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涂门街,人文与历史的交织

泉州涂门街,人文与历史的交织

文/ 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涂门街踏勘小组

涂门街,又称“通淮街”,乃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合西南、东南两翼城拓建新罗城时辟筑而成的,东至通淮门(今侨乡商品街南口),西抵涂山街头,全长约800米,旧宽4至8米不等,土石路面,崎岖不平,至今已有670年的历史。民国期间一度称为“民国东路”。

民国十三年(1924年),泉州市政局主持修路,由涂山街头修至羊公巷口,全长230米,宽约7米,初仍土面,每值雨天,泥滑难行,附近店铺因生意受到影响,便自动筹资铺筑水泥路面,但仅街头一段而已。羊公巷以东,因市政局局长施蛰龙企图借修路之机敲诈清净寺,故意将路线向北偏过,坚持要拆清净寺。清净寺阿訇马康健与之争辩,告到法院,直达中央。因回族代表据理力争,终得胜利。然而,寺是保下来了,路却修不下去,成了烂尾工程。

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主持修建,把旧时代宽窄不等、高低不平的街道,予以划一宽度,铺筑水泥路面,道路两旁种植风景树羊蹄甲(桐科植物)绿化,并于羊公巷对面辟通百源路。

1995年,涂门街全面拓宽改造,旧貌换新颜,总体风貌有了质的提升。道路两旁除了府文庙、清净寺、关岳庙、锡兰侨民旧居、“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等少数建筑外,其余大部改建为四五层商住楼,邻近清净寺一小块辟为休闲绿地。北侧与古桥配套的巷道,除了洙泗桥、青云路外,一部分藏匿在楼屋后面,一部分则巷桥俱没;南侧宋元诸蕃人巷,如大郎巷、东鲁巷等临街巷道退隐其间,胭脂巷、羊公巷、讲武巷、后荷巷(即“民权路”)则拓宽走样。

1995年的涂门街改造规划建设,并非尽善尽美,白璧微瑕,但整个街区胜迹还在,故事尚存,历史的古意依然浸润着这片通淮大地。

2021年12月10日,杨清江、李玉昆、郑焕章、林胜利、吴远鹏、颜瑛瑛、张珊珊、刘平一等人受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前理事长、智库专家周焜民同志的委托,组成“涂门街踏勘小组”,于同月16、17日,分别对涂门街两侧街区开展踏勘活动。两次活动,踏勘小组均邀请泉州市区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吴健康、秘书长蔡景森,泉州市九三学社社员吴清廉三人参加。

现将踏勘情况报告如下:

(一)

16日,天气晴朗。8时30分齐集蔡清祠“泉州文库”办公室,9时正出发。首先踏勘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位于涂门街北侧、中山中路东侧。据载:文庙始建于唐玄宗开元末期,称为“鲁司寇庙”,址在衙城右侧(今泉州六中一带)。五代时改称为“宣圣庙”。北宋太平兴国初(976年),知州乔维岳迁于崇阳门外三教铺,即今址。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知州孙逢吉开始依孔庙的特有规制即庙建学,从此庙学合一。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知州高惠连因私憾迁于育材坊(今庄府巷泉州酒店所在地)。大观三年(1109年),复迁回今原址。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知州刘子羽重建,左学右庙。元、明、清代有修葺,据不完全统计,大规模修建达19次之多。尤其是清干隆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1761-1768年),知府怀荫布、署知府嘉谟倡诸绅士大加整修,使其格局、形制能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民国以来,该庙屡作他用,局部虽遭受破坏,有些附属建筑也被拆除,但整体规模尚存,主要建筑还在。自1986年以来,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和整治周围环境,使之重现昔日风貌,成为中国东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较好地保存宋代的建筑形制和风格,是为中国南方文庙的代表性建筑,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又被列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点之一,还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修缮范例。

泉州府文庙坐北朝南,由文庙和明伦堂两组建筑物组成,现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多平方米。

文庙是祭祀儒家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场所。主体建筑由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两房、大成殿组成,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976年),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后历经多次重修,保存完好。

●大成殿:又称礼殿、先师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重檐庑殿式(中国古建筑最高规格),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空间高度9米,建筑面积801.3平方米。抬梁式木构架,由48根花岗岩石圆柱按宋《营造法式》中的“双槽”排列承托。前檐下还立有8根浮雕盘龙花岗岩石柱。1986年政府拨款维修,创办“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室”,1999年开始恢复供奉孔子塑像。2005年,政府又拨款修缮。2008年,重塑孔子、四配、十二贤哲造像及五十六贤人木板浮雕像,分列于殿内正中和东西两侧,并复制清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诸帝御书的八方木匾悬挂于正厅上方梁枋。大成殿前还建有月台,又称露台。花岗岩石砌筑,呈须弥座式,束腰嵌有仰莲、覆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

两庑:在大成殿前至金声玉振门后的东西两侧。始建于南宋淳熙中(1174—1189年),咸淳元年(1265年)加以拓广,明清两代又多次重修。系石木结构,东西各18开间,原供奉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及后世圣贤牌位。1998年,政府拨款重修,西庑辟为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东庑辟为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现分别改为泉州府文庙历史和泉州古城历史陈列馆。

●大成门:现存为清代建筑,1998年政府拨款重修。悬山式,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砖木结构,设三门,正中门两侧的石柱上尚保存着抗日战争时期墨书对联:“一致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

●金声、玉振门:在大成门两侧,东为金声门,西为玉振门,三者连接在一起,两门均为硬山式,门顶各嵌一方分别镌刻“金声”、“玉振”的辉绿岩石匾额。金声门前露庭竖有四方石碑: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2002年泉州市人民政府立的《泉州府文庙广场重建记》碑和2006年立的《泉州府文庙社会各界捐赠芳名录》碑。玉振门前露庭也立有三方石碑: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立的《泉州府正堂金示禁碑》和《泉州儒学会同晋江县正堂示禁碑》;另一方《泉郡庠博士玉英李先生颂德碑记》,因碑文已漫漶不清,不知何时所立。

文庙内还筑有泮池和泮桥,在大成殿露庭前、大成门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文庙时已凿方池。明嘉靖三年(1524年),广其半为泮池。万历四十年(1612年)改泮池为圜,即半月形,以合古泮宫之制。清干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泮桥则纵架于泮池上,元至正九年(1349年)筑,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重修,护以石栏。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将桥增高至数尺。该桥为梁式石桥,南北走向,长26.6米,宽3.6米,中部拱凸,铺有72条石板,隐喻孔子的七十二贤人。桥之东西两侧筑有石护栏,南北两端的望柱上各雕一公象和一对母子象,颇为别致。文庙前又建有棂星门、杏坛、夫子泉井、洙泗桥、海滨邹鲁亭、庙门等附属建筑,现今有的尚在,有的早已无存。

●棂星门:在大成门正南。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始建,元至顺年间 (1330-1333年)重修,明永乐初重建,成化十八年(1482年)再重建,弘治六年(1493年)又重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1972年被拆除。1975年部分构件移至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大楼前,后移建天后宫山门。

