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国际陆港持续推进 枢纽经济优势转化进程

郑州国际陆港持续推进 枢纽经济优势转化进程

郑州国际陆港大门。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利国

初夏时节,草木葱郁,万物并秀。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南方向,一座现代化的国际陆港正加速崛起。

5月8日,记者来到郑州国际陆港建设现场,只见车辆穿梭、机械轰鸣,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

“这里是中欧班列的‘新家’,是我省深度融入共建‘一*一*’,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的具体实践。为了加快进度,我们一刻也不敢停歇。”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邝山介绍,目前铁路专线(新郑—国际陆港段)正在加快路基、桥涵建设,预计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即将通车的铁路专线,可实现陆港与国铁京广线接轨,打通国际陆港对外通道。未来,还将规划国际陆港至开封段,并向西延伸至郑州铁路枢纽货运南环线,形成开封—国际陆港—上街陇海铁路平行线;远期,将建设与三洋铁路间的西部联络线,形成与陇海铁路平行的第二通道。

郑州国际陆港规划了西作业区、东作业区。西作业区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作业场站,定位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服务中心;东作业区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铁路场站,已于2023年年底开始施工,核心功能区将于今年10月底建成。邝山向记者解释道:“西作业区距新能源汽车厂区仅1公里,可把整车直接开到场站,不需要通过板车运输,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极大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

“优势再造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在郑州国际陆港的规划中得到了体现。郑州国际陆港新址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按照“一港七区”的组织功能进行布局,靠前圈层为枢纽核心功能区,第二圈层为物流商贸功能区,第三圈层为产城衍生功能区,建成后将具备中欧班列年发运“万列千万吨”的承载能力。

钢铁巨龙任驰骋,穿山越海筑坦途。这是中东部地区获批建设的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不仅实现了内陆与海上航线的衔接,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助力我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据了解,为有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郑州航空港成立工作专班,从备案审批、征地拆迁、施工许可等方面,采取“跟踪式”“保姆式”服务,全方位推动郑州国际陆港建设。

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将致力于打造关铁融合大监管区,承担中欧班列货物集结、通关及班列开行等主要职能,具备一站式报关、报验、订舱、集疏运、储运等功能,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

未来的国际陆港是什么样子?按照规划,到2025年,将高水平建成国际陆港核心区,实现5000列/年国际班列开行能力,具备100万辆/年的商品车作业能力;到2035年,实现国际班列开行规模12000列/年以上,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国际铁路枢纽港。

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把开放的大门向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拓展,一座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郑州国际陆港,正加快成型。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爱听故事的流浪汉"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news/8ekf6f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