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欢欢是个三岁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画画,但这一爱好却让他的爸爸妈妈头疼极了!
原来,欢欢不是在爸爸妈妈专门给他买的图画本上画画,而是总把他家洁白的墙壁当成自己的画板,到处画上他的大作。
没办法,欢欢的爸爸妈妈只好给墙面重新上漆,可还没等上两天,欢欢立马又添上了自己的大作。
看着五颜六色的墙壁,欢欢的爸爸妈妈快要崩溃了。
1.乱涂乱画,其实是孩子感知世界的直观表现
其实,很多孩子从一两岁起就喜欢拿着各种各样的笔画来画去。只要他们能够够得着的地方,无论是客厅、厨房、餐厅,还是卧室,到处都能留下他们五花八门的作品。
孩子乱涂乱画的行为,无疑会让我们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打扫的房子,一下子变得杂乱无章。
但是,我们爸爸妈妈看着满目苍夷的墙壁,请不要生气!因为,孩子这个阶段的乱涂乱画,并不是故意使坏,而是他们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并不能非常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画画,就成了他们最简单的表达自我的工具。
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具备用文字、数字等手段进行交流的表达,画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他们和外界的交流目的,从而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满足。
从这个意义上讲,画画,并不是单独的绘画行为,而是孩子自然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流露。
他们画的是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内心的情感与感受,以及当下的身心状态。
2.从乱涂乱画中,感知孩子的世界
就拿画人来说吧,2岁孩子画的人通常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大圆圈;3岁的孩子画的人多了脑袋和手脚;4、5岁的孩子画的人更接近现实,它们会有脖子,身体,头发等细节。
所以,画画——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孩子对世界认知的不断自我完善过程,还是孩子自我的内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看似乱涂乱画,实际上正是孩子在通过这些“作品”表达自己眼中所感知的世界。
所以,要了解孩子,爸爸妈妈不妨先从孩子乱涂乱画的“大作”开始,认真观察孩子的乱涂乱画,耐心倾听孩子涂鸦的内容。
特别是在孩子向我们爸爸妈妈倾述他们的“大作”时,我们一定要听得非常认真投入,并时不时提出一两个小问题,引导孩子继续丰富自己的表达。这不但能丰富我们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活动,而且对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也能给予很好的锻炼。
3.提供更大的平台,让孩子涂鸦
如果我们爸爸妈妈为孩子准备了很多画画的本子,可孩子还是喜欢到处乱涂乱画。我们爸爸妈妈不能一味地批评他们,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我们爸爸妈妈给他们提供的画画平台太小了,满足不了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提供更为广泛的画画平台!例如在家里的墙壁上贴上一整面的可擦画纸,告诉孩子:现在,这一整面墙都是你画画的地方。
与此同时,我们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可擦画纸上画画,让孩子体会到更多画画的乐趣,建立孩子在可擦画纸上画画的美好记忆,孩子就会更愿意、更主动地在可擦画纸上画画,而不是到处乱涂乱画,让我们爸爸妈妈头疼极了。
4.让孩子亲自清理画画的环境
孩子前头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我们爸爸妈妈后头立马收拾干净,孩子就不能体会到他们乱涂乱画的行为,会给我们爸爸妈妈带来什么样的困扰。
当发现孩子在不该画画的地方留下“大作”时,我们爸爸妈妈一定要狠下心来,让孩子亲自清理他的“犯罪现场”。
靠前次,我们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清理他们弄脏的地方。但在清理的同时,我们爸爸妈妈一定要清楚明白地告诉孩子: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不会帮忙,他们要自己*清理干净。
只有孩子自己亲自动手清理他们的“犯罪现场”,他们才能明白自己不合时宜的乱涂乱画,会给我们大家造成多大的麻烦。
以后,当孩子在乱涂乱画之前,他们就会感到有一定压力,从而改掉到处乱涂乱画这一坏习惯。
写在最后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在《爱弥儿》一书中说到:“教育者只需能创造一个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适当环境,然后放手让儿童发挥本身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和个人经验,认识生活,进行学习,健康成长。”
所以,不管孩子画得好还是不好,我们爸爸妈妈一定带着尊重的态度,积极给予孩子作品的反馈和肯定,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画画环境,让孩子对画画继续持有强大信心和浓厚兴趣,让孩子更加愿意通过画画表达自我,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