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简历,才华横溢的军事家,早逝的英魂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很是流传一个说法: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若非在1946年的“四八空难”中过早罹难,建国以后的1955年必然会被授予元帅军衔。对于这样一位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浴血杀敌的名将,笔者心中同样充满崇敬,然而要说到“铁定封帅”,恐怕要认真探讨一番了。

(陈毅元帅)

关于这种说法的起源,大抵源于1955年大授衔时的一段逸事:是年9月27日,开国元帅授衔授勋典礼结束后,老帅们在休息室里回顾过往谈笑风生。

叶剑英元帅触景生情,忍不住问陈毅元帅:“要是叶挺军长还在,贵军(新四军)就会有两位元帅了,不是吗”?

确实,十大元帅中来自新四军系统的,只有陈老总一人,面对叶帅的问题,陈毅爽朗而又认真地回答道:

“不!要是他还健在,我就把这元帅的桂冠奉送给他,那时,在十大元帅中,有两个叶帅倒是真的”!

显而易见,老帅们对于叶挺这位北伐名将充满了尊敬,尤其是在1927年那个风云激荡的时间点上,不少开国将帅身在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系统,那是以号称“北伐铁军”的粤军第四军发展起来的部队。

而叶挺将军更是与张发奎齐名的人物,且时任第二方面军的第11军中将副军长兼第24师师长,军职军衔远在绝大部分开国将帅之上。

比如当时的陈毅,还是第11军的连级政治指导员,而陈赓大将是营长、而粟裕大将还只是班长,说句玩笑话,他们恐怕见叶挺一面都很困难。

至于说到军衔的授予,1955年曾经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其中第二章第九条规定:

“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认真解读的话,这条规定包含着五项基本条件,那么作为北伐名将、新四军中将军长的叶挺,符合其中的几项呢?我们需要认真回顾一下历史。

叶挺简历,才华横溢的军事家,早逝的英魂

(叶挺将军)

一、叶挺缺席了土地革命战争

叶挺将军早年的军旅和革命资历,那是没得说,1919年保定军校工兵科毕业,同年投身粤军,1920年起任粤军第1师少校参谋、1921年调任第1师工兵营任营附。

不久以后,叶挺升任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另外两个营长分别是张发奎和薛岳,均为北伐名将,三人共同被誉为“粤军三剑客”,1924年叶挺被选派赴苏联学习,同年底入党。

1925年回国后,担任粤军主力第四军的独立团团长,北伐战争打响后成为开路先锋,因功累升为第25师副师长、第24师师长兼武昌卫戍司令等职,旋升任第11军副军长兼24师师长。

1927年8月1日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出任起义军的第11军军长;同年12月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也就是说,在人民军队创建的三大起义中,叶挺将军参加了两个,并且都担任了重要指挥员。

(早年叶挺)

然而从1927年底以后,叶挺将军突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并没有出现在几大苏区的红军队伍当中,那么他去了哪里呢?原来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叶挺先是辗转撤到了香港,后又避往南洋。

1928年初,叶挺接到组织上的通知,要他赶到苏联去汇报工作,于是再度启程。在莫斯科,叶挺结合自己在广州起义的亲身经历与体会,给组织上写了一份关于武装起义经验教训的报告。

叶挺在报告中认为,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在广州这样敌强我弱的大城市,贸然举行武装起义,是很难取得彻底胜利的。即便是发动起义后,也不能死守广州,而是应及时撤离,转移到海陆丰与农民运动相结合。

某种意义上,叶挺的认识跟“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不谋而合,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观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毫无意外,叶挺遭到了无端的指责和错误的批评。

叶挺感到极其的苦闷和彷徨,因此负气出走,国内肯定不能回去了,因为他是被反动当局通缉的“要犯”,于是决定前往欧洲考察,第一站选择了德国。

叶挺简历,才华横溢的军事家,早逝的英魂

(在欧洲)

从此,叶挺在海外度过了十年的流亡生活,直至1936年底回国,从而缺席了工农红军创建和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当时情况很复杂,这里一笔带过,总之既有历史的偶然,也充满了历史的遗憾。