●杏坛:在棂星门之南。元至治三年 (1321年)始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重建,民国二十年(1931年)辟建菜市场(中菜市)被拆毁。

●夫子泉井:在原棂星门东围墙外,海滨邹鲁亭近处,即今文庙广场东北隅。此井早先在大成殿前的露庭北部,系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年)教授黄启宗于该地得清泉,环甃以石,揭名其旁。干道间(1165-1173年),王十朋(字梅溪)任泉州知州时见了此井,还特地写诗赞颂。后来,因建露台将井填塞。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教授唐尧宾重浚夫子泉于今址,上盖石井圈,旁立一石碑,中刻“夫子泉”,左刻“宋王梅溪有诗”,右刻“嘉靖甲寅立石”(清干隆《泉州府志》记载:“嘉靖二十二年,教授唐尧宾重浚于此,立碑其上。”恐有误,因嘉靖甲寅是三十三年),并建亭保护。现夫子泉井虽在,可石亭、石碑于1975年被移至开元寺(亭被改为大文豪郭沫若《咏泉州》的诗亭,石碑则藏之西塔后),从而使它成为一口默默无闻的“荒井”。现石碑已移来明伦堂“泉州教育史话展览馆”展览,建议将它恢复原位,并清理此井,使之重现昔日风采。

●海滨邹鲁亭:位于夫子泉井东侧。清康熙年间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仲春,泉州知府蒋毓英为之题匾。道光十七年(1837年)又重新立匾。1983年,中菜市场改造扩建,被拆除。

●洙泗桥:在海滨邹鲁亭之南,今文庙广场东南隅,横跨于八卦沟上。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原为石桥,南北走向,旁竖花岗岩石碑,上镌“洙泗桥”三个大字,落款“嘉靖乙酉冬立石”。后桥被改作钢筋混凝土结构,桥碑被移至开元寺西塔后。2001年辟建文庙广场时重建,桥面恢复大石板,并筑石护栏,栏板浮雕精美花卉,望柱上装饰十二只辉绿岩小石狮,“洙泗桥”碑也回复原位,而且在其西侧还建造与其一模一样的新桥相对称。

庙门:在文庙广场的正南端,过石桥,面临涂门街,南向。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泉州知府张以学门(泮宫门)西向非宜而增建。嘉靖六年(1527年)知府顾可久重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重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辟菜市场被拆毁。2002年重建,为六柱五间三重檐歇山顶木石结构大牌楼,正中嵌有镌刻“文庙”二字辉绿岩石匾,左右两旁也嵌有辉绿岩石匾,分别镌刻“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文庙的东侧是明伦堂,为讲学、习仪之所,其建筑有明伦堂、东西书斋、育英门和照墙。

●明伦堂: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创建,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重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又重建。现存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面积780多平方米。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堂内立有48根大木柱,颇为壮观。民国十六年(1927年),中共特别支部设于此;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中山纪念堂。1987年,人民政府拨款修缮。现为《泉州教育史话展览馆》。

●东西书斋:在明伦堂前东西两侧。明代建,原为廊房,后改作书斋。1987年,政府拨款重建东书斋;1999年又拨款修复西书斋。

泮池、泮桥:在明伦堂露庭前、育英门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开凿,称为学池。明嘉靖三年(1524年)广其半为泮池,方形。泮桥纵架于泮池上,元至正九年(1349年)筑。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重修,护以石栏。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和清道光四年(1824年)都曾重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九路军又予重修。系梁式石桥,南北走向,长45米左右、宽4米,中部拱起,东西两边筑有石护栏。

育英门:在泮池前。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悬山式。2005年,人民政府拨款又重修,现作为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办公室。门前有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立的“中共泉州特别支部所在地”标志碑。

●照墙:在育英门前的大石埕南端,长方形,红墙翘脊,现与两旁民居的围墙连在一起。

在文庙的西南侧临南街(今中山中路)还建一座泮宫门,亦称庚门、学门、圣贤门。一说始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又一说始建于大观三年(1109年)。笔者以为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明顺天年间(1457-1464年)被移至庙门左侧,面向涂门街,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才复建原址。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又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原为牌坊式,坐东向西。民国三年(1914年),印尼侨商李功藏改为钢筋混凝土楼阁式建筑,系二层、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屋脊上装饰有双龙朝宝塔,屋檐又附饰八位小天使安琪儿,中西合璧,甚是别致壮观。2012年,国家文物局拨款按原样重建,原屋盖移至文庙广场西侧、蔡清祠旁供人参观、研究。

泮宫门后又建有一座石桥,位于蔡清祠西侧。始建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后有重建,现存为本世纪初重修。系单孔拱桥,东西走向,横跨于八卦沟上,乃由三条弧形大石板铺就,两边新砌有石护栏,栏板浮雕精美花卉,望柱上装饰八朵含苞的石莲花。

文庙和明伦堂周围还附建有许多建筑,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可惜在历史风雨中大多消失。现仅存崇圣祠、蔡清祠、李文节祠、庄际昌祠。

●崇圣祠:原称“启圣祠”,位于大成殿与明伦堂之间,为祭祀孔子五代先祖之所。现存为清干隆二十六年(1761年)移建于此,坐北朝南,系三进五开间硬山式建筑。2003年,人民政府拨款修缮。

●蔡清祠:又称“蔡文庄公祠”,位于文庙西南侧,今文庙广场西侧。祀明代着名教育家、理学家蔡清,为泉州府文庙附建的第一座乡贤专祠。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至万历年间才完工。清康熙年间和干隆十八年(1753年)、五十四年(1789年)三次重修,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硬山式建筑,大厅悬挂一方明万历六年(1578年)立的“昭代儒宗”大木匾,字迹已模糊。一、二进的天井中尚保存一株百年的老榕树,二、三进间的天井中也保存一口古井。2002年,政府拨款修缮,现作为《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办公场所。

●李文节祠:位于金声门东侧,与之相连,奉祀明代东阁大学士李廷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坐北朝南,二进三开间双边护硬山式建筑。2003年,政府拨款修缮,现为泉州南音传习所。

●庄际昌状元祠:原称“庄羹若祠”,祀明代状元、宫詹庄际昌。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2002年修缮。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硬山式建筑。1998年公布为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门前立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碑。现辟为“百姓书屋”。

另者,在明伦堂东侧,即今金鼎国际娱乐公馆一带原建有文昌阁,祀文昌帝君,后圮。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于此故址建尊经阁,祀魁星,俗称魁星楼,后圮。清干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建,嘉庆二十年(1815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和民国十五年(1926年)三次重修。系三层,四重檐四角转八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顶装有葫芦刹。民国时沦为兵营,一、二层遭受严重破坏。1964年,建华侨大厦被拆除,顶层屋盖移至百源川池东南畔建八角亭。

