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怡,贵阳市“四有”好老师 以美育温润人心】

师者擎灯,育梦成光。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年轻爽朗,或老骥伏枥,站立在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书育人,默默耕耘,用自己的选择向世人传递着持久绵长的温暖与力量。他们,是人民教师;他们,在平凡中铸就伟大。

时值第39个教师节,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贵阳网联合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推出致敬贵阳“四有”好老师系列海报,向今年贵阳市评选出的26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致敬,并以此激励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事迹回顾】

“一人一张白纸,以文化为主题设计一件文化衫。”

“我创作的灵感源于甲秀楼。”

“我设计的主题是传统节日——端午节。”

……

在罗怡的美术课上,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在A5大小的纸上自由创作。

罗怡,女,19岁踏上讲台,现为贵阳市花溪区第四小学美术高级教师,擅长工艺美术创作、电脑美术设计,曾荣获“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级名师”等称号。

走出校园 探寻贵州非遗文化之美

日常教学中,罗怡不仅教授学生技巧,还以非遗文化为载体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的魂与精髓,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更加全面地成长。

“刺绣作品描绘的图案有哪些?刺绣方法一样吗?绣片都绣在衣服的哪些地方?”……带着问题,罗怡在贵阳孔学堂给班上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博物馆美术课,让同学们了解贵州民间的美术文化。

在“贵州戏剧面具展”开展期间,罗怡带着学校的50多名学生实地参观,并用软陶展示了土家傩堂戏(又称傩戏)面具的制作,通过听解说、看实物、知过程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贵州古老的傩文化。

“美术课堂不仅有在教室上的理论课,还有在校外的实践课,以及老师深入研究‘带好路’的探究课。”罗怡说,美术不仅是培养孩子的审美,同时也是一种传承。

罗怡认为上好美术课,要“走出去”,要用好本土艺术文化资源,把苗绣、傩面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中,将优秀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田。

以“美”育人 激发山村孩子学习热情

“罗老师你还会回来吗?”

“等我长大我要去贵阳找你。”

“我也要成为你这样的老师。”

这一幕发生在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彼时罗怡结束了在该校为期一年的支教,同学们对罗怡的离开充满了不舍。

【罗怡,贵阳市“四有”好老师 以美育温润人心】

支教期间,罗怡为孩子们创办了美术社团、开设刮画课程、马勺画课程、纸板堆贴画……为让学生了解当地特色民族美术文化,她还带着学生们到当地有名的傩面雕刻师的傩堂戏面具艺术工作室参观学习,请艺人亲自演示制作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傩堂戏面具的造型之美。

收集大量素材后,罗怡与孩子们创作出了一大批纸板堆贴傩面形象。2022年,罗怡在第四届中国-东盟艺术暨教育成果展上将孩子们的作品进行展示。

美术教育在慢慢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也为山里的孩子开阔了眼界,找到了自信。这也更加坚定了罗怡在美术育人这条路上,继续深耕、钻研的信心与决心。

磨砥刻厉 助推教师成长倍道而进

从装饰装潢与工艺美术专业到在职深造美术学,到成为贵阳市教育局美术基地指导专家、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库专家,再到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贵州面试官、贵州省教材审核专家库成员……每一步,都是罗怡落实美育育人的具体实践。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罗怡一直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熟练使用PS、自学动画,并在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方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罗怡的优质课《神奇的装饰柱》《我和马儿在一起》被评为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论文《小学美术欣赏课微课程设计制作的有效途径——以五年级美术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一课为例》获全省艺术教育论文征集评选省级一等奖……

自我成长的同时罗怡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可能会走得很快,而一群人则会走得更远。自担任学校教科研主任以来,罗怡带领全校老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鼓励青年教师做课题研究,为老师们提供学习路径和方法,协助规划每一位老师的成长方向,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优质教育之花开满校园。

【罗怡,贵阳市“四有”好老师 以美育温润人心】

从教三十年来,罗怡一直以“有一种情怀叫做坚守,有一种信仰叫做热爱,有一种责任叫做奉献,有一种幸福叫做付出,相信坚持的力量,遇见最美的自己”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她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们,也影响着身边的老师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她将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政治觉悟,在思想上业务上带动更多的教师一起成长。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想吃鲨鱼吗"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money/8jj0nn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