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分析的微博是真的吗
01 自媒体
上一篇文章说过,这一**涨和之前历史上的大涨还是有一些新变化的。
除了二线城市轮动、信贷产品创新这样的新路数之外,房产自媒体的崛起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环节。
中国楼市虽然从2002年就开始大涨,几乎每5年就要翻一倍。
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买房能赚钱这个事情,在2014年这一轮牛市之前,是没有多少人相信的。
我们常见的对话是:
A:我去年买了房,房价涨了200万,你也赶紧去买吧,再不买就买不起了。
B:啊。房价都已经这么高了。听新闻里说,大家都买不起房,国家开始调控,房价会下跌,你赶紧卖了吧。
这种对话出现在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我们见过太多太多,然后是错过、伤心、痛苦与失落。
房价涨却视而不见的状态,持续十几年,绝不是偶然,里面是有原因的——因为预期引导。
一直以来,普通人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始终停留在传统三大媒体——报纸、电视、广播上。
这些渠道的主办方和那些专栏作者,都是体制内的御用专家。他们讲话是要顾全大局的,有太多要考虑的因素。
以至于你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房地产要坚持宏观调控不动摇,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些引导预期的宣传。
事实证明,再强的预期引导,终究比不过经济周期。谢国忠之流的都被打脸。
不过,预期引导依然有用。
在庞大的宣传攻势面前,天天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房价不会涨大部分人还是相信的。
事情正在悄悄改变。
2009年新浪上线了微博,2012年微信上线了公众号,到2014年的时候,两大自媒体巨头已经如日中天。
普通人惊奇地发现,原来民间也有那么多高手,可以把国家大事、社会伦理、历史怪谈、经济社科写得如此有趣、深刻。那些体制内作家,之前只不过是依靠垄断了信息输出渠道,才能建立权威。
从此传统媒体一落千丈。
罗振宇提出过国民总时间的概念,指的是老百姓可消耗的业余时间终归是有限的。
以前国民总时间都放在传统媒体上,而2014年是个分水岭。那一年,自媒体、短视频在注意力争夺战上战胜了传统媒体。
一大批具有*意志的自媒体作者出现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房产圈也是一样。
现在的很多房产自媒体大号都是从那个时候起来的。不管这些作者水平高低如何,他们敢于把看到的、想到的情况写出来。
这些base在全国各地的大小V们,用键盘码字的方法通过互联网,一点一点改变人们对于楼市的认知。
02 自我实现
在没有自媒体以前,房产的信息是闭塞的。
一个上海人要想知道杭州涨跌并不容易,报纸上不会说,电视里不会讲,网站上的房价都不靠谱。
跨城买房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实地考察的动力。一个城市能够大涨,主要推手是本地居民慢慢察觉到信贷、限购政策放松,温和上涨之后激发起的购买力。
自媒体时代,事情变得完全不同。
只要稍微关注几个公众号、刷几下微博,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动态就了如指掌。
这一轮房价大涨是从深圳、上海开始的,但是有个城市其实也涨的很早,就是合肥。
它早早完成了翻倍行情后,精明的合肥买家发现,不远处的长沙还是地板价,于是靠前批合肥买家就跑去了长沙建仓,那个时候长沙房价才6000多。