此外,2019年,在文庙广场西侧、蔡清祠前新建一座仿古大厝,称“正音书院”,2020年5月30日对外开放,坐西向东,二进五开间硬山式双边护,用于推广“润物无声古城悦读”公益活动。踏勘完泉州府文庙,没有停歇,紧接着就由西向东踏勘后城古街巷西段。后城,因五代留从效拓罗城时,这里正好在罗城南城墙后面,原是一条小巷,故称后城巷。元代拓建新罗城时加以拓宽,又称后城街。东西走向,东起兵马司巷,西至府文庙原青云路东侧。清代和民国时,有多位名人在这里建造官式宅第,使它成为一条着名的古街巷。1983年,被公布为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以百源路为界,分东西两段。1994年旧城改造后,西段还保留几座古民居。

杨家春、杨家栋兄弟故居:位于后城西段西端路北,原文庙青云路东侧,门牌118号。杨家春,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杨家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其故居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硬山式,前筑围墙,嵌有“彭江衍派”石门额。

●蔡德燥故居:位于后城街西段中部路北,门牌112号。蔡德燥(1866一1944),着名旅菲侨商,为人侠义豪爽,为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购买许多孙中山先生发行的公债,还投资建造我省第一条铁路漳(州)嵩(屿)铁路。民国八年(1919年),民国政府给予颁发“急公好义”匾(文革时被毁)。其故居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二进三开间硬山式,后有花园,前筑围墙,门上嵌有“济阳别墅”石匾额。屋前竖有1984年泉州市人民政府立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碑。

苏氏古厝:位于后城街西段路南,门牌181号,坐南向北,三进三开间,大门作塌寿式,后进后来改建。

●林氏古厝:与苏氏古厝同排,门牌179号。坐南向北,三进三开间,大门也做塌寿式,后进已改建。

再者,以苏氏、林氏古厝同排,门牌169-175号为洪达时相命馆。现其后裔仍有操旧业者为人相命。

又门牌169-1,是条小巷,巷头建有祖师公宫,坐东向西,奉祀崇正大禅师杨五郎 (北宋抗辽名将杨继业的第五子杨延德)。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2009年又重新修建。北边筑一门,门柱镌“祖师禅公宗佑世”;“中秋夜民俗听香”。南边敞开,石柱上镌刻对联“祖师有巷由宫起,江夏封侯传说来”。以前,每年元宵夜和中秋夜,泉州民间盛行来此“听香”的习俗。

祖师巷的南侧有座古石桥,称为“祖师巷桥”,跨在八卦沟上,南北走向,系用不规则的花岗岩石砌就。现东西两边装有钢筋护栏。在桥的南端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立的《示禁碑》。

祖师巷桥南侧,即涂门街北侧,原有泉州着名教育家、书法家蔡樵生的故居。他历任泉州中学(今泉州六中)、晋江县立中学(今泉州一中)、凌霄中学教务主任,其故居已改建现代楼房作为商铺。

(郑焕章撰)

泉州涂门街,人文与历史的交织

(二)

上午9时许,一行人穿过百源路转向后城街东段。

百源路,南起涂门街北侧至九一街与打锡街交叉路口,长524米,宽8米,路面初铺石砖,后改沥青。百源路由原来的海清亭(小巷名)扩展延伸而成。

海清亭的地名来自古时八仙中的吕洞宾曾在此地挂道袍(海清),用扫把为人书写匾字的传说而来的。

文革以前,海清亭的北侧尚有洪潮和择日馆(右靠“竹脚李”),往南过了二三家住宅就是铜佛寺。

铜佛寺位于百源川池西边,是为明代进士杨玄锡献宅创建的寺院,初名“百源庵”。清干隆十七年(1752年),靖海将军施琅的曾孙施国宝重修易今名。大殿三开间,面宽18米,五进深19米的悬山顶抬梁式砖木建筑,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内供有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铸造的铜佛像16尊,高1米左右,工艺精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泉州水灾,铜佛寺倒塌,以经营香珠着称泉南的庆春堂老板杨英伟独力重修。工竣,礼请弘一法师为书门联“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弘一法师1941年3月于此挂锡弘法,复为寺门撰联,曰:“教门千百喻如梵网,佛道本源其为戒光。”联中隐有寺名。上世纪末又在大殿后新建双层楼阁式歇山顶弥陀殿一座,大殿前露庭曲栏,东侧曲桥跨池,周围绿木成荫,风光奇秀。现有新建山门上石匾寺名,为全国着名居士、书法家赵朴初所书,并署有“公元1997冬台湾台中朝福寺住持陈明敬”。山门有联曰:“百源村池汇聚众流归百泳,铜佛古寺历程几代复重兴”,为郑海寿所书。另一对联为:“香烟氮氲警尘心绝俗,梵音嘹亮断妄念归真。陈珍珍撰、吴捷秋书1997年冬月”。山门后面上匾刻有“百源禅苑,美国纽约法主寺妙峰书”。另有二对柱联分别为:“是故精勤持净戒,不着尘垢如莲华”;“我身离着无诸垢,智眼常明如日光”。寺中大殿两对柱联为“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及“铜荷烛耀光三界,佛地心净汇百源”。

海清亭的北侧本来也只有寥寥二三座民居,后来也成为华侨大厦的场地了。过去如果要从涂门街到百源川池,有时需从祖师巷进入后城街,然后从后城穿过一条只容一人通过、两人交会就要互相侧身而过的小巷,该巷被人们戏称为“摸奶巷”(雅号“梦麟巷”)。那铜佛寺前数步处旧时有一座小土山,经常被人抛丢脏东西。解放后,人民政府在百源川池周边整治建设,那土山也就不存在了,而在西边建有商业礼堂。

后城街被百源路隔成两段后,靠东段门牌是百源路22号,开设鼎鸿小笼包店,此店东侧为后城街196号,是一家刻印店,而店的对面则为“好地方”酒店,其门牌却为百源路20号。

后城街北侧的156号与158号之间有一条小巷通百源川池,因巷中曾经有座小庙奉祀观音,故此巷名称“观音巷”。

自观音巷至隐居桥巷两侧大厦,均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2年)经营杉行、典当业的富商大贾何鸿文建置的,人称“好德何”大厦。现后城142号古大厝经营古董,而门牌138号古大厝仍为何氏二房业产,后城140号现为政府征收,成为数家文旅创业活动点,门墙挂有“华大海丝南亚研究中心鲤城区基地”、“泉州市鲤城区锡兰文化促进会”、“鲤城区古城文化传播人才实训基地”三块牌子。

●后城122号:今为古厝茶馆,业主车姓。此屋建于民国初,大门石联云:”桐郡卜新居里择厚城钟胜地,玉峰留旧泽集名宇宙有遗书”,“光闪萤窗华升鹤渚,家居鲤廓地近龙楼”。