在这十年间,未来我军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全部投身于九死一生的土地革命战争中。举个例子,在全部20位开国元帅和大将中,有17位参加了艰苦卓绝的长征,有2位在南方浴血坚持。

即便情况最特殊的许光达大将,也是在担任红一军团的团长期间,于1932年在应城战斗中身负重伤后,被送往苏联治疗,直到1937年回国。尽管没有参与长征,仍然深度参与了土地革命战争。

而按照元帅的授衔标准的第一项具体条件,必须在红军(这个名称1928年才正式出现)时期,担任过军团长(或军长)以上的职务 。显然,叶挺将军由于缺席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并不符合这个条件。

关于这一点,其实可以参考黄埔一期的周士第上将,原本也是有大将资历的,然而由于在南昌起义后曾经脱队数年,自然影响到了建国后军衔的评定。

叶挺简历,才华横溢的军事家,早逝的英魂

二、叶挺在出狱之前尚处“脱党”状态

叶挺将军为什么独自前往欧洲呢?是因为在莫斯科遭到了不公正待遇,被斥责为“政治动摇”,受到“留党察看六个月”的处分。他曾经进行过申诉,然而在王明一伙的把持下,“共产国际”根本没人理睬叶挺。

所以叶挺属于“负气出走”,形成了事实上的“脱党”,而且时间长达近十年,期间既没有接受组织上的领导,也没有过组织生活。鉴于叶挺的行为,共产国际曾经专门指示柏林党组织: “叶挺转党事暂待”。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单方面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中将军长,就是因为他已经是“非党人士”。这项任命让延安方面猝不及防,特地邀请叶挺赴延安一行,当然,叶挺坚决表示,会无条件服从党的指挥。

然而非党员的身份,还是给叶挺带来许多困扰,尽管身为新四军中将军长,他却不是“新四军军分会”的成员,无权出席党的会议,甚至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决策权,期间因此几次负气离队,直到那场悲剧的发生。

(新四军军长)

1946年3月4日,经过我方的不懈努力,叶挺将军终于获释出狱,获得自由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重新入党,他在给延安的电报中写道:

“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

延安方面第一时间批准了叶挺的入党申请,复电中亲切称呼为“亲爱的叶挺同志”,并且对他入党表示热烈的欢迎,叶挺也非常激动。

可惜的是,一个月后的4月8日,当他携夫人和两个孩子从重庆飞往延安的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而罹难。也就是说,叶挺将军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刚刚恢复党员的身份,必然影响了党内职务。

叶挺简历,才华横溢的军事家,早逝的英魂

(抗战时期)

正是在叶挺被无理扣押期间,1945年8月,在延安“七大”上选举出来新一届的中央军委,彼时的名单是:毛主席为军委主席、周朱刘彭四位任副主席,军委委员有陈、 贺、林、叶、 聂、 刘、徐等七人。

可以发现,未来的开国十大元帅中,除了罗帅已经全部名列其中, 而叶挺当时还不是党员,自然不可能当选为军委委员,意味着成为开国元帅的机会,已经很是渺茫。

大家要注意,当时的罗帅已经是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115师代师长兼代政委,仍然不能入选军委委员呢。

所以叶挺将军因特殊情况而“脱党”的这十几年,极大影响了他在党内的职务和排名,必然也会影响军职的任命,而人民军队的大原则是“党指挥枪”,关于这一点,那是毫无争议的。

叶挺简历,才华横溢的军事家,早逝的英魂

(新四军战士)

三、封帅的另外两个职务标准

关于授衔元帅的第三个条件 是在 抗日战争时期,应担任八路军师级、新四军军级、或相当规模根据地一级军区领导职务。 在这一点上,叶挺将军是肯定达标的,但是别忘记了,还有解放战争的职务条件。

这就是第四个条件,在解放战争时期 应担任解放军总部主要首长、或者野战军主要首长职务 。众所周知,1941年的那次事变以后,新四军军部在苏北重建,陈老总成为了代理军长,并且一直任职到1947年初。

也是在这个基础上,陈老总成为了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的司令员,以及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作为“七大”上选出来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陈老总担任上述职务实质名归。

