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导演克里斯托夫·迈考利在自己的脸书上发了一张挪威Helsetkopen山的照片。
照片中显示,剧组在Helsetkopen山的悬崖边,搭建了一个斜坡。
在随后挪威当地电视台,发布的视频中,汤姆·克鲁斯骑着摩托飞跃悬崖,再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完成一段高难度表演。
这段视频迅速在全球网络引起巨大轰动,也使正在拍摄中的《碟中谍7》受到全网期待。
这已经是《碟中谍》系列电影在拍摄期间,搞宣传的常规操作了。
汤姆·克鲁斯,是好莱坞乃至全世界公认的型男,虽然他身高只有170cm,但凭借英俊的相貌和敬业的精神,20出头便已功成名就。
《碟中谍》系列是他较好的代表作,也是他倾注较多的IP。
1996年的《碟中谍》,是一部带着强烈冷战气质的谍战片,本来并不是以动作特技为卖点。
但在拍摄一场鱼缸爆破戏时,由于镜头无法规避替身的脸,阿汤哥最终说服导演让他亲自上阵。
没想到,这场戏下来,阿汤哥就再也不想用替身了。
其后在《碟中谍2(2000年)》中,阿汤哥尝试过徒手攀岩和公路**。
在《碟中谍3(2006年)》中,他又被导弹炸飞、从中国银行大厦,甩到另一幢大厦里。
渐渐地,派拉蒙影业也摸清了《碟中谍》系列较好的营销方法:
就是以阿汤哥亲自完成的特技镜头为卖点,来吸引影迷的眼球,以此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2011年,有游客在游览迪拜地标哈利法塔时,意外拍到吊在窗外的阿汤哥。
随后片方很快做出回应,曝光了阿汤哥在哈利法塔上拍摄《碟中谍4》特技镜头的花絮视频。
这些宣传视频和照片,吸引了全世界的影迷,助力影片最终拿下6.94亿美元全球票房。
2015年的《碟中谍5:神秘国度》,阿汤哥又完成了三大壮举:
扒在飞机上,飞到1500米的高空。
水下憋气6分半钟,且一镜到底。
摩洛哥的公路上,用摩托车**。
这些玩命的特技,让影片同样在全球大获成功,拿到6.82亿美元票房。
2018年的《碟中谍6:全面瓦解》中,阿汤哥飞越房顶撞断了腿。
从7650米的高度跳伞,且一镜到底。
在克什米尔悬崖上攀岩。
加上“大超”亨利·卡维尔的助阵,影片拿下7.9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系列最佳。
当《谍影重重》系列划上句号,《007》系列已经卖不动时。
《碟中谍》系列俨然成了,好莱坞唯一坚挺的谍战片IP。
在今年全球电影市场复苏的形势下,好莱坞各大商业片IP却接连失利,半年下来,票房较好的竟然是一部动画片——《超级马力欧兄弟》。
《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的上映,被赋予更多的意义,这个IP口碑还没有崩过,能不能为好莱坞大片挽回颜面,就看它了!
这一次,就连各大评分网站的口碑也空前一致。
烂番茄新鲜度96%、爆米花指数95%;
IMDb评分8.2;就连豆瓣开分也高达8.4(目前已跌至7.9分),能给的都给了。
但,似乎怕什么就来什么,电影上映至今,全球票房2.75亿美元,涨势不及预期。
内地票房更惨,在《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茶啊二中》4部国产电影的夹击下,《碟中谍7》目前票房仅2.92亿元,预测最终票房难超5亿。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一轮放映过来,关于电影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结合网上众多言论,很容易看出,《碟中谍7》的问题,不是出在动作和特技场面,而是出在故事本身,皮哥给归纳和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4点。
一、
保持27年不败的制胜法宝,被打破了。
相信大家都会认同这一观点:
一部商业大片的成败,宏大的特效场面和惊险刺激的动作特技,占了很大因素,但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电影的故事。
这里就包括了要有扎实的剧本、能把握住细节、人物的塑造、还有对节奏的控制。
就拿《谍影重重》和《碟中谍》这两个系列来做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碟中谍》相比前者,所具备的优势。
《谍影重重》系列以快节奏著称,男主角杰森·伯恩因失踪,陷入危机中,凭借自身已经融入血液里的实战经验,历经种种凶险,而总能化险为夷。
这个系列自从2002年推出之后就风靡全球,一共推出过5部作品,其特点在于明快的剪辑、极具真实感的动作场面。
但《谍影重重》系列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节奏太快了,没能留出足够多的时间,给予角色适当的人物塑造,风风火火看下来,对角色的印象并不深。
