实践是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准教师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平台和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地方高校的教育实践培养的意义、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改进实习方式来提升师范生培养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实践对于准教师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剖析了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三阶式”实践培养方案、优化双导师指导方式、丰富师范生实践机会、建立专业培训、反馈和评估体系等改进内容。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地方高校可以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促进师范生的全面进步,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教育实践;师范生;培养模式
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切实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需“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注重开发优质教育实践资源,丰富教育实践形式”,并指出要“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教师发展机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建立教育实践基地,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优化教师培养供需对接,为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造就一批“四有”好教师。
目前中国高校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通过这三部分实践和学习,师范生能够亲身体验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掌握教学技能和方法,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当前的教育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时间短、实践活动内容单一、实践期间师范生接受指导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师范生培养效果的提升。因此,必须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进行改进,以更好地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
一、教育实践的意义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向准教师转变的重要实践环节,解决了师范生学不管用、学不为用、学不愿用、学不会用、学不敢用的学用之困。因此必须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衔接性,通过构建连贯有效的教育实践环节帮助师范生解决学与用的内在**。
1.为师范生提供实践契机
教育实践为准教师提供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的机会。教育实践对于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育的真实环境、感受教育工作的实际氛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三习”,师范生能够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家长和社会的期望,从而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连贯的、协调的教学实践也有助于师范生巩固专业知识,明确职业定位,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观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师范生可以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辅导等各个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理解。这种实践经验对于准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育工作。
2.促进师范类专业发展
教育实践不仅是培养师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这种培养模式也会反作用于师范类专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范生需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实际职业技能综合运用,完成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到学生评价等一系列教学流程。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也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了当前高校培养机制。高校通过检验师范生在“三习”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发现当前师范类专业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完善当前的师范培养制度。
3.帮助准教师反思与成长
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教育实践不仅帮助高校完善师范类专业培养机制,而且可以帮助师范生正确认识和实践如何成为一名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准教师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这些挑战和困难正是他们反思和成长的机会。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准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这种反思和成长的过程对于准教师的备课讲课能力、教姿教态、言行举止、对学生心理把握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高校教育实践现状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对“高校—政府—中学”的师范生教育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实践教学仍是师范生教育的薄弱环节,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零散
目前,师范类专业虽然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分数和课时数,但与理论课程相比,实践类课程的开设门数和课时比重仍然较少。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此外,目前的课程设置未能充分结合实践场地的优势进行考虑和设计。实践场地,如中小学教育基地等,提供了宝贵的真实教育环境资源,有助于师范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和锻炼教学技能。然而,由于高校与政府、中学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缺乏统筹安排,导致这些实践场地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教育实践环节只是零星分布于本科教学的各个学年当中,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连贯性。这种零散的安排使得师范生在实践学习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也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2.实践模式单一,理论融合不够
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基本采取的是“见习—实习—研习”的线下模式,教育见习大多是在大一至大二期间进行,时长约两周,教育实习大多在大四上学期进行,时长约18周,见习及实习的地点集中于中学,而教育实践理论课程一般集中在大三整个学年,且在高校完成,这就导致无论是从时间安排上还是地点选择上都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的现象,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此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研习包含在实习里面,且大多是以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导致研习的界面不明,学生对研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实践教学就等同于“见习+实习”,殊不知,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不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只会重复前人走过的路,无法真正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
3.“双导师”缺乏有效沟通,“三习”指导不足
在师范生的实践教学中,我校师范专业采取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学业导师制度的建立无疑对于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导师主体职责不明确,沟通交流过少,指导不足的问题,比如:对于高校导师来说,见习时期,仅简单带领师范生观看中小学课堂教学,缺乏对所观摩教师的课堂细节进行深入讲解,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仍要摸索如何运用**见习过程所学技巧。在实习过程中大多数导师无法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单纯地以为只需要把实习学生安全送到实习基地即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与学生及中学导师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而对于中学导师来说,大多把参与教育实践的师范生当做教学助理,学生在中小学实践期间,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中学导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也是导致指导不足的一大因素。
4.管理机制不完善,运行难以长效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需要高校、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共同配合。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校、教育部门、中小学校三方的合作效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一方面教育部门的统筹力度不够,作为高校和中学的重要纽带和联结者,教育部门需要统筹各方力量、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组织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定各种保障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来维护“三位一体”机制的长效运行,保障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作为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高校和中小学校,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双方主体职责不够明确,实践安排衔接不好等。