很快就有人赚了钱,结果合肥的自媒体写了文章,然后更多的合肥买家涌到长沙买,也给长沙的靠前轮房价上涨助力不少。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杭州,因为杭州供地偏大的原因,杭州房价挺难拉升的。
杭州的房价是2016年底开始主升浪的,杭州房价之所以能涨起来,很多人说是G20的原因。
我从不认为一个城市能因为一个盛会房价大涨,如果是那样的话,当年济南搞全运会,基建力度比杭州大多了,房价还不是照样没涨。
杭州能涨起来,是因为它周围的上海、南京、合肥都涨过了。
一方面也应轮到它了,另一方面杭州人民也通过各种自媒体了解到杭州还是洼地。有意思的是,不少上海人民也通过自媒体了解到杭州还是洼地。
大家都在杭州买房子,就这样库存一点一点被消化光了,房价就涨了。
自媒体是这一轮牛市里的一个大变数,为这一轮房价推波助澜。
房价上涨不是自媒体推动的,《买房人必须关注的新变化!这一轮房价大涨后我们总结出哪些打法?#M60》这篇文章说了,是因为货币、城镇和控地。
但是呢,自媒体是会加快房价在不同城市间轮动的过程。
由于营销和流量的需要,自媒体标题党快速传播,打破了官方的预期引导,改变了还没有涨起来的城市的预期。
促成了:
预期上升——房价上涨——预期上升的循环自我实现。
以前官方要调整群众预期,只要在电视媒体和报纸上控制社论的导向即可。
但现在买房人这一波精英群体里已经没人看电视了,大家都在看各种自媒体。
任何房价的风吹草动,很容易散播开来。
自媒体取代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这个现象,我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它可以看做房价上涨的新因素。
就是新型传播媒体的快速、广泛、直接的传播力,会放大房价对预期的改变。
房价涨和房价跌的信息被新媒体传播后,会被放大幅度,造成暴涨暴跌的情况。
可以参考的是2015年的股市暴跌后,网上的各种段子让全中国人民都知道股票是在割韭菜,加剧了股市下跌。
学术上专门有一本书叫《行为金融学》,大家可以看看,行为模式是如何促进结果自我实现的。
03 阅读方法
大家都喜欢看自媒体,我也不例外。
我现在连网站都用的很少,所有的消息都从公众号和微博里拿到。
大家关注的房地产头部大号,我都关注了。
如果一个人想买房,应该会关注5到10个房产类的公众号。
正常人每天最喜欢看的新闻是,房产税要出台了,广东取消预售制度了,哪里的新盘又要上市了,70城房价要涨了或者要跌了之类的。都是一些热点新闻。
其实这些内容价值不大。
我们每天都处在信息过剩,但注意力稀缺的环境里,真正用心阅读的时间少得可怜。漫无目的,把所有公众号读一遍的方法,就是在杀死你的时间,可以说是谋财害命。
我们所有的阅读都必须带着明确的目的。
带着诉求去速读、全览公众号文章内容,发现有契合的,再深入展开。
我现在看一篇公众号文章,会快速浏览每段开头,还有作者加粗的关键字和金句,觉得有用再看看其他内容,根本不会通篇读完。
一般半小时就可以把十几个楼市公众号全部看完。
对我而言,能看到的真正的好文章是很少的,一般一天较多就一篇,有幸看到就会如获至宝,保存到在线笔记里。
我在房产领域深耕的目标就是赚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再写一些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些赚钱的方法。目的简单纯粹。
我虽然略懂买房,但也在不断迭代自己能力。只要能提升自己的,不管是宏观、微观、社科、城市、板块、信贷、实操,我都会看。
我所有的阅读都围绕赚钱这一点。这种强目的导向的方法让我获益不少。
04 套路
有了明确的目标,再去看公众号,看得多了,就会发现很多套路。
这里顺便说一下,微博我相对看的少一些,因为微博字数少,思想不太会深刻,我主要拿它当靠前手信息的素材收集使用。
深刻的分析思考还是以微信公众号为主。
回到公众号的分析。
作为一个运作微信公众号一年多的自媒体写手,我深深感受到做自媒体是不赚钱的。
一个阅读量在1万多的全职房产自媒体主理人,可能年收入都不到100万。他的主要收入来源只能是接接广告,回答知识星球,难得有机会做一、两个团购,并没有太多变现渠道。
