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老山兰简谱
作者:原32师94团*治处宣传股股长邹荣禄
兵说按语
至今日为止,《战边关》正文及刘师长的回忆文章、32师部分参战官兵的战争回忆,全部刊发完毕。谨向32师及全体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兵们致敬!欢迎广大战友继续提供稿件!
在老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种野生野长的兰草,它潜伏在密林里、草丛中。那如翠如玉的枝叶,如钢似剑的躯体,仿如战士伟岸的身影,默默无闻地扎根在老山上。这种兰草,生命力极强,不怕狂风暴雨,不畏严寒酷暑。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即使炮弹把它炸得支离破碎,只要有一把湿润的泥土,它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生根、发芽、开花,绽放沁人的芳香。
无论是在前沿的坑道、掩体、堑壕、猫耳洞旁,还是在后方的指挥所、炮阵地,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兰花。战士们把它栽种在干粮筒、炮弹箱、罐头盒里,伴随着老山的风风雨雨,伴随着战场上血与火的厮杀,度过难忘的日日夜夜。每当后方的亲人来到老山阵地慰问,很多战士都会送上一盆自己亲手栽种的、熏满硝烟的老山兰。
我这人平时不太喜欢养花种草,对花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但我特别喜欢绿色的植物,特别是那种生命力极强、无需精心呵护的植物。有时在自己的房间里搁上一盆,仿佛就给窒息的空气,增添了一线希望的生机。在所有的绿色植物中,我最钟爱的还是老山的兰草。认识它,也是一种缘,一种难以割舍的老山情缘。
本文作者、32师94团*治处宣传股股长邹荣禄在老山前沿阵地上
靠前次见到这种兰草,是在老山的60号高地,就是我们当时的团基本指挥所,在54和56号高地的反斜面。当时,在我们团的基本指挥所旁边,住着但任警卫任务的特务连,和一个随时准备接替和支援一线阵地的步兵连队。
就在我的猫耳洞上边,住有一个班,其中有一个昆明老兵,是二营的,特别喜欢养花种草。在云南双江营房时,我就认识他。那时部队搞两用人才培养,这小子在我们团驻地的后山上,挖了很多树疙瘩,做成各式样的盆景,既实用,也好看。那些经多年风雨侵蚀,虫蛀蚁嚼的枯树根,经他精心雕塑,做成各种奇形怪状的假山、屏风、灯具之类的工艺品,再涂上一层清漆,古色古香,叫人爱不释手。受他的影响,我也曾上山挖了许多,做了几个根雕,放在家里欣赏。
到了老山,这个兵又喜欢上了老山的兰草。在压缩干粮筒种了十多筒,叶子有宽有窄,长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在阵地上,我也到处看到战士们栽种着这种兰草。
因为以前打过交道,大家都彼此认识,在老山阵地上,没事的时候,我常去那个班里和昆明老兵吹牛。当然,也很想跟他要一盆兰花,但不好开口。人家毕竟是冒着生命危险,从遍布地雷的林间、草丛中采集而来的。也许是缘分,后来我也有了几小盆栽在罐头盒的兰花——当然都不是我的哟!
本文作者、32师94团*治处宣传股股长邹荣禄(左一)在一连二排前沿阵地上看望坚守在阵地上的战士
当时,旁边连队住的战士,常要到前面去执行任务。有些我认识的战士,临行前把他们的兰花放在我那里暂时保管。这样,在我的猫耳洞旁边,随时都有几盆兰花。不过,也给我添了不少麻烦。那时经常有一些作家、记者、军校教研人员来老山实习、采访或拍摄资料, 有的看到就想要一盆带回去做纪念,我得费不少口舌给他们解释,说这是战士们寄存在我这里的,可他们有的还不相信,以为我小气。
认识和了解兰花,我是从昆明老兵那里开始的。给我的印象,那个昆明老兵很能吹,也有一定的经济头脑。特别是有关兰花方面的知识和典故,知道很多。他说,兰花是一种很高贵的花,越有知识、有文化、有涵养的人,越喜欢养兰花。还说,你别看这种不起眼的兰草,拿到昆明市场去,可以卖到几千元一盆, 好的可以买到一万多元,并吹嘘说,现在北方市场上正走俏的君子兰,已经买到了1万多元一盆,*高的可以卖到10多万元一盆。
我当时认为这个老兵在吹牛, 花1万多元去买一盆兰花,是不是城里人吃多了,钱没处花?这种草,山上到处都有,要是真的那么值钱,这地方的人不早就发财了嘛!