反观《碟中谍》系列,也和《谍影重重》系列一样注重快节奏,却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人物的塑造。
男主角特工伊森·亨特隶属于中情局,是直接听命于美国总统的“Impossible Mission Force(不可能的任务部队,简称IMF)”部门负责人。
与杰森·伯恩的单打独斗不同,伊森·亨特更注重团队合作,也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和责任心。
这就给人物塑造留出更多的空间,IMF不会放弃任何成员,伊森·亨特执行的每次任务,之所以险象环生,往往都是因为他要确保每个成员能够安全脱身。
同样是注重简洁的故事和明快的节奏,但在剧情推进的过程中,仍然注重感情戏的点缀。
那些带着人情味的剧情,使伊森·亨特这个人物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也是《碟中谍》系列比《谍影重重》高明的地方。
再看《007》系列,自从1962年的《诺博士》以来,这个IP已经经历了61个年头,换了6任詹姆斯·邦德,推出了25部正传电影。
作为谍战片的鼻祖,《007》系列的25部电影由于所处的年代不同,其故事、节奏和风格都并不是统一的,水平也良莠不齐。
虽然《碟中谍》系列没有《007》系列那么长的历史,但由于每部作品的都是由汤姆·克鲁斯参与制作,这就确保了故事打磨、人物塑造和电影风格上的统一。
这些都是《碟中谍》系列能够保持27年不败的制胜法宝。
但到了今年的《碟中谍7》,这种辛苦构建出来的统一风格,被打破了。
电影的片长达到164分钟,创造了系列新高,对观众的**也很不友好。
但片长增加了,却并没有用密集的故事内容来填充,这就导致整体的节奏变慢,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凑了,显得松松垮垮的,情节的过渡也略显生硬。
也许是编剧觉得伊森·亨特之前满世界跑,已经把所有人类对手都干翻了,这次要加点新意,让他面对更强大的“非人类”对手。
因此,片中就出现了一个由俄罗斯人研发的,叫做“智体”的具备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系统。
这个“智体”能够入侵网络,对全世界的计算机造成破坏,只有一把能拆分为二的钥匙能控制它。
假如得到钥匙,就能够操控“智体”,进而控制全球网络,因此黑白两道都想得到钥匙,而唯一想要用钥匙消灭“智体”的人,就只有伊森·亨特和他的团队。
为了向观众科普“智体”的强大能力,电影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长和冗长的对白来讲述,这让人很不耐烦。
而在开头就让故事的线索变得清晰,主角与反派敌我分明,也就失去了悬疑感。
本来好端端的谍战片,一下子沦为《速度与激情10》那样的“不费脑”动作片。
二、
强行让女主角“让位”,为了让这部电影更有意义?
目前网上已经炸开了锅,引起影迷们强烈不满的,就是电影里为了给新晋女主角格蕾丝(海莉·阿特维尔饰演)让位,“杀死”了一个重要角色——
在《碟中谍5》和《碟中谍6》中都塑造得很好的伊尔莎(丽贝卡·弗格森饰演)。
伊尔莎初登场于《碟中谍5》中,她在维也纳歌剧院的房顶,以一袭黄*高叉长裙出现,美腿上架枪,美艳与彪悍的气质令所有人为之惊叹。
伊尔莎原本隶属于敌对势力,是个双重间谍,但与亨特经历生死考验后,也渐渐融入IMF团队。
但在本片中,仅为了推动剧情,让亨特对反派盖布瑞尔(埃塞·莫拉雷斯饰演)加深仇恨,就安排让伊尔莎提前下线,且死于盖布瑞尔之手。
这种好莱坞电影中惯用的手法,在以前的电影里也常看到,这并不高明,且显得俗套而缺乏创造力。
同时,伊尔莎的死也是为了给女主角格蕾丝腾出戏份。
按照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的说法,他觉得伊尔莎在此前的两部电影中已经塑造得很丰满,她的故事讲完了, “为了让这部电影更有意义” ,只能让她牺牲掉。
但这种强行让大家都喜爱的角色下线的做法,令很多观众不满。
伊尔莎早已成为亨特的红颜知己,也是影迷们最爱的女性角色,甚至有很多人都以为她会陪着亨特走到最后。
因此现在网上希望伊尔莎在《碟中谍8》中复活的呼声甚高,但导演在采访中已经暗示她“真的死掉”了,这令人非常遗憾。
再看本片的女主角格蕾丝,她被设定为一个跨国大盗,喜欢单打独斗,为了盗取钥匙和亨特撞到一起。
虽然片中给亨特和格蕾丝,安排了很多对手戏,但刚刚失去“挚爱”的亨特,编剧再离谱也不敢给他强行编排一段新感情。
且演员海莉·阿特维尔与阿汤哥年龄相差20岁,这让两个人站在一起看起来就像父女俩,很难产生化学反应。
让原来全网一致好评的女主角伊尔莎强行下线,换上一个“貌合神离”的新女主角,这种剧情的安排,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舍本逐末的操作。
虽然漫威的“卡特队长”海莉·阿特维尔大家都很熟悉,她的表演也很努力,但观众一时半会还是接受不了。
三、
61岁的阿汤哥,正在“抄袭”成龙?
