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未接受过专业艺术教育,却成为了艺术圈顶流,通过自学获得惊人艺术成就的事实似乎给他们的故事、职业道路和作品都带来了另一个层神秘的吸引力。他们的画作不遵循传统透视原理,比例失调,缺少层次感,用色大胆不循常规;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睛观察世界、用不受约束的心灵感受生活,描绘出一个超越现实的梦幻世界。
1
亨利·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
1844年5月21日-1910年9月2日
他,是一名公务员,也是一位穷苦画家;他,影响了一连串的现代先锋艺术家,但他完全靠自学成才,他就是法国画家 亨利·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被称为“星期天画家”。
22年间日复一日地做着枯燥乏味的工作,收入微薄,勉强糊口。他成为鳏夫已有多年,与妻子的6个孩子死了5个,因为没有能力担负养家的责任、脾气暴躁的“前科”,唯一活下来的女儿在被领养之后,就与他断绝关系,再无往来。
《圣路易岛上的自画像》
1890年
布拉格国家美术馆 收藏
卢梭有个画家梦。枯燥重复的工作结束之后,他就在自己简陋的家里描绘脑海中美丽的树林、异域的夜景、正在觅食的老虎和豹子,周末更是如此。他一生执着于艺术,从未放弃,唯一遗憾的大概是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绘画教育,靠着日一复一日的挥笔创作,卢梭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完成了自己的艺术。
《热带风暴中的老虎》
1891年
英国国家美术馆 收藏
在49岁退休之后,他决定一心扑在绘画上,即便他此时仍旧穷困,不得不在街头拉小提琴增加收入来购买画材。那些颠沛流离的辗转岁月和称不上特别美好的记忆碎片,组成了他的笔下那些生动又细腻的幻想世界。它们如梦似幻又质朴天真,与每个时代的人都若即若离。它们可亲近,却又始终与大众隔着一道虚幻的时空。
《狂欢之夜》
1886年
费城艺术博物馆 收藏
2
安德烈·鲍尚(André Bauchant )
1873年4月24日—1958年8月12日
梦想与现实之间有一个“天真派”,法国安德烈·鲍尚是继亨利·卢梭之后“最天真的画家”,父亲是一名园丁,父承子业的他经营着苗圃,也被称为园丁画家。他最有名的是花卉和风景作品,其人物通常都受到神话和古典历史的启发。
安德烈·鲍尚自画像
1938年
Courtesy Susanne Zander,Bonnigheim 收藏
在靠前次世界大战服兵役期间,鲍尚的职责是制图师,他惊讶于自己可以轻松画出水平线,进而发现了自己的绘画才能。复员后鲍尚看到自己的苗圃已经荒芜废弃了,就在当地农场找了份工作,利用闲暇时间投入绘画创作之中。受乡村环境的启发,他在45岁时致力于画家的职业。
《大丽花丛中的自画像》
1922年
Zurich, Kunsthaus 收藏
像鲍尚这样的天真艺术家,更多的是靠本能来创作,而不是知识和技巧。他最常见的绘画主题是花卉静物和人物风景,都是他熟悉的家乡风光,熟悉的花草植物。他对大自然蓬勃的爱意跃然纸上。这种静物与风景的融合,因为花束尺寸与日常的差异,显得有些超现实主义。
《肉店》
1940年
巴黎Courtesy galerie Dina Vierny 收藏
鲍尚对人物的处理似乎笼罩在树叶中,表现出一种诗意和神秘的质感,有时使人联想起中世纪的绘画。这种关联因他对未上釉的使用而进一步得到强调。以壁画的方式和与相似的色彩进行着色。
3
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
1891年—1976年
马克斯·恩斯特被誉为超现实主义的达芬奇,他在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中,均居于主导地位。1891年他出生于德国古都科隆附近的布鲁尔小镇子,父亲是一位教师和业余画家,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童年聆听着古都怪异传说,聪慧敏感的他经常幻想着各种离奇的事情,这也为后来他的绘画和雕塑创作,积累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他的创新具有颠覆性,当时精神学兴起,他颇感兴趣,精神学的分支“幻觉”奠定了他艺术表现的基础,这对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的作品所展现出的丰富而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对世界的荒诞之感,摄取咨日耳曼浪漫主义和虚幻艺术的梦幻般的诗情画意氛围,令全世界都惊叹不已。他运用拼贴画、摩擦法、拓印法和刮擦法,致力于创造出一个变幻莫千的虚幻世界。
**恩斯特说:“绘画既不是装饰性的娱乐,也不是对现实感知的虚构造型,它将永远是创造、发现、启示。” 极端多变的风格和画法,勾绘出扑朔迷离的怪诞画面。恩斯特的一生,从出生地波恩接触艺术后,到科隆参加达达主义运动,最后到巴黎投身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洪流。始终以其独特的观念和对幻觉的追求,扩展全新的美感形式。
4
塞拉菲娜·路易(Séraphine Louis)
1864年-1942年
他是女仆,是艺术家,是天才,是不折不扣的疯子,她就是法国“原始派”女画家——塞拉菲娜·路易。7岁时父母双亡她成为孤儿,无依无靠的塞拉菲娜不得不成为一名牧羊女来维持生计。她没有上过学,性格木讷又腼腆,她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唯一的伙伴,就是修道院的修女,她的生活与宗教紧紧联系在一起。
尽管她身材臃肿,但贫穷没有磨灭她对美的感知,孤独赋予她生命的另一种维度。她买不起颜料,就在帮厨时收集动物内脏中的鲜血、野外草木浆果、教堂烧融的烛脂来自制原材料,白天洗衣打扫,夜晚秉烛作画。
或许是因为内心膨胀,绘画成为了他的止疼药。她痴迷于描绘花枝果实,脉络间的光和色彩,透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树上的果实密密匝匝,挤压着要从画布上掉下来一般,树叶仿佛一只只惊恐的眼睛,你能感受到那种滚烫的焦灼、不安。画是她的生命,她的生命是画。
她的绘画装饰性极为强烈,执着于细致地描画植物的每一条茎脉,每一片树叶,没有焦点透视。那些教堂的彩色玻璃、守护天使,乃至“会说话”的花花草草,都曾给她内心以悸动。她把这一切用色彩记录下来,献给圣母,那些在现实中看不到的树木,是她的信仰与救赎。
电影《花开花落》剧照
2008年,法国导演马丁·波渥斯把萨贺芬的故事拍成了电影《花开花落》,这部电影荣获了恺撒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原着剧本、最佳电影配乐、最佳摄影、最佳布景、最佳服装共七项大奖。对于萨贺芬的故事,人们有感慨有惋惜。在她去世的几十年后,终于有人懂得了她的思想,看到了她的内心。
(“有艺境”综合整理自网络)
编辑:大姗
校对:大姗
审核:晴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