●后城100号:今为丰山文玩收藏店,右侧为鲤城区人武部,原是清末泉州绅士黄抟扶家族祠堂。黄抟扶(1848-1931),字通材,号祝堂,泉州市区后城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候补军机章京。后因母病,告归终养。扶为人温良敦恳,热心乐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事关国计民生之利,则不辞劳苦,任之始终,为泉州地方做了许多公益事业,人称“黄部爷”。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他负责“花桥善举公所”,常年平粜粮食给贫苦民众。八国联军侵华时,他受泉州知府的委托,负责创办团练以自卫。清末废除科举,普及教育,抟扶与进士黄谋烈等共同创办“泉州府官立中学堂”。泉州洪水灾情惨重时,他带头恳请官方发放银米应急赈灾,同时发动南洋华侨及上海、宁波等地泉州郊商广为募筹款项,赈济灾民,处理灾情善后事宜。黄传扶还努力推行学校教育,与举人黄鹤(字师竹)等创办南隅小学。以涂门关帝庙对面的礼乐厅为校舍,聘请举人宋应祥为首任校长,后以“立于礼,成于乐”之义,改名立成小学。黄抟扶工书法,风格隽秀清新,在泉州书法界别具一格。

后城92号:为张泉苑古厝。张泉苑茶庄的创始人张白源,其原籍同安西塘乡,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来泉州胭脂巷口排摊设点,贩卖茶叶,“泉苑水仙”是其久负盛誉的泉州名牌茶。胭脂巷口张泉苑茶庄有“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木牌作标志,到1956年公私合营,历时143年。张泉苑大厝五落,右侧有护厝。

踏勘小组一行到了后城东段尾部的义春兵马司宫,宫前旧时有兵马司桥横垮八卦沟,今只剩跨度不及半步的“踏板”,有其名而无其实。

兵马司,原为主管京城警备治安的机关,始建于元朝。元代泉州曾设行省,有资格于城内设置兵马司,掌管城市巡捕盗贼、囚犯,火禁,疏理街道沟渠等事。有元一代,泉州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国内屈指可数之大都市,于此可略见一斑。

兵马司宫,又称“义春宫”,门联题曰“义护黎民兵马司,春临胜境法华庵”。宫内柱联“义结桃园千秋载誉,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和“义勇冠三军威震华夏,春秋扬五将匡扶干坤”。宫内奉祀义春境主公。

隔壁便是法华庵。庵前有“法华重光”门匾。庵柱联曰:“慈航甘露济众生,仙机妙算指迷津”,还有“法助境事事事入地道,华岩经声声声升天庭”及“法华古来兵马司庇民护邑,狮岩今逢升平世百废俱兴”。庵内壁上一碑刻,名为《重修法华庵志》,云:

“泉郡法华庵位于涂门城脚义春村,与兵马司连成一体。明代中叶江右得道和尚姓李讳鼎,云游闽地,蜇居于此,引导辟谷。择日与众别,径奔清源山之狮头岩端坐开蜕。乡人就体塑像奉祀,尊为达源圣公。此庵历数百载,几经沧桑修葺者屡。然星移斗转风雨侵淫,已堂庑倾颓户牖破损,诸乡耆目睹是状,深感有渎神祗,早存修复之意,奔走相告,倡议修建,邻近乡人众善积极响应,捐者沓。遂即备料鸠工,择于农历六月破土兴建,规模体态悉遵旧制,装饰设计又别具匠心。此举全赖乡邻公众志坚意诚协力共赴。是年十一月工程克成,庵堂面貌焕然一新,爱缀数语志之,并将捐者芳名列下,永垂后世,以策来兹。

法华庵修建委员会、本里林熙辛树撰文。

公元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立”

庵内两边壁上有黑色壁画佛像图共四幅。另一面壁又有一处“清源山李仙公碑文”,抄如下:

“明李仙讳鼎,籍江右,来泉居法华庵。持斋有尊,导引辟谷。每晨东向吸杯水,端坐凝神。有延与语者,作草书答之。一日,忽辞所知,登龟山,留一鞋,入狮岩端坐,弥日不食,定期与众别,遂化。众就遗蜕塑像祀之,复于法华庵作票主供奉,题曰‘达源圣公’。民国四年尤茂斋、颜启涛敬泐。”

考察后城街之后,我们一行从后城隐居桥转向涂门街,过桥通道口有陈祥耀撰写的对联:“市泊通瀛蕃宋元承先启后,文风海滨称邹鲁炳旧开新。”桥南通道口有李大洲撰、周焜民书的联对:“千丝袅娜小桥流水藏春色,百艺炜煌火匠运斤振夏声。”

隐居桥原位于涂门街隐居巷中,其得名并非名人隐居于此,而是旧时以桥板穹窿而上,如向偻之状,因此易以美名。今巷道消失,而桥改造为圆拱桥矣。

过了隐居桥往清净寺,此寺又名圣友寺,或译名为艾苏哈卜大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伊斯兰教寺之一。主体建筑有门楼、奉天坛、明善堂,门楼前有10米高的拱门,穹顶如蜂窝状穹窿形藻井,全用花岗岩石刻制而成。门楼顶的平台名望月台,为伊斯兰教斋用以望月,决定起斋日期的地方,台的三面有城垛子。奉天坛向东,四周石围墙,南墙全长23米,高6米,厚1.02米,中有大窗8个,西墙有7个尖拱形宝盖状龛,窗顶横眉及龛均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句,原是礼拜殿。明善堂在奉天坛北侧,始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1998年重修作礼拜之用。清净寺还有一方明永乐五年(1407年)关于保护穆斯林的“救谕”石刻,以及元明重修碑记两方。寺后过桥北岸,原为回民宰牛的地方,称“牛灶”,而剥下的牛皮,往往斜倚放置在寺前外墙下晾晒。“牛灶”后迁往涂门街东段。清净寺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之一,每年要接待大批海内外客人,国务院于1961将其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净寺门楼东侧,2007年新建礼拜殿,由阿曼苏丹卡布斯国王出资捐建。方形之制,四面均有尖拱门洞,正门外廊,两侧各有一座邦克楼,殿门对墙挂着穆斯林一日五次礼拜的时辰:晨礼、晌礼、哺礼、昏礼、宵礼。

清净寺西侧旧有清光绪间举人黄重光的宅第,涂门街拓改后其宅的一些构件移在芳草园建造崇正书院。

清净寺往东不远处的通淮关岳庙,旧时称“关王庙”,为泉州城七个城门之一的关帝庙。其庙始建年代未详,据史籍所载,明嘉靖间曾经重修该庙,可知是庙建于嘉靖前,民国三年(1914年)增祀岳飞,因而改称“关岳庙”至今。

