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莫迪政府来讲,“印度制造”计划将是印度大国梦重要的支撑。不过,从最近的情况来看,该计划的实施并非是一帆风顺,依旧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
据印媒报道称,由于印度本土营商环境存在部分问题,以及不少跨国公司出现了“水土不服”, 在莫迪政府于 2014 年推行“印度制造”计划后,即便本土制造业得到了更多发展,但也已有多达 2783 家跨国公司逐步退出了印度。
当前,来自各种法规和监管条例的限制,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的不足等问题,印度本土营商环境正亟需规范优化。 在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相比于经合组织国家注册公司所需的一周时间,印度完成这方面的操作时效要慢近 2.5 倍。
而与此同时,印度关税的上调也成为许多外企望而止步的原因之一。据世贸组织数据显示, 2021 年印度平均适用进口关税继续上升至 18.3% , 相较2020年提升超过3%。世贸组织同时预测, 2022 年印度平均关税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不过,对于印度本土制造商来说,进口关税的提高往往有助他们获取更多本国市场份额。对于外企瞄准印度市场内需这一点, 印度国内产业界就不乏要求“保护”的声音,并希望政府采取措施以减少来自国外的竞争。
然而,“国内保护主义”的兴起,也使得印度在营商环境问题上更有所加剧。此前,为对标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印度在发展本土制造业的同时,也是给我国企业制造了不少麻烦。
即便早些时候,来自盟友美国的企业就曾走进印度,但当下包括福特和通用汽车等公司,不少已经退出。如今,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企业,也正逐步走向拥有更加开放和自由营商环境的国家去了。
迄今,“印度制造”实施已经8年,但印度并没有复刻成功中国奇迹。对于只想要拿走技术拿走产业链的莫迪政府来说,印度要拿什么吸引并留住跨国企业,并不是一个简单可以解决的问题。
文|郑鸿杰题|黄梓昕审|李泽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