三、教育实践的改进路径
1.构建全程化、渐进性的“三阶式”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划分为“为实践的准备阶段”“在实践的体验阶段”和“对实践的反思阶段”三个阶段,具体实施途径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内容上应该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先分解后综合,按一定顺序分步骤进行安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始终贯穿于本科四年的各个时期,改变传统零散式的实践模式,三个阶段的主要安排如下:
教育见习——实践前的准备阶段。该阶段在大一、大二进行,不同于现有的教育见习模式,在该项目中,不仅仅把教育见习提前,更把教育见习与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同步进行,使学生不再仅限于“纸上谈兵”的空洞学习,更可以通过实地观摩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融合。
教育实习——实践中的体验阶段。该阶段主要在大三进行,在经过了大一大二的理论学习与实地观摩后,大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因此,在本项目中,将教育实习提前到大三进行。该阶段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要完成听课—备课—讲课的教学实操,还要协助导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并认真听取导师的建议,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好教育调查及评价工作。
教育研习——实践后的反思阶段。该阶段主要在大四进行,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环节,我们注重的是如何用现有的理论指导实践教学,然而,在进行实践后,如果不能学会反思,不能将自己的实践**为理论,那么我们培养的将会是一个个只会走前人路的教学机器。因此,在师范生的实践教学中,教育研习是重要且必需的。
通过环环相扣的三个阶段的实践和学习,把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都考虑到教育实践课程的设计之中,保证教育实践课程的严密性和整体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升华理论,最后理论再反哺实践,达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理论反思的全程化、渐进性的三阶式实践教学模式。
2.丰富师范生的实践锻炼机会
为了提升教育实践的效果,高校应该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包括增加见习时间、拓宽实习范围、丰富研习内容等方面。通过延长见习时间,准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了解学校文化和教学环境;通过拓宽实习范围,师范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学校,体验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教育之间的差异性,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通过丰富研习内容,师范生可以反思更多的教育活动,提升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延长见习时间可以让准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深入了解学校文化和教学环境。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观察、学习、实践,并逐步掌握教师教学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同时,长时间的见习也有助于师范生建立与学生、同事和领导之间的良好关系,为进一步的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宽实习范围意味着师范生将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学校。这种跨类型的实习经历能够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学校实习,师范生可以亲身体验到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差异。这样的经历将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教育观念,并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丰富研习内容,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和反思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研习内容除了传统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线课程、教育博客等多元化学习资源,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定期参加教育研讨会、教师培训等活动,与在职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学习教学经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在微格教室中模拟真实的课堂环境,进行课堂实践练习,观察自己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教学姿态等方面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应对能力。
从增加见习时间、拓宽实习范围、丰富研习内容等方面入手,为师范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实践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育实践的效果,还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经验、教育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有情怀的导师团队
加强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体现在校内和校外双导师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而且也要体现在双导师的衔接交流中。
在导师的遴选上,我们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择的导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强烈的责任心,还需业务上精湛、实践能力上出众。这样的导师才能为师范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定期对导师有效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到基地各中小学开展巡视、走访和调研活动,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全面考核导师履职情况和指导效果,并按照考核结果动态调整校内外导师队伍成员。
在导师队伍衔接和交流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通过教学科研项目合作,将校外导师丰富的教学经历**为校内导师理论研究的生动案例,让理论研究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借助于高校导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促使中学一线导师不断提升自我教育和专业发展的水平。双导师通过交流,针对师范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通力合作,可以在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开展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包括教学技巧、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师范生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培训,师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教育实践中的挑战,提高双导师指导效果。
4.完善管理体系,实现协同性的长效运行机制
在教育实践模式改*中,应充分考虑高校、教育部门、中小学三者的协同创新要素。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教育实践的实施提供机制和经费保障;高校提供优秀的教师教育者,包括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师、学科专业教师、教育学专业导师以及有经验的带队教师,制定更加贴合中学教育实际的实践教学课程及内容,同时加强与师范生的沟通,促进师范生对实践的理解;中小学则应在相关管理制度下,负责师范生的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对师范生进行实时指导,并将指导结果及时反馈给高校教师,进而实现协同性、长效性的运行机制。
在“三习”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于提升师范生培养效果至关重要。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反馈渠道,让实习学校、导师和学生都能够对准教师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和建议。同时,还应该定期进行过程性的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通过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准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评估是检验“三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的过程性和成果性的评估体系,对准教师在实践期间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估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评估方式可以采用观察、问卷调查、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师范生的成长效果,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四、结论
“三阶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准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双导师指导、丰富实践机会、开展专业培训、建立反馈机制和完善的评估体系等改进方式,我们可以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促进师范生的身心成长。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师范生培养的发展动态,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贡献力量。
(作者:侯书进,南阳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