也许《碟中谍》系列主创和阿汤哥,都不会想到,这个系列让他们引以为傲的特技镜头和动作戏,也会成为争议的焦点。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自从2011年的《碟中谍4》之后,“阿汤哥亲自完成的特技镜头”及“全球地标性建筑和景点打卡”,就成了电影宣传的卖点。
这种宣传手法是否“似曾相识”?
“高难度特技镜头”+“全世界大城市取景”,90年代的成龙电影也是这么操作的。
最典型的代表作是《我是谁》,不仅到过南非的象山,还在荷兰鹿特丹的大厦上跳下,成就那惊险一幕。
而现在《碟中谍》系列的拍摄手法,也是学了成龙的这一套,只是特技镜头的编排更加专业,难度也更高,电影的拍摄成本之高,也是“成龙电影”难以企及的。
这就难怪有网友调侃:69岁的成龙已经打不动了,61岁的汤姆·克鲁斯还在拼命。
在本片中,几场动作戏的编排,都被网友认为是对“成龙电影”的模仿(抄袭?)。
比如,罗马街头的追车戏。
导演坚信阿汤哥能够只用右手操作方向盘,于是将他的左手和海莉的右手铐在一起。
两人驾驶的小黄车菲亚特500个头虽小却马力十足,且由于重量太轻导致底盘不稳,在罗马的街道上打方向盘,车轮很容易打滑,这使**的过程惊险不断。
在皮哥看来,这场追车戏难度和完成度都很高,主创在编排上肯定下了不少功夫。
但一些观众难免会联想到《我是谁》,片中也有一段惊险刺激的追车戏,男主角的手也被铐起来。
而最后,阿汤哥因为手被铐在方向盘上,危急时刻只能把整个方向盘拆下,这段情节又被认为是“抄袭”了成龙的另一部电影《尖峰时刻》。
片中的另一段动作戏,是亨特在飞驰的列车上,与反派盖布瑞尔肉搏。
这是1996年的《碟中谍》中动车上肉搏大战的再现。
为了拍出真实的质感,剧组坚持大部分镜头都采用实景拍摄,这给拍摄现场的安全保障增加了压力。
这场动作戏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确实很带感,观众因此阿汤哥的敬业精神肃然起敬。
但同时也有人觉得,这是成龙的《警察故事3》中,最后列车上动作戏的再现:同样是肉搏,同样为了躲开迎面飞来的路牌,而险象环生。
更要命的是,这些动作戏中还有意加入了一些搞笑的元素,本意是使其显得更加生动,却破坏了电影严肃、冷峻的基调,使《碟中谍7》和前面几部作品的风格不一致,谍战片的气质荡然无存。
四、
一场盛宴,被和成了“稀粥”?
《碟中谍:致命清算》本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是《碟中谍》系列的“完结篇”。
但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和阿汤哥想要讲的故事很多,无法塞进一部电影中,于是经过认真研究讨论之后,决定拆分成上下集。
这种把电影拆分成上下集分别上映的操作,都要冒巨大的风险,因为上部的故事没讲完,容易引起观众的不满。
而且把原本完整的故事拆开,就需要填充更多的内容,使上下两部都能各自*成篇,这非常考验编剧的创作水平。
以往失败的案例有很多,比如2014年的《太平轮(上)》,就曾被观众调侃为“看了一部129分钟的预告片”,口碑也崩了。
这导致后面《太平轮(下)》的推出困难重重,影迷不再愿意关注这部电影。
《碟中谍7》暴露出来的种种缺点,很大原因正是在这拆分成上下集的操作上。
就像一碗粥被分成两半碗,米不够就只能加水,最后调成两碗稀粥。
我们看到的成片,就像这碗“稀粥”一样,节奏慢了,故事冗长乏味,只有动作戏还保持着原来的水准。
这就是皮哥对《碟中谍7》的观感,略显失望,也不敢预测它最终能否收回成本,但好在《碟中谍8:致命清算(下)》是最后一部作品了,还是希望这个IP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