泉州涂门街,人文与历史的交织
泉州涂门街,人文与历史的交织

通淮关岳庙座北向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并排组成,均为三进,历代均有修建。武成殿为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奉祀三国蜀将关羽与宋抗金名将岳飞;崇先殿亦称圣父母殿,奉祀关羽父母先辈,三义庙由原来的平浪侯堂所改祀,祀传说中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以及孔明、赵云等三国中人物。清初封关羽为“武圣”,官府每岁春秋二祭,雍正间又建礼乐厅于庙前。嘉庆八年(1803年),地方官员将武圣祭祀活动移至萼辉铺提督署旁之武庙(今黎明大学旧址),不久又移回通淮庙。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通淮关岳庙进行全面修建,后进改成一列三层楼房,全庙面积2000平方米,12年前又购置庙左的老屋新建办公楼,与原来的三庙连成一体,保持闽南古建的风格。庙中保存数方清代以来的碑记及名人题匾、对联石刻。1992年关岳庙列为市级文保单位,2010年晋升为省级文保单位。

在通淮关岳庙的右侧不远处有座锡兰侨民旧居,为泉州与锡兰友好往来的的历史见证。明天顺三年(1459年),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王子以贡来华,成化二年 (1466年)因其国内发生政变而定居泉州,取“世”为姓,世代繁衍,成为明清时的泉州望族。该宅建于清初,系四进三开间硬山顶、单护厝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清干隆四十六年(1781年)卖与外姓,现存三进,占地面积819平方米,现业主为林姓。200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并立碑以示。

涂门街通往后城的隐居桥巷口两侧旧有泉州文化界名人许炳基、林聪权的宅居。

巷口东侧为许炳基宅。许炳基(1923-1988),自小喜欢音乐舞蹈,在立成小学读书时就参与校际的演出活动。抗战时期任小学教员时积极参与组织抗战歌咏活动,并饰演一些有关剧目的重要角色。抗战胜利后,他兼任记者、报纸总编,不久参加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解放后,组织晋江艺联会,任会长。1950年任泉州青年文工团团长,1951年该团改为晋江专区文工队,任队长。1953年冬,带领《采茶扑蝶》演出队参加福建省汇演,该剧是在龙岩民间舞蹈《采茶灯》基础上改编,用泉州方言、地方曲调重新处理而成的,成为面目一新的精美舞蹈节目,翌年选入参加全国音乐、舞蹈汇演,获得专家的一致赞誉。后又灌制唱片,传遍中外。当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播送的音乐就有《采茶扑蝶》乐章。

巷口西侧为林聪权宅。林聪权,1949年出生,1957年就读于立成小学,1961年从艺于泉州木偶剧团,学习雕刻,书画,1983年调入福建省画院。现为高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艺术家”称号。聪权的书画、木偶雕刻作品参加过全国性及国际性展览,并多次获奖。其作品多被国家文化部、毛主席纪念堂、台湾、日本、菲律宾等地收藏,大量作品发表在国内外主要报刊杂志上,其名字、艺术成就被编入多种“艺术家名人传略”。

(林胜利撰)

泉州涂门街,人文与历史的交织

(三)

17日上午,踏勘小组成员(颜瑛瑛因事请假)和吴健康、吴清廉、蔡景森等文史爱好者,8点半准时在泉州文库办公室集合,出泮宫牌楼南下,来到涂门街的西端—涂山街头。

涂山街头的“涂山街”,是指叠芳桥至十字路口这一段,因其处于“涂山”(即傅府山)之下,故称(今这一段统称“新门街”)。所谓“头”者,前也,顶端也,是谓涂山街的最前端。涂山街头又称“涂门街头”,也是涂门街的最前端。

此地为涂门街、旧南街(今中山中路)、涂山街(即新门街)、亭前街(今属中山南路)四条街路交汇之处,又称“十字街头”。又因处于钟楼与南门兜两个十字街之间,俗称“中十字”。这是泉州一方历经千年兴盛不替的风水宝地。

宋及宋以前,此地在镇南门、镇南桥外。唐开元中(714-741年),泉州别驾赵颐正即凿沟通舟楫至城下,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元代,这里更是一城要地之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南门桥鼎建崇楼,扁曰‘镇南’。潮流参错其冲要,渔歌响答于圜阓,吞吐溟渤,雄视东南,望之如垂虹,登之若骑鲸。云栋飞翠,星河影转。”(元庄弥邵《浚河记》)

至正十二年(1352年),达鲁花赤王立南拓罗城,将原为土岸的旧罗城濠南岸砌石(北岸本为石岸),并将南岸沿濠辟筑成街道,此地遂成新罗城城内最早的十字街头。

此时,涂门街沿街多有番人巷,如胭脂巷、大郎巷、羊公巷…为外国侨民聚居的特区,因此,泉人又称之为“半蒲街” (泉州人认为外国侨民大都姓“蒲”)。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六十六“列女志·烈女”记载:明蓝明娘因其夫诸生黄祥獬卒,闻讣自经殉节,有司将其入祀贞烈祠。因其家住南门桥,因改镇南桥为 “蓝桥”。涂山街头在蓝桥之南。

民国十七年(1928年),晋江县建设局改建蓝桥,易石以钢筋水泥。翌年,涂山街头十字路面铺筑水泥。

旧时,泉州水产批发商(俗称“鱼行”)多在涂山街头经营,凌晨集市,天明散市,习以为常。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启太、元和、合隆、允胜、合益、兴记、天诚、源发等10余家鱼行相约集体转移至水门巷内竹街,组成 “泉州鱼行同业公会”,涂山街头“鱼市”的历史遂告终结。

翌年,晋江县警察局在涂山街头、钟楼、南门兜三个十字路口设立交通岗亭,派警察轮流值岗,使用警棍指挥交通,直至1961年方改为红绿灯。

涂山街头东南隅紧邻胭脂巷口旧有一家将近两百年历史闻名中外的着名茶庄——张泉苑茶庄(亦称泉苑茶庄)。创办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先是在胭脂巷口排摊,因注重工艺传承,注重茶品质量,诚信经营,生意很快风生水起。不久,就在其地买了店铺,又在灵慈、后城盖了房子,还在武夷山承包茶山,由小本经纪的小贩,变成了资本雄厚的茶商。后来,虽然经历了两次火灾(第一次光绪七年,1881年,第二次民国六年,1917年),均绝地崛起,逢凶化吉。

泉苑茶庄所出售的茶叶都是武夷山的产品,有奇、名、色、焙四种,品名有白鸡冠、铁罗汉、水仙种、木瓜、雪梨、蕙蓝、福顶、磊红等等,其中以水仙种最为出名。所售的茶,无论哪一品种都不二价,而且只售门市价,不售批发价,无论购买的数量多寡,都不打折扣,对普通顾客如此,对茶贩也是如此,并且从来不给顾客挂账赊欠。

泉苑茶庄公开标榜“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生意没有淡旺月,但每年农历正二月特别好。正月初一一般商店都不开市,但泉苑则必须开门营业以满足顾客要求。每到初四,职工往往忙不过来,顾客过于拥挤,往往要排队购买。

如此奇特的经营理念、经营作风、经营方式,又如此奇特的兴旺繁盛的景象,泉苑茶庄竟延续将近一个世纪,真是匪夷所思。

(杨清江撰)

泉州涂门街,人文与历史的交织

(四)

