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70个小区发现野生貉,林业部门提醒居民安全共存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

“上海貉分布区域持续扩大,超过300个小区发现貉。”继2020年上海某小区出现60只貉后,这种“入侵”居民区的动物突然受到关注,今年8月的这一消息又一次让人注意到它。近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了上海松江部分有貉出没的小区,居民们普遍反映见过貉,最关心的问题是该如何与这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相处。

据了解,貉在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特殊情况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对于居民关心的问题,上海市相关部门建议,居民应遵循“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及时处理小区湿垃圾、禁止投喂等做法有助于促使貉转向野外寻找食物,从而减少居民区貉的数量。

上海270个小区发现野生貉,林业部门提醒居民安全共存

貉在上海分布的介绍(来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公众号)

上海有超过300个小区发现貉

近日,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部门发布的《上海城市常见野生动物“怎么办”社区管理手册(试行)》介绍称,因为适应性强,上海生态环境转好,近年貉逐步适应了上海的城市环境,分布区域持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共有超过300个点位发现了貉,集中于松江、青浦及闵行区,在除崇明外的所有区均有分布。

不少网友留言称,在小区里见到过貉,有人误以为是黄鼠狼。有网友称,通过媒体和政府宣传,对这种原本陌生的动物有了更多了解。

貉在上海引发广泛关注,是在2020年一小区约有60只貉聚居的消息出现后,同时网络上还有貉群与流浪猫抢食猫粮的视频流传,人们对这一物种充满了未知。

2022年7月,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发起“貉以为家”公民科学家项目,对上海松江50个小区进行了野生貉分布情况的调查。之后发布的上海首份“貉口普查”调查报告显示,貉在小区中个体数量最少为1只,最多为50只,平均数量10.82只。截至当时,上海已超过260个小区有貉出没。

致力于研究貉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认为,如果一个地方有貉,周围也更可能出现貉,临近区域需提前进行保护管理规划。如果一个小区貉数量异常增多,却并非源自临近小区的貉扩散,而与小区自身环境或管理有关。投喂和湿垃圾不当处理会显著增加貉的密度。

上海270个小区发现野生貉,林业部门提醒居民安全共存

米兰诺贵都小区有关貉的标识(极目新闻记者摄)

禁止投喂后 小区里的 貉少了

上海居民区貉的生存情况如何?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在上海松江区部分有貉出没的小区进行了走访。

米兰诺贵都小区在2020年因为约60只貉聚居的消息引发关注。8月28日,记者在该小区看到了超过20个带有貉照片的标识,写着“禁止投喂”“不害怕,遇到貉最好假装没看见”“野生动物貉经常出没,请小心”等。多位小区居民表示,近几年小区投喂的情况减少,今年看到貉的次数比往年少了很多。

一位居民称,往年貉总是三五成群出没,今年出现的次数不多,基本都是一两只地出现。他发现貉总是在深夜十点之后出没,经常出现的地方是灌木和草丛,有时候会从路边窜出,他担心貉会吓到老人和孩子,也担心会有其他安全隐患。居民朱先生称,他在夜间多次听到过貉的叫声,听上去有些恐怖。为安全起见,他会教小孩避免与貉接触。

上海270个小区发现野生貉,林业部门提醒居民安全共存

米兰诺贵都小区禁止投喂标识(极目新闻记者摄)

傍晚6时许,记者在小区几处灌木丛见到了3只貉,其中一只在水边灌木丛中走动,另一只被发现时恰好走进灌木丛,还有一只走在路上的貉,听到居民声音后迅速冲进灌木丛。在小区广场纳凉的几位居民称,往年经常看到貉,今年只是偶尔见到,数量少了很多。貉通常不怕人,会在有人经过的路边散步,有时他们坐在长凳上,貉还会走近他们的脚边。

为何小区里曾一度有这么多貉?居民们认为除了有人投喂外,小区绿化多也是一个原因。记者注意到,小区有众多四五层楼高的大树,灌木丛和草丛也较多且密。

上海270个小区发现野生貉,林业部门提醒居民安全共存

米兰诺贵都小区(极目新闻记者摄)

小区物业经理沈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发现貉在其他生态环境较好的小区也有分布,小区貉数量最多的时候,居民们意见比较强烈,很多人恐惧、反感。2020年,因为貉太多影响居民生活,小区物业及辖区居委会都曾进行捕捉。