叶挺简历,才华横溢的军事家,早逝的英魂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叶挺将军没有在1946年遇难,鉴于陈老总在新四军系统已经形成的威望,以及党内和军内的高级职务,并且华东地区敌我双方正打得不可开交,轻易的“临阵换帅”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需要指出的是,从北伐战争中叶挺将军的功绩来看,他非常擅打恶仗硬仗,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战术指挥员,其实也跟红军时期,我军一批骁勇善战的名将比较类似,比如徐海东、许世友等等。

这样的猛将,在1945年之前作用非常明显,不过在解放战争时期,全新的军事形势,对野战军主要首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便是良好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彭刘粟林能够成为四大野战军的灵魂人物,绝非偶然。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发生”四八空难“,叶挺出任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司令员,全部来自红一方面军。

说都是“从井冈山下来的”未必准确,但是出自“中央红军”是肯定的,而叶挺将军恰恰缺少这一履历,因为他缺席了红军时期的那十年。

至于会给叶挺将军安排什么样的军职,我辈不敢妄自猜测,但是野战军主要首长的职务,却是封帅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才要着重说明。

四、建国以后的职务也很重要

开国元帅的第五个评定条件,是授衔时应担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职务。 先说军委委员一职,1954年的中央军委名单,是1945年“七大”的延续和补充,在全部12名委员中,没有授衔元帅的只有毛主席和军委秘书长小平同志。

也就是说,不仅周、刘不再兼任军委副主席,委员名单也只增补了第二野战军政委、第四野战军政委两人,考虑到叶挺将军1946年才恢复党员身份,以及不太可能担任野战军主要首长,结论不言而喻。

说明一下,“国防委员会”是国家层面的军事机构,所以不仅全部的军委委员均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也包括程潜、张治中、傅作义、龙云等高级起义将领,不过这几位高级起义将领,虽然职务和待遇很高,肯定是不能授予上将以上军衔的。

一定要注意,国防委员会和“中央军委”,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些网络文章在这点上有明显的错误:起义将领无论原来的职务和军衔多高,都不可能成为“中央军委”的委员,更别提副主席了。

事实上,能够全部符合上述五项条件的我军将领,其实只有四名:朱德、彭德怀、贺龙和徐向前,他们当然是共和国元帅军衔的获得者。

而符合三项条件以上的有13名,分别是:刘、周、朱、邓、彭、林、刘、贺、陈、罗、徐、聂、叶。 其中少奇同志、周公和小平同志没有授衔,其他正是十大元帅军衔的获得者。

由此可见,在五项条件中,至少要满足三项以上,才具备封帅的资格,这是综合评定的硬性标准。而叶挺将军只符合其中的两条,即人民军队的创建者、新四军的军级主官。

在红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职务,以及入选军委委员等另外三项条件上,叶挺将军是不符合的,并且在“十大元帅”名额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封帅的机率其实很小。

比如曾经的陆军一级上将程潜,理论上说,他在另一个阵营的军衔,已经大致等同于新中国的元帅,但是起义将领不可能属于人民军队的创建者团队,怎么可以授元帅或者大将衔?

如果授上将呢,又明显太委屈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授衔,然后给予相应较高的“行政待遇”,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跟元帅相同的行政三级)。

同理,以叶挺将军资历之深厚,授予大将军衔肯定不合适,而封帅条件又不完全符合,因此个人愚见,设若标题假设的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仍然是担任较高的行政职务,给予较高的级别和待遇,毕竟情况较为特殊。

(叶挺一家)

写在最后:

本文丝毫没有对烈士不敬之意,完全是基于若干历史事实,以及叶挺将军的特殊经历,综合1955年封帅的五项重要条件,尝试讨论叶挺将军若非过早罹难,是否有授予元帅军衔的可能。

至于结论,笔者认为机率很小,毕竟叶挺将军只满足了二个条件,当然这是一家之言,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欢迎军史爱好者参与讨论, 不过要以事实为根据,而不是强词夺理。

叶挺将军的历史功绩无疑是巨大的,周公曾当面评价说: :“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

1989年,叶挺将军被军委评定为36名“中国当代军事家”之一,这也是一项极高的荣誉!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千面憜戈"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home/8eq0B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