一行人随即转入胭脂巷。胭脂巷因燕支苏氏宗祠有二口明代胭脂水井,水为胭脂色而得名。胭脂亦称“燕支”,为元朝以后苏颂后裔的聚居地。其祖先与阿拉伯人联姻,信奉伊斯兰教。胭脂巷苏氏聚居地,又称祖闾苏。有“苏氏祖 ”木匾,上署“桃源颜廷榘为苏茂杓书”。匾之两端分别插入苏家巷道墙壁上。苏茂杓,字宏斋,号霞水,刑部尚书苏茂相弟,举人,封邱知县。颜廷集,字范卿,号赘翁,永春人,人称“桃源先生”,岁贡,历九江府通判、岷王府长史。以诗翰名,其书法不求韵秀,重在苍劲古朴。

苏古大厝建筑群现存四座,面宽60米,进深52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胭脂巷25号“红兰馆”即苏大山故居,占地面积870平方米。大厝为上中下三落。中落天井现存太湖石石笋一根,高1.6米,20世纪30年代立于金鱼池上。大厅原悬挂1934年萨镇冰所题赠“蓄德裕陵”匾。后落花园有1940年建的水泥凉亭“晚翠亭”,为红兰馆主弹琴作诗赋的地方。

苏大山(1869-1957),字君藻,又字荪浦,为燕支苏第十八世,清贡生,不求仕进,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编着有《红兰馆诗钞》《红兰馆文钞》《温陵碎事》《鹿礁随笔》等。

1920年,因“劳绩卓着”,获大总统孙中山颁予六等嘉禾章,以资奖励。1933年,倡导组织温陵骋社,成为泉州近代着名的文学团体。1956年任泉州市政协委员,10月受聘为福建省文史馆员。1957年逝世,1958年其后人遵其遗嘱将全部藏书捐献给国家。

燕支苏宗祠绥成堂,为苏肖伯派裔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宗祠有水井三口,有两口叫胭脂井,水为胭脂色,井覆盖数百年,2003年7月修祠时发掘,胭脂井重现。井为六角形石壁,井深6.8米。宗祠两旁有通巷,可作防火通道。有旅居澳门着名书法家、永春人梁披云题“气节孤旌凌汉雪,文章大笔起唐屋”楹联,横批为“苏氏祖 ”。

苏苏懋祺、苏懋社古大厝,古时临街有隘门,上书“祖闻苏”,巷道之东一堵照墙,塑书“鸿禧”二字,1988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涂门街拓改,隘门及石埕前房屋均拆除。苏懋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举人,新河知县;苏懋社,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知南召、宁陵、歙县三县。

胭脂巷刘庙,原面对水门巷,始建年代、祀神俱不详。后改为双忠庙,祀张巡、许远,建国后拆除。

刘庙左明清为燕支吴氏的族居地。据清翰林修撰官献瑶《燕支吴氏族谱序》称:“燕支吴氏,吾郡望族也。其先出于福清之新塘里,明洪武间官永宁卫,遂家焉。再传而卜居郡之燕支巷。燕支之有吴氏自此始。”其地旧有吴之琦进士第、吴全鼎文魁宅、吴雄略长侯宅。燕支吴氏宗祠,翻建于干隆六十八年(1708年),旧址在燕支巷。建国后以大郎巷29号民宅换置宗祠,在宗祠旧址起盖泉州市委统战部大楼。涂门街拓改,统战部大楼亦拆除。

胭脂巷与刘庙巷衔接处,原有一榨油作坊,用牛推磨温火榨油,油香四溢,引得路人驻足观看,成为巷中一道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风景。

从胭脂巷向南进入南岳后街,其街中段因在泉州五岳之一的南岳宫前故名。58号民居埋门上有“和裕税典”匾,入内大门上有“理学传芳”匾。房主为陈姓,其高祖陈淑锦、祖父陈文彬,祖籍晋江。陈文彬在泉州开典当行,故门上题额“和裕税典”。据杨清江先生介绍,其右邻乃台湾国民党少将叶燕文故居。

南岳后街33号文光楼,系建国初市文艺团体艺人居住的地方,现仍有人居住。

52号倪姓民居,这里二十世纪50-80年代为泉州市工人医院旧址,是一座三进三开间、单护的古大厝,现已破落。

大郎巷,宋元番人巷。《泉州地名录》则称“古时曾有赵大郎居于此巷,故名。”37号为原华侨服务社停车场。31号为三进手巾寮的佛教庵堂,外有“万象精舍”匾,内有“慈云广荫”匾,供奉佛教西方三圣佛。21号、27号、29号均为古大厝。

拆迁前大郎巷口东侧原有奏魁宫,始建年代未详,奉祀郑大帝。1936年11月,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张星娘、陈万里、艾克等到泉州访古,见到奏魁宫墙壁嵌有古基督教石刻,即四翼天使石刻。张星烺《泉州访古记》云:奏魁宫“亦小庙也。其墙壁上有石刻小神像,像顶有十字架,胸亦有十字架,又有双翼;其为古代基督教徒所遗留者,可以无疑也。”又记:“午餐后复往奏魁宫,(陈)万里将所见之古基督教神像摄影,以留纪念。”泉州考古归来后,陈万里将所拍摄奏魁宫“泉州十字石刻”赠送鲁迅。《鲁迅日记》1926年12月29日记:“陈万里赠送泉州十字石刻拓本一枚。”

据吴文良原着、吴幼雄增订《泉州宗教石刻》云:奏魁宫趺坐羽翼天使墓碑“是清末建庙时由地下掘获,因上面刻有‘佛像’,认为是祥瑞之物,而把它砌在庙内墙壁上。当地人称它做‘蕃丞相’。涂门街拓改前为悦来酒家厨房,今已不存。”大郎巷今为断头巷。

张会宗观察第,在奏魁宫右。张会宗,晋江张林人,徙居郡城。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官云南按察副使。

新奏魁宫在大郎巷与吴厝堤(即“东观西台”)交叉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东观西台1号为吴氏大宗祠。“东观西台”原为明万历十年(1583年)进士、翰林庶吉士、监察御史吴龙征府第。因吴龙征官居东观侍读、西台御史,故其府第人称“东观西台”,遂衍为地名。

清光绪年间,吴氏族亲议建泉州府吴氏大宗祠,吴龙征九世孙吴朝铨将东观西台府第前三进献给族人改建宗祠。自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始建,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月落成,历时逾五年。建至第四年,晋江钱塘吴鲁蟾宫折桂,高中光绪十六年庚寅科状元,为闽南吴姓千百年所未有,于是加速宗祠建筑完工,并于祠前竖状元旗杆。

宗祠坐北朝南,由门厅、中厅、大厅及两廊组成,总建筑面积1177平方米,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中厅、大厅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大门前立有一对辉绿岩石鼓。

