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egg_GlobalMacroFin
本文参考瑞信2022年H1财报、Moody近期评级报告和互联网新闻报道,对瑞信的业务状况、偿付能力、流动性状况和面临的纹贴进行简单分析,并尝试讨论其破产可能性以及破产后果。全文共计2900字。
1、 CS的法律主体结构和四大业务
Group AG全资控股CS AG,并直接或通过CS AG控制CS集团下面的四块业务下的子公司:投行业务(IB)、财富管理(WM)、资产管理(AM)、商业银行(SB)。
2、 评级持续下滑但仍然维持投资级
CS group AG和CS AG的评级总体上持续下滑。目前前者评级在BBB到BBB+(Baa1),接近了投资级的分界线(BBB-),后者在A-至A+(A1)。与之对比,被认为是风控能力最强的JPM的评级大约是A-到AA-,咱们的ICBC的评级大约是A到A+(A1)。
3、 盈利每况愈下,风险事件频发
从22年半年报来看,本土银行(SB)和财富管理业务(WM)是CS的主要营收来源,分别贡献7.9、3.3亿瑞郎的税前利润,而投资银行(IB)和toB的企业中心(CC)则是亏损主要来源,分别亏损9.2亿、4.6亿瑞郎。再叠加法律诉讼上亏损了11亿(拨备),对 Group持股亏损了5.2亿,CS上半年总税前损失高达16亿瑞郎。
糟糕的盈利由来已久。2020年Q1以来,CS盈利状况每况愈下,2020年Q4至今只有2个季度实现了非常微薄的盈利,而2021年Q4和22年Q2都遭受了巨大亏损。
从各个业务的贡献来看,2021Q1 CS的IB业务遭受了爆仓和破产的双重冲击,前者带来了43亿瑞郎的亏损,后者带来了约1亿的亏损。
更重要的是,Archegos和Greensill使CS的IB业务丧失了信誉、名声和市场份额,这对于金融中介而言是致命的。
可以看到,自从2021年Q1后,CS的IB业务无论在fixed , 还是 mkt上都每况愈下,可以说已经半只脚踏进了棺材。
4、 资本充足率尚可,流动性相对充裕
先来看偿付能力。CS的CET1 ratio为13.5%,CET1+AT1+Tier2 capital ratio为35.2%,均显著高于各国监管所要求的水平。如果仅从账面价值来看,CS理论上能够承受的损失为969亿瑞郎(CET1+AT1+Tier2全部减记为0)。
与其他GSIBs相比,CS的CET1 ratio处于略高于中位数的水平。美系GSIBs如JPM、Citi、Wells Fargo、BoA的CET1 ratio大约为12%。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CS的流动性覆盖比例(LCR)不差,其持有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HQLA,如国债、准备金等)总额为175亿,是其短期易流出的负债的约1.9倍,即LCR为190%,在GSIBs中排名最高。与之对比,其他GSIBs平均的LCR只有不足140%。
事实上,CS总资产中有30%的资产为HQLA,远高于美系GSIBs的大约20%。
总体来看,如Moody给出的评级所示,CS有着GSIBs平均水平的偿付能力和远优于平均水平的流动性储备。如果仅从财务和风控数据来看,CS的违约风险并不大。更大的问题还是在它糟糕的盈利能力和混乱的管理上。
5、 严重的企业管理问题由来已久
CS在Archegos和Greensill上的巨大损失反映出CS一方面在业务上非常激进,另一方面在风控上又不像美系投行那样足够精明和老练。这反映出其管理上存在的巨大漏洞。
事实上,CS的管理和风评问题由来已久。2022年上半年法律诉讼上的这11亿损失(拨备)中,有大约一半是来源于一个10年前的案子。2009年CS负责私人银行业务的“明星雇员” 伪造了数亿美元的交易,并导致了超过1.4亿美元的损失,而其客户中甚至有格鲁吉亚前总理。
另一个例子是2022年年初的数据泄露事件,黑客曝光了CS超过1.8万个账户信息,其中涉及的CS客户包括腐败分子、欺诈犯、毒品走私犯等等,令人瞠目结舌。
糟糕的管理不会让你的企业在一夜之内破产,但会让你逐渐走向破产的边缘。
6、管理层大换血+IB业务剥离,但仍待时间检验
2021年Archegos爆仓事件后,CS直接对IB部门的管理层进行了大换血。而2022年以来,CS对整个集团管理层进行了全面调整,特别是7月以来更换了包括CEO、CFO、COO在内的全部高层。
此外,CS也表示将逐步降低对IB业务的依赖,而将更多资源投入目前资本占用很低,但利润贡献很好的AM业务中来。有传言称,CS正在寻求剥离IB部门中的主要业务,仅留下轻资本的咨询业务。
但管理层和战略转向是需要时间和摸索的。CS战略转型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而正当前他们最需要挺过去的是这一波市场的风言风语和恐慌。
7、CS会破产吗?
得益于金融危机后的Basel III等监管升级,CS作为欧洲最重要的银行之一,其偿付能力和损失吸收能力远高于金融危机前水平,基本持平于其同行,处在比较健康的水平。而相当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最强的流动性状况(至少从公开数据来看)能够保证CS应对一定程度的挤兑冲击。
CS的痛点在于糟糕的企业管理引发了一连串风险事件,包括Archegos、Greensill、Lescaudron诉讼案等。每一个风险事件不光沉重冲击了CS的盈利,更重要的是令其市场信誉和份额每况愈下,CS正逐渐丧失作为金融中介最重要的“资产”——名声。
CS作出了战略转型,打算聚焦资产管理、咨询等轻资本业务并准备逐步剥离IB等亏损业务,但仍需时间检验。
仅从目前的公开数据来看,CS破产的风险相当有限。很低的PB值更多是“市场恐慌”的镜像而非破产风险高企的理由。当然,如果CS未来爆出隐瞒损失等其他严重风险事件,也不排除其可能宣布破产保护的可能性。
8、如果CS破产了会怎么样
没有人确切的知道。 但如果非要与2008年的雷曼做个对比的话,可以确信的说,CS的破产冲击要远小于雷曼。
理由1:雷曼的冲击之所以很大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本质上是房地产危机叠加了系统重要性金融中介的违约。本次CS背后并无房地产危机,甚至也(暂时)没有欧债危机期间的主权政府债危机。
理由2: (2014)指出,雷曼对于破产的毫无准备(雷曼直到破产前1个星期还未对破产流程做任何准备),以及美国破产法 11并不适合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破产,是导致雷曼冲击额外大的重要原因。而GFC后银行监管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让大型银行的破产变得更加“顺滑”,在破产处置过程中仍然能够维持基本的造血功能而不至于引起市场混乱。
理由3:雷曼破产前夕资产规模大约7000亿,几乎完全是投行业务,没有商业银行业务,因此整个负债均来自批发融资市场而不受存款保护,一旦破产冲击格外大。而CS的资产规模虽然高达7000亿,但有超过2400亿是商业银行业务,盈利能力比较强且受存款保护,IB资产规模只有大约3300亿瑞郎,大约折合3300亿美元。2022年的3300亿所带来的冲击,显然要远低于2008年的7000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