而写字这个工作在中国历来是不赚大钱的。
拿我自己来说,写文章到现在,自媒体的收入比起买房收入都不到百分之一。
我写文章完全是靠把思想梳理成文字记录的成就感而支撑着,收入和资产增值只能靠全职工作和买房获益。
写文章不赚钱,这带来的直接问题是:会写文章的不会买房,会买房的不想写文章。
从买房赚钱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如果买房少于6套以内的,都不能说是成熟的买房人。
因为超过6套以后,一方面你踩过的坑足够多,另一方面,你的房票、贷票、现金、负债率都会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实操中的压力会逼迫一个人必须突破,才有东西去学习那么多黑科技。
反过来说,6套以前,都是在读预科。按照这个标准,大部分自媒体作者都没达标。
我观察过身边真正厉害的买房人,整天忙着淘笋、办贷款,时间成本极大,不太愿意写文章分享经验。
毕竟买一套房,成功操作一次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上下浮盈,谁还愿意去写文章,一篇只有几千的回报。
整个行业,只有非常零星的个别翘楚,又能写好文章,又能买好房子。太少了。
所以这样一个现状,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大量买过一二套房,甚至没买过房的小编开始避重就轻聊房产,很少谈及具体实操的细节,就在外围绕啊绕,始终看不到核心干货。
考虑同道中人的和谐生态,后面提到的所有公众号类别,都会隐去具体的名称,大家也不要猜测具体指哪个号,不便展开。
(未完待续……)
经济学家谢国忠最新言论
谢国忠著名经济学家_程程访问
谢国忠——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最精准的灾难预测家
谢国忠,有人称他为“最精准的灾难预测家”,也有人干脆称他为“乌鸦嘴”。谢国忠曾准确预测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在美国次贷问题爆发后他也曾预警美国经济将陷入倒退。他曾是摩根斯坦利(亚洲)公司亚太区的首席经济学家,还曾被基金经理客户评选为亚洲排名靠前的分析师。他更多被人提起的身份是*经济学家。2009年5月23日,许多听众观众来到了浙江电台经济之声举办的“财富大讲堂”,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冲着一个叫做“谢国忠”的人而来的。《程程访问》也借这个机会,会了会谢国忠———这个半路出家,如今却举足轻重的经济学家。
精彩对话
程程:经常会跑到浙江来吗?(www..com)谢国忠:有时候来,来看看企业,浙江是民企很多的一个地方。原来我工作的时候,也经常带很多基金经理来浙江看企业。现在也是通过跟企业接触了解一些企业的基本情况。
程程:一说到谢国忠的时候,我发现每一个词条,最开始出来的都是“*经济学家”。为什么管您叫“*经济学家”呢?
谢国忠:因为我没工作,所以就变成*了嘛,很简单的事。如果你在摩根斯坦利的话,那就不是*经济学家。我觉得,华尔街按理论来说应该是*,但毕竟在一个公司里面的话,大家是一个饭碗里出来的钱,所以多多少少对业务有所考虑。有时候你看市场上,比如说突然有投行说油价要大涨,油价在跌的时候他说要大涨了,这你就想一下,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是他让市场拖一拖,让自己的人先跑掉呢。有时候说话跟市场的走势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觉得现在投行研究部门在市场上信誉程度的话相对是比较低的。
谢国忠坦承在投资银行里工作的经济学家很难会100%的*。2006年10月,他闪电式地从摩根斯坦利离职,之后一直以*经济学家的身份示人。
程程:那你现在还是在金融行业,你并没有跳出去吧?
