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新消费、新业态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温州正在打造服务业中心城市,推进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形成一批烟火气与时尚范共存、场景体验和生活美学有机统一的高品质生活圈。为此,温州晚报社区联盟特别开设“社区烟火”栏目,旨在发现社区新生活美学,聚焦居民新生活方式,关注社区经济新消费场景和新业态发展,为社区幸福生活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街角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成为一股社区商业的新消费力量。在鹿城区南汇街道开源社区,一对00后情侣也加入了咖啡轻创业的潮流。00后创业者和社区之间会发生什么奇妙碰撞?首期“社区烟火”栏目,让我们走近这家咖啡馆看一看。
00后青年来温,扎根社区创业
店招牌是一个粗线麻绳结,门口放了2张户外椅和一块线结咖啡招牌,这家随性的咖啡小店开在并不起眼的街巷。清晨或午后,附近的居民会在这里用一杯咖啡给身体“充充电”。
线结咖啡的主理人是周紫晨和金敬武,一名2001年出生的小女生和一名来自大连的“00年”男生。
两年前,在宁波学习调酒的周紫晨与隔壁咖啡店的咖啡师金敬武相遇了。开一家“早咖晚酒”的咖啡店成为他们在一起后共同的梦想。
“我爸爸是温州人,父母也都生活在温州,我也希望能回到温州创业。”周紫晨说。很快两人来到温州考察,那时温州咖啡市场展现的面貌给金敬武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我工作过的其他城市,咖啡店的社交属性和情绪价值大多带有商业气息,而在温州‘喝咖啡’是一件平实自然的事情,咖啡店的包容性更强,顾客年龄跨度很大。”
而为了寻找符合他们“远离快节奏”设想的店铺选址,两位主理人将目光投向了传统社区。经过不到三个月的装修,线结咖啡于2023年12月在开源社区勤民路640号正式营业。这里与灯光璀璨的高楼商圈仅相隔数百米,但仍保留着老社区的烟火气。
店主居民互相治愈,温情如毛线般联结
走进线结咖啡会先与咖啡机“打个照面”,整个咖啡店一半的空间都留给了吧台,几乎贯穿整个店面。店内装修简约明快,线结标志无处不在。从门头、灯箱到吧台、座位,或蓝或红、形态各异而又柔软的线结装点其中,每一处都在向顾客诉说主理人的理念。周紫晨说:“许多人会把生活比作运转的机器,我更希望生活是柔软的织物,一家社区咖啡店就如同多维社区生活中的一个线结,所有发生在这个小空间内的对话、情绪或是独自一人的沉思都将成为我们与社区、店铺与顾客、顾客与顾客的之间的线结。”
开店之初的两个月,营收并不可观,两个年轻人也不免陷入焦虑,常常彻夜难眠。在那一阶段,来自社区周边顾客的鼓励使他们坚持了下来。
小林(化名)是线结咖啡的老客,几乎每天都会到店喝杯咖啡,“慢慢来,会越做越好”是他时常对两位老板说的话;周婷(化名)是一名退休教师,也常光顾线结咖啡,在她看出两位年轻人的焦虑后便帮助他们分析周边市场情况并提出建议。
两位主理人收到了来自顾客的温暖,更加牢记“服务好每一位顾客”的初心。金敬武分享:“我们店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他总是早早到店,点上一杯浓缩咖啡就开始工作,光顾几次后,每当他从街对面走来并点头示意,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默契的老板、安静的氛围,线结咖啡就这样成为了顾客的“办公书房”。而当日暮西垂,咖啡店就成为了调酒师周紫晨的主场。步履匆匆的上班族们会在这一刻停下脚步,来到线结咖啡点上几杯酒,与朋友或店主畅谈一番,治愈工作一天的疲乏。
找到工作松弛感,积极融入社区生活
“为什么00后都在幻想开家咖啡店”是伴随咖啡创业热潮而来的热议话题之一,而将这一幻想变成现实的周紫晨与金敬武坦言,理想之外,成本费用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周紫晨算过一笔帐,40平方的店铺,算上租金、装修费用以及购入高品质的机器和原料,总成本不低于40万元,店铺启动资金也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从咖啡师到咖啡店老板,角色的转换对已经进入咖啡行业5 年的金敬武来说仍不容易。“小到卫生清洁大到店铺的运营模式,我们都需要认真学习。除了理想之外,能让咖啡店成功生存下来,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两名年轻人努力从品质和服务上下功夫,慢慢累积了一批“回头客”。如今店铺收益已能够覆盖他们的基本生活开销。面对前路上的许多未知数,周紫晨与金敬武勇敢迈出了“克服焦虑”的第一步:“我们的同龄人都面对着不小的就业压力,能够从兴趣出发寻找立身之本已经是一种幸运。尝试降低焦虑,着眼当前,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相信会逐渐找到工作的松弛感。”
两位主理人对店铺的未来发展也做出了设想:“社区咖啡店往往服务于周边的常住居民,熟客们的鼓励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互相支持的力量。如何将‘线结’更好联结到社区,例如邀请居民朋友参与咖啡、调酒体验活动,在实现营收的同时建立起长久的邻里关系,这是我们下阶段想要实现的目标。”
温州晚报
记者高寒潇 实习生 许淼帆
摄影:王翼翔
摄像:金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