专家称貉不会主动攻击人

在绿地蔷薇九里小区,居民们在车行道的路边、花坛、灌木丛都见到过貉,该小区这些地方也有禁止投喂貉的标识。

居民吕先生夫妻俩称,前几年小区业主群有很多人开始讨论貉,称它们会与流浪猫争猫粮,有居民遛狗时,貉还跟宠物狗“打架”,还有人说,有户业主长期不在家,家里的院子就被貉当作了巢穴。这些消息让他们一度非常害怕这种陌生动物。出于担心,他们希望小区里不要有貉。

吕先生2022年拍到的貉(来源受访者)

小区里有一种传言。多位居民称,他们发现近段时间小区貉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流浪猫少了很多,而且他们在深夜听到过几次猫的叫声,他们猜测,是因为禁止投喂导致食物锐减,流浪猫遭到了貉的攻击。

有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在居民区走访时也曾听过类似说法,但居民们没有实据,类似猜测也经不起推敲。

上海270个小区发现野生貉,林业部门提醒居民安全共存

绿地蔷薇九里设立的禁止投喂标识(极目新闻记者摄)

记者注意到,2021年曾有小区居民投诉称,在遛狗时,一只貉突然窜出,对着两只狗叫,完全不惧怕牵绳的狗主人,貉与狗纠缠了近10分钟,伺机扑向宠物狗并咬伤了狗的后腿,伤口有数厘米长。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事后查看了监控,初步判断可能是宠物狗察觉到貉后,主动上前并持续吵嚷,这使貉感到宠物狗对幼貉有威胁,因此被动防御。

此外,为了测试貉的危险性,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曾多次尝试诱发貉的应激反应,比如踏入对方领地或近距离吼叫、蹬腿等,但所有貉都会逃开,“我看过数以百计的貉,从来没有一只能让我靠近到5米内,更别提它们主动伤人了。”王放称,在上海对貉开展监测调查以来,100多个小区多年来未曾发生过一起貉主动攻击人的事件。

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时,多位居民也表示,貉不会主动攻击人,人走路时,貉会在路边草丛走动。

遇到貉时遵循“四不原则”

据《上海城市常见野生动物“怎么办”社区管理手册(试行)》建议,对居民来说,如果小区里的貉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居民遵循人与野生动物共处的“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即可。如果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确实受到打扰,可以考虑在貉的非繁殖期(9月至次年3月),待洞穴内的貉全部离开后,在野保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填补沉降缝。

该手册还提到,研究机构已采样并检测了上海市野生貉的数百份样品,目前尚未检测出可能导致人兽共患疾病的病原物。

8月29日,基于走访发现的情况,极目新闻记者咨询了上海市松江区有关部门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冯一迪。

松江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称,貉是上海本土物种,因为本土生态环境优化,貉的物种数量随之增加,在野外没有充足食物的情况下,貉便开始寻找食物。小区居民投喂的猫粮和未处理的湿垃圾等都会成为貉的食物,同时因为小区绿化环境适宜,貉逐渐被吸引到居民区生活,一般会选择楼房沉降缝居住。因为动物之间的领地意识,貉确实有可能与猫、狗冲突,抢夺食物,但居民只要牵好宠物绳,貉也不会骚扰。

有居民担忧貉给居民区带来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表示,松江暂未发生过貉伤人的事件。如果貉有攻击性,林业等部门会进行干预。他建议,及时处理小区湿垃圾、禁止投喂等做法有助于促使貉转向野外寻找食物,从而减少居民区貉数量。

冯一迪认为,在今年的“貉口普查”中,团队选取了上海松江、青浦、闵行三个区的90个小区作为样本进行了调查,发现貉的数量整体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在居民区,杜绝投喂是减少貉的办法之一。但如果有居民考虑到流浪猫,希望投喂,建议投喂者定时、定点、定量进行投喂,“比如居民可以把流浪猫引到某一个点,每次都在这个点投喂猫粮,看着猫吃完猫粮再离开,确保貉不会吃到食物。”冯一迪说,或者还有另一个建议,投喂者可以将投喂点设得高一点,因为貉的灵敏度、攀爬及跳跃能力都不太强,是上不去高台的,但是猫可以。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那位张同学啊"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home/8aj77fR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