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徐昊囡 临沂报道
熏风五月至,清夏沂南行。在第十一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沂南,品尝当地特色美食,通过日常三餐,与老区真实生活来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沂南人美好的一天从一碗糁汤开始。作为一种地域特色美食,这里的糁汤香气浓郁,鲜咸开胃,配上刚出锅的油条火烧,一顿早餐带来的幸福感难以言表。正如沂南人朴实热情的待人方式,这碗糁汤用料也是毫不含糊,整片整片的牛肉在汤中浮现,轻盈的蛋花在碗中拖出道道长尾,老板备齐了葱花、香菜、芝麻油等佐料,用方言招呼每位客人按照个人口味动手。小小的店面氤氲着香气,早间新闻的播报在寒暄声中时隐时现,饥肠辘辘的胃袋经过一晚的消耗,急需一碗糁汤的慰藉。这时候经常需要和陌生人拼桌,偶尔接上几句话,彼此会心微笑,暖身更暖心。
来到沂蒙老区,吃过特色主食煎饼才算不虚此行。革命年代,老区人民烙好煎饼送前线,和平时期,老区人民把心里的甜抹上鏊台。传统的煎饼经过不断的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高粱、玉米等常规做法,黑米、苹果、甜菜汁、菠菜汁给煎饼带来了丰富的口味,也提升了煎饼的颜值和营养价值。烙煎饼对火候技术要求很高,既要轻薄均匀、微微透光,又要保持完整,期间,眼睛要仔细观察面糊的变化,寻找恰当时机。鏊子虽然烫手,烙出来的煎饼却是香甜,这时候,但凡路过的手里都要被塞上一截,正应了那句“有种饿叫沂南人觉得你饿”。
“煎饼可卷万物”,在沂南人心中,与之最相配的还应该是鸡肉。吃鸡是沂南接待客人的“最高礼遇”,后来逐渐普及到日常生活三餐之中,若有喜事,庆贺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一只完整的鸡。最为知名的还是沂蒙炒鸡,选用当地散养的草鸡,先炖后炒,青椒、葱段、姜片提鲜,做出来的鸡肉肉质紧实、鲜香入味,每一口都带有沂蒙山区的田园气息。除了炒制,烧鸡也是常见的吃法,鸡肉带有卤制的醇香,表皮锁住烟熏的风味,外形饱满、色泽诱人,而且软韧易嚼。此时需要一叠煎饼限定返场,可卷鸡肉,可蘸浓汤,带来味蕾的极致体验。
在沂南,要说起打牙祭的小零食,一定不是西点甜品,而是一碟豆腐皮。最后一站,记者来到岸堤镇,探访这里颇具名气的非遗豆腐皮。工业化生产的普及并没有完全取代手工制作,经营人选择在清洗、磨浆等工序使用仿手工型机器,加热、点卤等重要环节依旧由人工把握,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留老式做法特有的味道,做出来的豆腐皮带有豆类的清香却没有豆子的腥气,皮薄如纸,可以直接食用,配上葱丝、小米辣便是一道清爽开胃的“下午茶”。不同于西点甜品的精致,沂蒙人民的生活就是这样实用而真诚。
近年来,国内文旅市场热点频增,前有无数人“进淄赶烤”,后有甘肃麻辣烫招揽大批游客品味西北的热辣滚烫,要说起屡见不鲜的食物为何会有如此魅力,背后的机窍便是烟火人情。一份特色美食带来味蕾的新奇体验,映射当地风土人情,制作者赤诚朴实的情怀便足以打动人心。来沂南尝尝老区人民的一日三餐吧,也听听他们在食物中藏下了哪些久远而深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