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文旅广局深入贯彻落实***总**关于非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践行《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各项工作要求,依托诸多非遗代表性项目优势禀赋,深度挖掘和用好非遗资源,多途径推动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发展沉浸式旅游新业态,打造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擦亮呼伦贝尔文旅融合新名片。
一、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一)薪火传承 夯实基础 推动传承发展
呼伦贝尔历史文明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漫长的发展中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较为丰富。
2009年以来,全市共组织8个批次市级代表性项目评定工作,将一批批珍贵、濒危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非遗名录,不断完善非遗名录体系。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项(数量在全区占比约16.9%,位居全区靠前),自治区级123项(全区第二),市本级275项;申报*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人次(全区第二),自治区级155人次(全区靠前),市本级465人次。经过长期深入调查、挖掘,现已收集整理大量资料,建立资料档案库,储存纸质版档案资料800余册,非遗视频1080P及4k数据资料61TB,图片数据10余TB,征集非遗实物2000余件(套),这些宝贵的资料蕴含了当地各民族共同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成为了凝聚共识、彰显特色、赋能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障。注重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与管理,2021年起草《呼伦贝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管理条例》,同年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公布施行,是全区推荐出台非遗传承人保护管理配套法规的盟市。
注重发挥高校非遗传承重要作用,与呼伦贝尔学院共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研修计划参与院校,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学员360名,经过5年培育与打造,目前该校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4-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
(二)优化产品 丰富业态 拓展体验形式
根据市场需求注重多元发展,以非遗+演艺,非遗+体验等多种形式协同配合,不断寻找非遗和旅游的契合处、联结点,形成协调发力的非遗与旅游融合格局。旅游演艺是文旅体验的重要载体之一,呼伦贝尔市以传统舞蹈、传统音乐和民俗类项目为蓝本,推出《非遗中的呼伦贝尔大雪原》《根与脉》等演艺产品以及“冰雪那达慕”“寻味·非遗中的呼伦贝尔大雪原美食文化展”等民俗体验活动,用歌舞表演、情景再现与沉浸互动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观、可触、可感受”,吸引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为丰富文化旅游体验,呼伦贝尔市支持各类非遗设施场所增强互动展示、体验教学等功能,鼓励旅游相关场所聘请非遗传承人为讲解员,面向游客演示、讲解非遗知识,提供研学服务,涌现了“五彩童年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等一批沉浸式体验场所,该基地旅游收益、非遗对外传播效果良好,2023年游客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三)守正创新 创优晋位 促进活化利用
为提高非遗资源合理利用效果、助力文旅产业提标提效高质量发展,以“争先创优”为目标,呼伦贝尔市整合全市优质非遗资源,培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长久生命力的文旅品牌。
一是鼓励传统工艺企业多梯度、多维度利用非遗元素,挖掘非遗衍生品的产业化潜力与市场化发展路径,不断提升文化创意的质量,提炼展示民族文化元素与特色,打造集展、产、研、学、售于一体的自治区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处,非遗就业工坊1处;
二是通过支持传承人入驻景区开展展示体验、研发周边文创、提炼文化符号等方式,指导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景区打造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指导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东苏木打造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支持呼伦贝尔古城旅游休闲街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打造自治区级非遗特色街区,是入选自治区级荣誉较多的盟市之一;
三是鼓励引导传承人、从业者建设非遗体验场所,对现有点位从课程、教学、体验等方面提档升级,打造“扎兰屯剪纸”等自治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4处。非遗品牌的丰富提振了行业士气,发挥了带动示范作用,为传承人及从业者搭建了项目展示的平台。
(四)串珠成链 以线促建 赋能产业发展
呼伦贝尔自然风光壮美,旅游资源丰富,为发挥多民族文化特色优势,2022年,在现有呼伦贝尔市经典旅游线路上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内容,制定了非遗特色线路,根据线路内容拍摄宣传片1部,并根据非遗发展态势不断进行丰富、完善及提升,融入了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特色村镇、街区、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等点位,引导传承人沿线开展体验、展示活动,同时积极与旅行社对接、交流、推广,完成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的培育。今年以来,该线路各个点位的游客数量实现了翻倍增长,截至9月共计接待省内外游客339.14万人次,同比增长410.03%,旅游收入累计1.69亿元,同比增长465.42%。非遗线路较好发挥了文化、旅游合力,在促进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成为呼伦贝尔文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核心线路,被中国旅游报评选为“2022全国20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
(五)突出优势 营造氛围 讲好非遗故事
一是积极争取大型节目承办机遇,借央视与文旅部合作的大型文化类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内蒙古篇)在相约敖包景区拍摄的势头引爆热点,传播多元、开放、包容的呼伦贝尔形象,节目播出以来“相约敖包”(非遗小镇)景区实现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游览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25倍和9倍,全网热搜上榜172次,微博话题阅读量达4.1亿次,进一步提高了呼伦贝尔非遗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是打造多类型宣传格局,市非遗保护中心策划出品人文纪录片《卓拉的嫁期》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2023年度第二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名单,展示了呼伦贝尔非遗项目背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度与多样性;编辑《呼伦贝尔:打造非遗旅游新路径》在中国旅游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刊发推广;与当地日报社、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合作,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报道30余篇,并广泛发动局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文旅宣传矩阵平台推送发布。
三是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2个,陈列各类展品2000余件(套),总面积2100平方米,为群众提供近距离接触非遗的平台。
四是每年组织各旗市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14场次以上,选派传承人参加“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首届中俄非遗展览展销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各类有影响力的主题活动,年均10余场,为开阔传承人眼界、拓展合作交流渠道起到积极作用。
二、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
呼伦贝尔市深度践行“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两点心得体会:
(一)重视文化存续力
以保护为主题促进旅游开发
一是要保护非遗资源,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强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二是科学利用、合理植入,不能生搬硬套破坏非遗的本真性或者脱离非遗主体所依托的文化空间,保持非遗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整体性与合理性,发挥文化主管部门及项目保护单位的引导实施与监管作用,在尊重非遗主体的文化自主与意愿的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参与旅游活动。
(二)重视文化**力
推进社会与经济效益协同并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发展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通过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能够在旅游中进一步提高非遗的可见度、影响力。要加强非遗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发挥不同项目的优势,找准发展的契合点,将其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培育特色线路,充分体现创意、融合、特色。实践告诉我们,要坚持文化铸魂,旅游兴业,两相融合必将更好地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作用。
-THE END-
来源:非遗科
编辑:姜彤、王羽佳
监审:白莹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上部分文章和图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公众号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稿件来源进行了标注和通告,如有漏登或稿件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靠前时间更改或删除。
3.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