那个昆明老兵说,这你就不知道了,这里的老乡是生在宝山不识宝哟!我问他,这种兰草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这是墨兰的一类,具体学名还得回家查一下书。 我当时开了一句玩笑,说这兰花长在老山上,干脆给它取个名字,就叫老山兰啥,阵地上的兵也有这么叫的。
没想到,这句无意中说的话,加上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山兰”这个名字仅在全国出了名。
大概是1984年的九月中下旬,师*治部的文化干事雷鸣玉来到老山。以前,我们曾在师机关共事,我在团当文化干事时,他曾是我的上级,彼此都很熟悉。他是学音乐的,拉得一手好提琴,也是一个很好的乐队指挥。过去师里搞文艺调演,我们常聚在一起,共同编写和修改一些参与上级会演的曲艺节目。因为是熟人,再加上有上下之间的业务关系,一到老山,他首先来到我的猫耳洞。
搞宣传文化工作的人,一般都很健谈。再加上他在师机关工作,每天都有各团上报的情况,听到的、知道的事自然很多。那天上午,聊得较多的话题,是关于我们师坚守那拉方向的96团和师医院的故事。虽然同在老山战区,雷干事当时讲的几件事,听得我都热泪盈眶。
96团当时是防守松毛岭和那拉方向。那个地区也是后期轮战部队最艰苦、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地区。那里处于老山和八里河东山的中段,是扼守那拉口子的门户。一旦敌方占领或突破这个地区,对老山地区的的整个防御体系将构成致命的威胁。
本文作者、32师94团*治处宣传股股长邹荣禄在被暴雨冲垮的前沿阵地上,向前来采访的记者介绍工事抢修情况
我们师是1984年“7.12”大捷后,从营区紧急调到老山战区,接替14军防务的。可能是越军自“7.12”大战后,伤亡惨重,暂无能力组织大规模进攻,于是,他们一面调整部署,一面改变作战方式,采用重炮不断对我前沿和纵深进行轰炸,重点就在松毛岭和那拉地区。我们师当时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巩固阵地,防敌炮击、偷袭和反扑,稳定防御态势。
我们刚接防时,阵地上的工事十分简陋,许多工事防炮能力很差。我们处在越军的炮火下,既要防敌偷袭和进攻,又要抓紧时间抢修工事,还要确保接手的阵地一寸不丢,其苦、其险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当时住在老山上,虽然经常遭到炮击,但比起松毛岭方向,安全多了。站在老山主峰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越军的炮弹砸向松毛岭,整个山脊看不到一点植被,全是被炮弹炸出的裸露红土。听说有的阵地被炮弹削掉了几尺,雷干事说,有的一线连队官兵由于长时间趴在阵地的坑道、掩体和猫耳洞里,很多战士烂裆、烂脚,全身溃烂,加上长时间没洗澡、没换衣,有的血衣沾在一起,行走都十分困难。但面对敌人的狂疯炮击和不间断的偷袭,没有一个畏缩的。
当师决定将他们撤下阵地休整时,很多战士都是相互搀扶、抬着到休整地的。当后方来看望的战友见到此情此景,都流下了热泪。师首长原本准备讲话,慰问一下从前线下来的官兵,见到此状,一句话都讲不出来,挥手道:先洗澡、换衣休息好再说。
当时,我们师的伤亡主要来自越军的炮击。雷干事说,他曾和师*治部的领导去医院看望从前沿各阵地抢运下来的伤员,那场景真是惨不忍睹。好多负伤的战士,被炮弹炸得血肉模糊,有的腿脚被炸得粉碎,有的手臂被炸断,有的全身缠满了绷带,全身被鲜血染红。令他感动的是,在野战救护所里,很少看到那些战士大哭大叫。有的痛得用牙齿将嘴唇咬出了血。
从阵地上抢运下来的伤员
那些被炸碎手、炸断腿的战士,一般都是做截肢手术。一只只被切掉的腿或手,放在地上一大堆,看到就心惊肉颤。有的战士,尽管手术前表现得非常坚强,手术后醒来发现自己的腿或手不见了,禁不住失声痛哭。也许,他们想到的是今后回家去怎么见人、怎么生活啊!
