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80岁医者春节坚守岗位,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

春节不停诊,社区医院成为最近的“健康守门人”。

在郑州市汝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位社区医生,80岁的她是大家眼中的“明星医生”——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术高明、亲切又暖心。

春节期间,作为“敬业达人”的她依然“闲不住”,7天假期安排了4天坐诊,而且,无论坐诊与否,她的门诊室门上都贴着自己的手机号,并保持24小时不关机,她的名字叫虞素琼。

从医50多年来,虞素琼一直在基层医院工作。每一年春节,她都会像“老朋友”一样守护在人们身边。虞素琼说,这就是她的骄傲与幸福。

7天假期4天坐诊,门上还“公布”手机号

2月2日,大年初二,下午3点,天气晴朗。

“我找虞大夫!”“虞大夫在吗?”“我们家好几代人都找虞大夫看过病。”刚进诊所,就有几位社区居民“点名”找虞大夫。

“这是春节吃多了,多吃点清淡的。”虞素琼一边开药,一边提醒。

郑州80岁医者春节坚守岗位,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

“虞大夫是副主任医师,也是我们这儿的‘大明星’,很多人找她看病。”郑州市汝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主任刘勇介绍,该卫生服务中心下辖7个社区,共7万居民,不少人都是虞素琼的“粉丝”。

话音刚落,旁边一位同事回忆,之前,虞大夫在诊所门口坐,后来换了办公室,病人没看到人,便靠前时间给虞大夫打电话,“生怕虞大夫不坐诊了。”同事笑着说。

虽然春节放假7天,虞素琼安排了4天坐诊,每天8个小时,尽管病人不多,却从不迟到、早退。“春节还来看病,可能会有急诊病人,不能掉以轻心。”

郑州80岁医者春节坚守岗位,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

此外,记者注意到,虞素琼的门诊室大门上,还贴着自己的手机号。虞素琼说,从医50多年来,她深知什么是“命悬一线”,所以,她每天都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的习惯,以防紧急情况。

曾因出急诊,烧坏一口锅

虞素琼为啥这么受欢迎?所有回答中的“异口同声”——医术高明、敬业。

高明的医术离不开虞素琼的每日精进。

郑州80岁医者春节坚守岗位,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

她的桌上摆放着一本医学书,只要工作不忙,就会随时翻阅。在其他医生眼中,虞素琼还是个“时髦”的老太太。同事回忆,前几年,医院安装了一个线上系统,大家都以为虞大夫年龄大了,学习难度会很大。那几天,虞素琼经常在办公室“摸索”到晚上9点,如今80岁的她用起电脑毫不费劲。“虞大夫的学习劲头儿让我们年轻人都感觉到惭愧。”年轻大夫说。

敬业,是虞素琼的另一鲜明标签。

有一年,虞素琼正在做饭,突然接到一个急诊,她二话不说赶紧出诊。谁知,回来后发现,不锈钢锅已经被烧化了,“从那以后,我爱人再也不让我做饭了。”虞素琼说,结婚多年来,最感谢的就是自己的爱人,他几乎“包圆儿”了所有家务,让虞素琼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对于每年春节的值班,虞素琼的爱人王世熙也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知道她,脑子里天天就是病人的事儿,在家心里也不安!”王世熙说。

电脑上贴着手写医保报销药清单,防止开“错”药

永远去治愈、永远去帮助、永远去安慰,虞素琼对于病人的关爱和体贴同样令人动容。

郑州80岁医者春节坚守岗位,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

记者注意到,在虞素琼的电脑主机上,贴着两张密密麻麻的纸,上面分别写着当年医保报销的药品及不报销的药品,还详细记录着药品的名字、规格等,抬头就能看见。“能用报销药就用报销药,我年龄大了,怕记错,让患者多花钱咋办?”虞素琼说。

开药时,虞素琼一直坚持“能省就省”的原则,同样效果的药品,她一定会选择最便宜的。有些患者不太了解,会主动要求开贵一点的药,虞素琼会明确地告知两种药的功效,并诚恳给出建议。

对病人的关爱体现在每个细节上。有时门诊的人流量大,但虞素琼从来没有不耐烦过。

同事回忆,曾经,一位年龄大的病人,听力不太好,几句话下来完全交流不了。虞素琼便拿出纸笔,两人用写字的方式对话,简单的几句话,足足“说”了半个小时,虞素琼全程都面带微笑。

见证并参与基层医疗发展,这是最幸福的事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虞素琼对医学的热爱及对病人的关爱与自身经历有很大关系。她出生于四川一普通工人家庭,中学那年,父亲查出了肝硬化,住院期间,一位护士无意中说起:“你将来可以做护士,能救助许多像爸爸一样的病人。”这句话,像是一颗种子,虞素琼下定决心要学医。两年后,父亲去世,她的决心更加坚定了。终于,虞素琼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华西医科大学。

医院资料显示,1968年,虞素琼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一职工医院工作,1971年,她跟随丈夫来到河南,到某厂职工医院工作。当时,医院在农村,当地的医疗条件非常差,没有村卫生所,村民们只能步行两个小时到县城看病。虞素琼和同事们在服务本厂职工外,也为不少村民看病,这一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基层医护工作的责任和意义。

郑州80岁医者春节坚守岗位,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

后来,该职工医院搬至郑州,虞素琼始终跟随。1997年左右,虞素琼退休,同年又被医院返聘,该职工医院后改为郑州市汝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学毕业50多年,在虞素琼的同学中,有不少是在环境更好、待遇更高、机会更多的大医院工作,但是,虞素琼从来没有后悔过。

虞素琼讲了一个故事,当年,她在乡村工作时,许多基层人员看不起病,他们会从家里拿来白菜、南瓜送到医院,这些是他们能拿出来的较好的东西。还有一个病人,抢救7天7夜后终于“捡”回一条命,家人硬是把家里的牛卖了,非要把钱送到医院。

“直到现在,这都是我最幸福、最感动的瞬间。”虞素琼说,她觉得自己非常幸福,一来,基层医院让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通过基层医院,她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二来,50多年来,她目睹了基层医疗从匮乏到完善的过程,她感到深深的骄傲!

“这么重要的历程,我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还有比这个更幸福的事吗?”虞素琼笑着说。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康亚飞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最宝贝的李福乐"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my/mobile/8aU6f6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