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的儿子,天生对农业就有一种情怀,退休后发挥我的技术特长,牵针引线,发挥余热,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帮助他们创新创业。
余炜
余炜
原溧水区科技局局长
全国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被科技部评为星火科技管理先进工作者
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江苏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工作先进个人
溧水区十佳农村致富带头人
愿做青年人的“乘凉”大树
余炜,从南京市溧水区科技局局长的岗位上退休已有7年,但他却从未离开过所从事的专业,每天依然闲不住,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扶持青年人创业的道路上。
余炜和他的学生龙国刚 看稻谷生长情况
余炜和他的学生龙国刚 看稻谷生长情况
去年,他作为农业科技导师结对收了一位新学生,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生龙国刚。
这位95后小伙子读书期间,在溧水芝山村驻扎一年半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课题:生物质炭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作用。2021年7月毕业后,龙国刚选择加入到溧水区芝山村综合社,做起了“新农人”,延续自己在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老局长余炜就担任龙国刚的驻地导师。
“把资源都给他用起来,拓宽他的知识面,让他能很快进入角色,总之就是给他营造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使他尽快地安心下来,成长起来,能够在这发挥作用”。
近些年愿意到农村创新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他们除了热情之外,常常面临着技术、资金对接问题以及思路**问题。“老农人”余炜说愿做他们这一代“新农人”可“乘凉”的大树,尽自己所能,在创业规划、引进项目甚至资金上给予他们帮助,让他们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
除了龙国刚之外,余炜还先后为5名大学生和青年农民建立起“南京市青年农民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批现代新型农民和科技兴农带头人,使他们都能成为带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军人物。
倡议溧水“五梅(莓)”特色
林果种植构想靠前人
每年的二三月份,南京市民都喜欢到溧水去摘草莓,“溧水草莓节”已成为响当当的“地方招牌”。可最初,溧水在1995年刚引入草莓之时,虽然种出来了,长得也很好,可销路一直上不去,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之后余炜改变思路,在傅家边做起了草莓+旅游农业,不仅草莓销路解决了,也带动了傅家边的农家乐产业。
“较多的时候三八妇女节前后一天都要几万人,连停车都很困难。”
一枚小小的草莓,撬动起溧水育种、销售、采摘、乡村旅游等全产业链格局。而余炜就是提出把草莓与乡村游结合起来的靠前人,这也使得溧水的草莓在南京在江苏甚至在全国都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带动了整个溧水的“草莓经济”发展。
如今,除了草莓,蓝莓、黑莓、青梅、杨梅,这俗称的“五梅(莓)”已成为溧水的特色产品。余炜在2015年退休后第二年,由他牵头并执笔,申报“五梅(莓)”特色林果基地建设项目,这个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农业科技开发项目,为溧水争取到100万的专项经费,并在他的倡导推动下,溧水还成立了杨梅专业技术协会。加快了杨梅基地建设,把昔日的荒山坡,建设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玩转新媒体 推广溧水农业
从扎根农业,到之后依托农业旅游的产业开发,溧水的农业生产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炜也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退休后还被评为溧水区十佳农村致富带头人。
如今,67岁的余炜也开始玩起了新媒体,一年的时间就拥有了6万多粉丝量,他发布的都是与农业相关的内容,他说不仅要科技助农,还要用好新媒体推广溧水农业,让更多人了解溧水,来到溧水,爱上溧水。
【本期预告】
《城市面孔》
余炜:退而不休 科技助农
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12月3日21:30
欢迎收看
编导:邢颖
摄像:秦岭 孔深
编辑:小I
执行主编:黄海琚
主编: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