吴氏大宗祠历经沧桑,民国初年沦为兵营,惨遭破坏。抗战胜利后,在大宗祠设“双忠讲武国民学校”,直至建国后并入第二中心小学,迁出大宗祠。后来,泉州市总工会设“工人俱乐部”于此,后为泉州市高甲剧团使用。“文革”中红卫兵据为总部,后为海滨食品厂、皮革厂占用,将两廊及中庭改盖工场,破坏惨重。至1980年,由文化部门索还,泉州南音剧团迁入,直到1995年涂门街拆迁迁出。1999年10月2日,破土动工修复东观西台第宅及吴氏大宗祠,按修旧如旧文物维修原则,保留明清古建筑特色。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大宗祠碑记:

《温陵吴氏合族祠堂记》,光绪十六年状元晋江钱塘吴鲁撰。碑由四方辉绿岩石组成,每方尺寸为79×107厘米。文革中四失其三,仅存首方。现据《正气研斋文集》补录如下:

温陵吴氏合族祠堂记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国朝会典,凡列爵五等逮夫登于三事者,子若孙皆得立其家庙。岁时备物致敬,芗告祠,所以交神明,而崇孝治也。若夫统阖郡之族姓,祀肇兴之始祖,洪阀嘉章,聿修孝享,篷甒在堂,萧在庭,跄跄济济,萃一姓而恪恭将事。稽诸典礼,虽无明征,要其祖义本仁,敬宗收族。俾子孙大小不忘其所自出。盖犹存古者宗法之遗意焉。

我吴以国为氏,权舆江南,玉牒镌华,备详迁史。温陵着籍,肇始有唐,历五代,而宋、而元、而明,迄今千数百年。族指蕃昌,昭穆渐远,里闾支分派衍,则亦莫得而详焉。

岁乙酉,族中父老议修合族宗祠,询谋佥同,殚心擘画,遂卜地郡治之南岳境,厥地宏敞,厥位面阳。经始于丙成四月,因前代之遗规,授全模于梓匠。三户五楹,翼以回廊,芝杨瑞拱,施以丹。越辛卯十月庙成。自始祖以下,硕德高贤、焜耀谱牒者,祀之于正位。巍科上第、躬膺爵秩者,祀之于左。经营缔造、懋着勤劳者,祀之于右。神宫宇,邃清而严。笃上治、旁治之谊,展尽物、尽志之诚。其在《诗》曰:“春秋匪懈,享祀不忒。”又曰:“以妥以侑,以介景福”,于吾宗见之焉。

夫自宗法既废,《周礼》:“太宰之职,敦宗系民”,宏规巨典,无复有存焉矣。习俗浇漓,缌麻以上隔膜而不相顾者,有之。至于亲尽服绝,散处郊陬,益漠然无所动于中矣。安溪李文贞公云:“人能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睦之族人。”斯礼也,行于一族,而一族之恩明;行于天下,而天下之谊美。盖人本乎祖,等而上之,曰“仁”;顺而下之,曰“义”。子舆氏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也。”于时,行春祀礼,卜牲练日,登铏荐俎。父老皆来会,佥谓:“鲁宜制文,镂于丽牲之碑。”爰泚笔而记之。

时光绪二十有五年正月也。

清吴鲁着郭延杰校注吴幼雄审订《正气研斋汇稿》鹭江出版社,2015年第108页。

吴鲁(1845一1912),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晋江池店钱塘人,光绪十六年状元,历任陕西典试 (主考),安徽、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着有《正气研斋汇稿》《正气研斋遣诗》《百哀诗》等。

《温陵吴氏大宗祠记》碑嵌于宗祠第三进正厅东壁,碑为白花岗岩,高1.85米,宽0.75米。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恩科举人南安吴拱震书。吴拱震,名序秋,号省斋,其文章与书法,着称于泉州。

温陵吴氏大宗祠记

吴于泉为望族,族之人各祠其分支之祖,而合族大宗缺如,识者恫焉。岁壬午,城南东观西台为前明乡贤龙征公旧第,其九世孙朝铨,见族之人有谋建大宗者,难其地辄中止,怦然于心,愿以其第俾董祠事者改作之。乙酉议定,于是鸠资庀工饬材,经始丙戌四月,越辛卯十月落成。规模基于前代,扩而充之,事不劳而功则倍。栋宇宏敞,以蒸以尝,济济跄跄,将事一堂。从此族之人士,知彼我同出一本,而情意相浃,或不至貌如行路者乎,跋予望之矣。

光绪二十一年岁次甲午正月 日 董事诸裔孙谨立。

《东观西台族史与吴氏大宗祠》碑,黑页岩,嵌于大宗祠东壁,碑64×35厘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吴龙征十五世裔孙吴开第口述,吴增代撰,吴拱震书丹。

东观西台族史与吴氏大宗祠

第年六岁,先考方直公病且殁,执第手涕而诏之曰:“余先兰陵古梅里人也。分支始祖昌生公,元至正间,迁居晋江二十一都仓边乡,由是世为晋江人。四世祖毅斋公,以煮海为鱼盐祭酒,苦于治办。友人有精堪舆者,为择地于泉之南岳铺居焉。五世祖守素公,与同时朱则文,以孝感着,茅鹿门、李文节、苏紫溪诸先生皆为传誌。六世祖惺初公,以庶吉士授御史,任山西巡抚,崇祀乡贤。七世祖稚云公,崇祯戊辰进士,历仕广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其弟山公,天启丁卯举人,授广西浔州知府,乃建鉅宅三座,题曰‘东观西台’焉。自稚云公至余,又历七世,子孙式微日甚,顾瞻前烈,未尝不日夜疚心而怒焉,如抟者也。光绪壬午秋,适宗人议建大宗祠而难于其地,乃谋诸余,拟将东观西台前数进改为太宗,余之始祖而下,从祀其中。原旧所有粮赋,亦悉归大宗完纳。后一进则仍为余之住居,而移东观西台匾额于其中焉。

夫吴之得姓,同出延陵,诚得太宗告成,则沿流溯源,萃而不涣,亦余宗一大幸事,乃成议有年。今始饬材鸠工,而余病日剧,不获亲观厥成,惜哉!惜哉!小子识之,汝其敬宗敦族,无忘余之志也夫。”

鸣呼!第不肖无状,不克自成立于剏建诸事,未有毫末之力,而先考所遗嘱者,阅今二十二年,言犹在耳,若何可忘?爰泐诸石以垂永久焉。

男开第谨誌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泉诸宗人为立石

吴氏大宗祠,左大门匾“至德流芳”,右大门匾“延陵衍派”,中大门匾 “吴氏大宗祠”。中门屏风有吴鲁状元题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闻诗知国政,讲易见天心。”二进大厅“记首世家”匾。三进大厅“状元宰相”匾,为南宋着名诗人吴潜立,另有“状元”匾,为状元吴鲁立。东西横梁有“会榜”匾二方、“乡榜”匾四方。正厅对联“同科四进士,一代五乡贤”。

