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黄梨种植助力乡村发展 7亩地起步带动邻里共同增收

圆黄梨种植助力乡村发展 7亩地起步带动邻里共同增收

宁海峡和技术人员一起察看梨树生长情况

圆黄梨种植助力乡村发展 7亩地起步带动邻里共同增收

宁海峡的梨园喜获丰收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卞瑞鹤/文 受访者供图

本想给父母找点活干,结果自己却成了主角,并且辛苦劳作,让梨花盛开在深山乡村……

4月25日,在一片枝叶茂盛的梨园里见到宁海峡时,她正和工人们一起疏果。讲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她说做农业不容易,不过表示自己还算幸运,当初,自己站在荒芜的田野里迷茫时,漫天的晚霞吸引了她。

“哇,太美了,梨园就选这里了!”那一刻,她心里下定了决心。

20年前,从7亩地开始创业

20年前,80后的宁海峡刚毕业。那时的三门峡陕州区,许多地方还很贫困。

“我在外打工,总是担心父母。”宁海峡说。为了不再担惊受怕,她干脆在县城租了间房子,把父母接了过来。

“摆过地摊,卖过早餐和蔬菜。”宁海峡说,父母来了总得让干点啥,做小生意挺累,起早贪黑的,选来选去,还是觉得干农活合适。她在学校学的是果树栽培,经过考察,便在距离县城不远的村里租了7亩地,种了大樱桃、梨树,还有草莓、辣椒等。

最终选择种植黄梨,缘于她去山东寿光的一次市场调研。她在那里发现,几个来自韩国和日本的黄梨品种,很受人们喜欢,无论是形状、外观,还是口感、色泽都很好,还带有淡淡的清香。在现场,她围着看了好几圈。“当时,从农户手里收购的价格是每斤五六元,进的是高端市场。”她现在仍惊叹,“20年前啊,都这样高的价格。”

毫不犹豫,她回来后以最快的速度筹措了资金,又租赁了30亩土地,并搭着时令的末班车,将新进的梨苗栽了满满一地。

两年后,她又培育百亩梨园

2005年,梨树终于挂了果,因为是头一年,产量并不高,销量也不好,价格不尽如人意。“卖不出去就送!”那年,宁海峡送出去2000多斤梨,让路人随便品尝。2006年,鼓舞人心的“回头钱”来了。因为有了良好口碑,许多人特别是去年的“品客”,在梨成熟前就下了订单。

附近七里堡的村支书很欣赏风风火火的她,经常来梨园逛,有一次问道:“我们村有百十亩地,你种不种?”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她能否做成这件事的顾虑。

“他后面的话刺激了我,怕我弄不成?我得去看看。”宁海峡自嘲,那时还是年轻气盛。然而,最后本打算投资一起合作的朋友却选择了退出。

这可怎么办?她再次来到那块土地:这是一个好地方,视野开阔,地面平整,身后是奔流的黄河。日薄西山,迷茫中她将目光投向天边,漫天的晚霞一下子吸引了她。“哇,太美了,不论多难,梨园就选这里了!”

从“黄梨姑娘”到出彩新农人

村支书看好她,在租金上给了很大的照顾;原来租赁的三四十亩地,因为政府征收,也对果树进行了补偿。就这样,拥有百亩梨园的宁海峡,成了远近闻名的“黄梨姑娘”。

几年下来,宁海峡把梨园经营得一片红火。作为最早的一批新农人,她也成了聚光灯下的常客。她被评为河南省劳模、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市人大代表……许多荣誉接踵而来。

她先后成立了三门峡金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门峡振农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目前,公司合作基地有两三万亩地,种有黄梨、红梨、西洋梨等,培育的种苗深受大家欢迎。

助力乡村振兴,她带领乡邻一起致富

2016年开始,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位于深山区的卢氏县是全国贫困县。那时,范里镇王窑村的一位扶贫干部找到宁海峡,想让她把梨的项目带到村里去。

“种植梨树,一亩地能收入近万元,这对脱贫还不容易吗?”宁海峡说,她当时就挖了一二百棵梨树送过去。

她的到来,不仅让村里有了致富“摇钱树”,还带来了一系列建设项目,政府专门配套修建了道路,解决了饮水问题。

如今的卢氏县,已经成了宁海峡的第二个“主战场”,两千多亩梨树分布在多个乡镇。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陈三首是哪三首"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news/8eWvnn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