那天,我们在猫耳洞聊了近两个小时。最后雷干事透露说,我们师可能不久要换防了,兄弟们在山上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罪,流了这么多血,下山后,连个值得回忆的东西都没有。他说,打扣林时,有一首扣林山的歌, 我们是不是也创作一首歌,让参过战的人,只要一唱起它,就能想起老山,想起曾经在战斗过的地方吃过的苦、流过的血。
是啊,快下山了,总得有个值得记住的东西,既让自已为参过战而自豪,又能把战士这种英勇顽强,不怕吃苦、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无私无畏的爱国奉献精神展现出来,同时也让没参过战的人了解我们的战士。
猫耳洞前,战士们栽种的老山兰
但究竟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还真没好好想过。在这之前,每当我在各个阵地上,看到战士们吃着冷饭,喝着冷水,啃着干粮,坚守在前沿阵地的时候;看到那些往返于各个阵地的军工,扛着几十斤上百斤的炮弹、工事构件、肩上勒出一道道血痕的时候;看到那些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双脚泡在水里,裹着雨衣,忍受着蚊叮虫咬,睡在阴暗潮湿猫耳洞里的时候;看到那些从前面抬下来的伤员,一个个血流不止,疼痛难忍地咬着牙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时候……我曾想,这些干部战士每月就几十块、几块钱的津贴,在这里随时都有流血牺牲的危险,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老山阵地,战士在罐头盒中栽老山兰
想当初,我们在进行参战动员时,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上前钱,为了不留守,曾咬破手指写血书,积极要求参战。当战争结束后,谁还会想起他们,谁还会想起他们付出的巨大牺牲?
也许是对老山兰的特别钟爱,雷干事的提议,使我自然联想到老山上的这种兰花。它野生野长,没人施肥浇水,却能在险象丛生的恶劣环境中生根开花,奉献芳香,不求任何回报,为什么?因为这种兰花,扎根在生它养它的热土!
没有土地,它们就不能生存;它们的生存,也是为了这片土地。我们的战士,不正像老山上的兰花一样,脚下这片土地,是国,也是家。为国、为家,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从没想到个要任何报酬!