谢国忠:我还是*地给一些基金做一些顾问工作。因为现在基金也需要给他们做一些*的判断,一些客观的。投行往往是,他给某些公司做IPO的时候他突然乐观了。所以有些基金经理觉得,投行怎么突然改变观点了,一定要卖什么东西了。今天早上7点钟出来观点的话,下午4点钟来个电话,什么公司要批股了。
与许多经济学家一样,谢国忠也是半路出家的。1983年他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到了念博士时才转到经济学专业。1990年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谢国忠:学习呢还是慢慢来,我觉得金融这个行业不像工程和理科工科,可以突击的。读书啊等之类的,它不是完全教科书里的东西,要通过自己观察,有实战经验。所以金融这个行业是要积累的,不能心急的。我在投行里的时候,很多刚来的人问我在投行里成功靠什么?我说你只要活下去就可以,因为这个行业是马拉松,你只要有了经验积累之后,以后就会越来越安全,以后你的薪水也会越来越高。刚开始的时候,他裁员往往都是裁新来的人,前几年的话你只要没被裁掉,在这个行业你就扎下根来了。刚开始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我有多厉害,我怎么能做啊,最重要的就是做事,踏踏实实认真,让你的客户、你的同事认为你是有用的。
1990年博士毕业之后,谢国忠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在世行的五年,帮助了谢国忠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来理解东南亚地区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
程程:我特别关注的就是你为什么要从土木这一行突然转到了经济学去,因为这个真的太不容易了。
谢国忠:我当时去的时候学的也是类似的专业。后来我去读经济学的一门课的时候有一个教师叫罗伯特·索罗,他后来1988年拿诺贝尔奖,他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创始人。在50年代的时候他创造了这个理论,他当时的结论到今天还经得住考验。我听他的课觉得挺有意思,对我来说我觉得这个行业好像对我挺合适的,就是光说说话就行。我觉得干这行让你说话就给你薪水。我觉得别人不给我钱我也说话啊。另外就是思维方式的话跟我原来很不一样。因为理工科的话它是建立在一个方程式,方程式背后的思维方式的话,我们往往拿科学技术来应用,但是很少去想一想它的科学技术产生的背后它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来的。我觉得我们国内有点欠缺,我觉得这一步不跨出去的话要创新也是不容易的。你只有看到今天的科技成果背后的思维方式,你才能去创新,所以我觉得这个理性思维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数学物理学,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对社会的观察,理性的观察,找因果关系,找相关关系。经济学的话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不文不理的一个学科,它不可能有一个绝对准确的。很多人拿一个模型,拿一个数学,然后跟你说等等,然后几个小数点的答案,那肯定他是自己骗自己。自己先把自己给骗了,然后再去骗别的人。没有这样的,经济学背后它基本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有理性的一面,有非理性的一面。但是理论上呢,它都是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从长远来说的话,这个结论是对的,在短期的话这个结论是永远不对的。短期来说人都是非理性的,这个理性和非理性之间,什么时候理性,什么时候非理性,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另外就是它的相关性,在经济学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关系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每次出现事的时候重要的跟次要的都不一样,所以它有个艺术性。什么时候能够有个判断?什么是重要?什么是次要?这个索罗教授对我影响很大,他给我一句话我一直记着,就是说经济学是解释人的行为,所以你有再好的理论,再好的解释,如果你在街上随便找几个人来跟他说,说了半天他都不懂,说明你自己也没搞懂。因为你是在解释他的行为,他没听懂,你怎么会做对呢?所以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学问,是在国内没看到的。所以我被他这种灵活的思维方式,既理性又灵活的思维方式吸引了,我就一头扎进去了。
准确预测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声名鹊起后,谢国忠一直很活跃,唱空楼市看空股市,有人称他为最精准的灾难预言家,也有人戏称他为“乌鸦”经济学家。
程程:那你对这称呼怎么看?
谢国忠:很多人觉得我老是唱空的,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因为白纸黑字我写的,过去有唱好的时候,说要涨的时候有。但是人对恐惧的记忆是很深的,而对快乐的记忆是很淡的。所以受了恐惧的人他会老记着你说了使我恐惧的事儿,使我开心的事他不会记住。我在那时毫不犹豫的乐观,1999年的1月份和2003年的5月份,这两次我是毫无保留地让大家什么都可以买。2007年1月份的时候我在《财经》杂志上写文章,我说股市的话进入泡沫了,但是泡沫会在正常价位上加一倍,当时是2600左右,但是你要意识到这是个泡沫,你要走。当时我是这样说的,我说泡沫不是说今天就要掉,泡沫就是一个你要知道什么时候走,是一个相对的乐观,让大家要谨慎,到时候你得走出来。七八月份的时候,我提醒大家十七大的时候应该是*高点,再不走的话倒霉了就别怪别人。所以之后我对黄金对石油掉下来之后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乐观的事情大家记不住,记住的是恐惧的事情。因为赚了钱之后你很少想到是听了谁赚钱的,亏了钱就说你把股市搞下来。中国现在不是说这个股票是有价值的,它是会涨还是会跌,为什么会涨会跌,而是看有人唱好有人唱衰,看谁的力量大。他不是说这个股票本身值多少钱,人的行为的话这是一个非理性的想法。
谢国忠认为,他对形势和趋势的判断之所以能在多数情况下准确,得益于他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多从国情出发,并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及传统因素在影响经济结果时所发挥的作用。对于中国的股市他多数时候是“看空”的。
程程:那接下来的话就是股市,我知道您每年都会对股市该不该进去发表一下评论。您以前也说过2500点左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点位,那现在的状况,你是鼓励大家进还是出?未来的预期会怎样?
谢国忠:过去我觉得2500点是正常的价位,正常经济情况下正常的价位。但现在盈利又掉了好多了,所以经济的话是在调整的过程当中。在中国现在的股市的话已经是三倍的市净率,应该是值得大家要小心的一件事。在这个价位上要大幅上升的可能性的话,有,但不是很大。中国的资金比较多,两倍的市净率以下的是可以买的,三倍的市净率以上的要小心,在当中呢自己把关。这个是比较合适的一件事,买东西都要讲价格是高还是低,买股票也一样,你不能老是听着我朋友同学都说股票要涨,我也去碰一下。等你碰的时候你可能又亏了,买股票的时候你要想想,过去你是不是莫名其妙输过钱,就没想明白就输钱。如果你过去经常这样出现的话,你以后别听别人说话,较好就不要炒股票,如果碰这个股票就是要掌握一个基本的道理,价格低的时候进去。
谢国忠一向坚持中国楼市有泡沫,而且还是“大泡沫”。他曾预测房价见底至少要5年,而楼市的回暖也至少要五六年。
程程:经过一段 时间 的调整,一季度全国的房产都有一个小阳春的迹象。你怎么看这个迹象,未来的走向会怎样?
谢国忠:我觉得这轮房地产的反弹,我认为是熊市反弹。所以房地产要投资的话要非常小心,有相对短缺的地方、地点啊,房地产有个说法叫“地点!地点!地点!”有相对短缺的地方才能买房做投资,这个房子的话不管有多好,一定要能租出去的房子,租金的回报率还是可以。5%或者更高的,才是值得投资的,不然的话房子造得再好,很远的地方,这个房子不值钱的。这个房子就是拿来自己看的,因为它没有市场价值,你租不出去的房子说明是没有价值的房子。
唱空楼市,看空股市,那么我们该如何投资呢?在谢国忠的眼里怎样的投资才是合理并且安全的呢?
谢国忠:这个钱将往哪个方向去?现在央行放钱放得比较多,大家害怕通胀这件事。我说过买些纸黄金啊,我对能源还是相对看好,煤炭、石油啊。但是煤炭、石油,石油现在炒得比较高了,什么东西看好的话也要看什么时候。像石油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涨了一倍,这个世界经济还在萎缩,需求还在萎缩,那么是资金带动的,这个情况你要小心一点。黄金相对好一点,一年多的话,在800到1000之间波动,黄金还没反应通胀的预期,但是现在9500也是要当心点。所以我觉得什么东西好的话,东西价格要好行业要好,都要把握时机的。投资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巴菲特的话当时400多亿现金,股价很高他这么多年不投,手里拿这么多现金,大家都说巴菲特老了不中用了。他开股东大会的时候,他没办法只能搞娱乐了,弹弹琴唱唱歌,跟大家讲讲笑话,靠这个混过去是吧。不然人家问你你看纳斯达克又涨了20%,你怎么不投呢?好几年的话他说这个太高了不能买,人家就听厌了,说巴菲特不灵了,你去年也说这些话,不是又涨了20%吗?所以这个投资的话从长远来说,投资是马拉松,它最重要的是积累,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亏本,一亏本之后你就回不来了,你没亏本的话,投资是一个指数增长的概念。每年赚个7%、8%、10%,10年以后就很多了,20年以后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