我触景生情,写下以下的歌词:顽强的生命,倍受催残,没有奢求生机盎然,顶住了风暴,抗住了干旱,无私无畏装点着边关……
雷干事一看初稿,也来了激情,马上就谱了几句,唱给我听,问我感觉如何?我对曲子是外行,说只要谱得深情一点,好听、好唱、好记就行。下午,雷干事就和师*治部的领导回指挥所了。
昆明军区文化部干事蔡朝东在阵地上教唱《我爱老山兰》
蔡朝东给战士们教唱《我爱老山兰》。蔡朝东后来成为着名的演讲家,以宣传老山精神为己任
没过几天,雷干事又陪原昆明军区文化部的干事蔡朝东战友来到老山,并送来了他编辑的《战士喜爱的歌》一书。在老山,我们又一起对《我爱老山兰》这首歌,围绕表达的主题,在词、曲上,对个别地方进一步作了润色、修改,并首先在我团特务连试唱。然后,军、师战地小报予以登载并加按语,要求部队学唱。朝东和雷鸣同志还亲自到一些阵地教唱。为了更大范围地宣传推广这首歌,蔡朝东还专程到北京,请着名歌唱家李双江、殷秀梅演演录制了这首歌。
这首歌在前线传开后,很受战士喜欢。后来昆明军区*治部曾专门做出决定,要求全区部队把它作为爱国主义题材歌曲,人人学会唱。再后来,云南广播电视台、央广的“人民子弟兵”节目也播放了这首歌。
我爱老山兰这首歌,从前线部队传遍了全国,这是我们当初创作时没有想到的。 直到现在,有的人还问我,是先有老山兰,还是先有“老山兰”这首歌?我说,应该是先有老山的战士,才有老山兰。
没有老山,没有老山的战士,也就没有人们熟知的老山兰。我爱你——老山兰!
【老山主峰,32师师歌《我爱老山兰》镌刻于石碑。词作者:94团*治处宣传股长邹荣禄,昆明军区*治部干事蔡朝东;曲作者:32师*治部宣传科副科长雷鸣玉】
董文华演唱我爱你老山兰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且闻名全国的老山主峰。
老山主峰地处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驻地船头村以西,是一座与越南交界的山,主峰海拔1422米,面积约8平方公里,附近有中国*家级天保口岸。
1979年,越南军队趁我自卫还击部队后撤之机,占领了我国陆地边界所有骑线点上的有利地势,包括中国境内的老山、扣林山和者阴山等。肆意在我方境内构筑工事,埋设地雷,并向我方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许多边境军民。1979年至1984年5月间,越军向我境内发射各种炮弹4万多发。使得我边民有家不能归,有地不能种,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生命及财产受到了巨大损失。为打击越军的挑衅活动,保卫祖国边境安全和维护国家尊严,中国边防部队奉*委命令,于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地区,打出了军威、国威,打出了曾激励我们一代人成长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
199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此建立老山风景名胜区。步入其中,这里早已硝烟散尽,处处青山绿水。主峰北侧建有纪念馆、人物雕像、领导题词等设施。当年广受人们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军旅歌曲“十五的月亮”、“小草”、“再见吧!妈妈”、“血染的风采”等,被镌刻在各种形态的石头上。因此,使之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中致敬为国奉献的英雄,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
“战斗英雄”张大权烈士雕像
主峰矗立着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同志到老山视察时题写的“老山精神万岁”汉白玉纪念碑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孙毅将军的题词“理解万岁”
“固边强国”标语和中国地图图案牢牢扎根于老山主峰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主题雕像
老山主峰修建的瞭望台
当年构筑的战壕坑
当年构筑的战壕坑道
猫耳洞
书写并镌刻于战壕坑道上的对联“大洞小洞猫耳洞洞洞藏龙卧虎,步枪机枪冲锋枪枪枪怒火满膛,严阵以待”
书写并镌刻于战壕坑道上的对联“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一步生”,彰显英雄气概
书写并镌刻于战壕坑道上的对联“硝烟丛中英雄壮举惊天地,猫耳洞里将士精忠映山河”
书写并镌刻于战壕坑道上的对联“一人辛苦万人甜,一家不圆万家圆,无私奉献”
老山文化经典歌曲园标识
战斗英雄史光柱原唱的《小草》
李双江原唱的《再见吧!妈妈》
董文华、阎维文共同原唱的《两地书母子情》
殷秀梅原唱的《我爱老山兰》
董文华原唱的《血染的风采》
廖昌永原唱的《热血颂》
董文华原唱的《十五的月亮》
董文华原唱的《望星空》
向和平撰写的诗歌《猫耳洞里的士兵》
用弹药箱培育的绿植
矗立在中越边境线上的界碑
中国*家级天保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