祠堂大厅西壁下,2000年修建宗祠时发现一口元末明初六角石构古井。井中出土黄釉碗、青花行鹿纹碗、青花婴戏纹碗、青花小盏等宋元瓷器。

东观西台吴氏,当代出了一位国家一级导演、戏剧家、书法家吴捷秋。吴捷秋,1920年出生,幼学诗书,青年时代任中小教师、记者;解放后从事梨园戏编导研究工作,以执导《陈三五娘》获国家大奖闻名。80年代初,吴捷秋新编历史剧《刺桐舟》又获奖誉,梨园老树新葩再度辉煌,诗人梁披云挥毫赋诗赞之曰:“古庙敲钟恋旧游,重来听说《刺桐舟》。笋江月色梨园笛,尽得风流吴捷秋。”奏魁巷,今称“羊公巷”。羊公巷,《泉州市地名录》云:“供奉‘阿爷公’须放生羊公,该处是放生的地方,故名羊公巷。”一说为蒲寿庚宰羊的地方。又一说其巷尾为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杨景辰的相国府,故称“杨公巷”,民间讹呼为“羊公巷”。羊公巷7号原为三圣宫,始创年代不详,祀西方三圣、关帝等,临解放曾经修葺。后为涂门街居委会所在地。

(李玉昆撰)

泉州涂门街,人文与历史的交织

(五)

将近9点半,告别羊公巷三圣宫,一行人循巷道向东行走,经传说为蒲寿庚兵营厨房灶仔巷北,继续东行,进入灵慈宫沟巷。

灵慈宫沟,又名“七星沟”,西通吴厝池,东经灵慈新巷接后荷池,上覆石板为路,后为巷。

巷之南侧一片,传说乃明崇祯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景辰的相国府遗址。杨景辰,字载甫,号侗孩,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晋江后洋人。原先是齐刷刷一列三四座三开间双护厝塌寿大门,外墙红砖封壁的传统大厝。因为年久失修,大部分倒塌,代之以一大堵暗灰色未详质地的长墙遮盖。

巷之北侧,原为杨景辰的同僚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黄景 的相国府(清干隆、嘉庆年间,其后裔子孙售与安海金墩黄氏)。黄景昉,字太稚,号东崖,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晋江东石人。朱明末代的两个相国,在这里衡宇相望,对门而居。

杨景辰身后,居住在灵慈宫沟的杨氏后裔,民国年间出了一个以经营各色锦素名香的“庆春堂”而闻名的杨光伟,并留有“芸香堂芳香袋,庆春堂香‘勿会’退”的民谚(勿会=不会)。

而黄景 身后,却留下一座名唤“瓯安馆”的名园。据周焜民《泉州古城踏勘》记载:“瓯安馆,在宽仁铺,即涂门街清净寺对面土地巷西畔,园主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黄景防。占地颇大,分为东、西两园。东园不大,而山、池、亭、榭一应齐全。西园面积与东园相当,格局简约,仅一池、一山、一亭、一门、一棚、一台。1976年,假山美石被拆散,部分移置开元寺,其余尽埋地下充作建设局新楼基石。”

而继居其宅的金墩黄氏,二百多年来,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清光绪朝,出了黄重光、黄鹤两个举人。黄重光,又名启太,字秋舫,号恕斋,光绪十五年(1889年)举人,历官内阁中书、知县,所着《逸翰楼诗文集》收入当代《泉州文库》丛书。黄鹤,又名鹤年,字师竹,号俪琴,黄重光从侄,官知县、南安诗山书院教习。新中国成立后,又涌现一批党政领导干部,如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黄松禄,泉州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黄梅雨,泉州市国家安全局局长黄清禄等。

随后路过泉州文史界老前辈沈玉水老师的故居灵慈宫沟巷16号,眼前立即浮现出沈老夫子的音容笑貌。沈家临街的玻璃门关闭,隔着透明玻璃,发现一块写有“周易预测处“的纸板搁在一张办公桌上。又过26号庄宅,这是整条巷道唯一一家保持原生态的古民居,然而其形貌比前次踏勘时所见更加老态龙钟。

原灵慈宫前的老榕树,是讲武巷周围现存唯一可以提供人们判断方位的参照物,它至少可以见证这一地片一两百年的历史。

灵慈宫供奉海神妈祖天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着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赐额“灵慈宫”,是宫是否建于此时,待考。它位于古榕的偏东北方,坐东面西,直对灵慈宫沟巷。宫右巷道叫“新巷”,直通后荷池、棋盘园。灵慈宫解放后一直是居委会所在地。灵慈宫沟巷连同“灵慈新巷”今统称“灵慈街”(俗呼“涂门后街”)。灵慈宫旧址今改建楼屋,编为灵慈街157号、159号,为新泉苑茶庄的店址。二楼檐墙公开标榜“茗香世家福建老字号”。进店门额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亲笔署题“泉苑源源茗茶华国锋”。门边墙上有镀金铭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泉苑茶庄”,文曰:

“泉苑茶庄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由张白源始创,代有传人,享有盛誉。第三代传人张聪明执掌期间,晚清帝师陈宝琛慕名莅临品茶,赞为‘茶中至尊’。1898年,经陈宝琛推荐,泉苑茶庄5个茶品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获铜奖。”

店内四面墙壁布满华国锋及泉南书法名家题赠的书法作品,如“泉苑世家”、“中华宝号”、“海西首选”等等。茶庄老板张维平,字源源,泉苑中兴之主张伟人之曾孙,茶庄第七代第八位传承人。自少立志克绍箕裘,继承祖业,因以“泉苑源源”为店号,以志奕叶传芳,不坠家声。

讲武巷从灵慈宫前经过。讲武巷,旧时又称“讲武坊”,民间讹称“狗母坊”。相传元时,福建、广东招抚使蒲寿庚在此建置讲武堂,为讲论研讨军事之重地,故名。不知什么时候、何方人士,自作聪明将这个具有泉州特定历史内涵的古老地名,更改为宣示武力、宣示武功的“宣武”新地名,明显违背地名的变更原则。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再研究,恢复“讲武巷”旧地名。

当代讲武巷李家出了一位解放军大校叫李烈。李烈,民国二年(1913年)元月生。孩提时入立成小学读书。13岁时因家贫辍学,南渡菲律宾谋生。1935年,李烈受党的影响,在菲律宾怡朗创建“海萍社”、“抗日救亡会”等组织,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募捐抗日经费、药品。与此同时,先后组织两批爱国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1938年8月,李烈亲自带领一批华侨青年回国,辗转万里,奔赴延安,投入抗日救国的革命洪流。是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延安,李烈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尔后参加反扫荡、合围,攻打武城、回隆等战役。解放战争中,李烈又参加辽沈、平津、南下追击等战役,数次负伤,屡立战功。历任指导员、科长、供训队队长、师供销部副部长、军分区供给处处长、湖南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财务处长、湖南省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

我们从古榕树右转南行,在不远处“宣武巷”55号找到立成小学新校址。

立成小学原在涂门街关岳庙的正对面,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初名“南隅小学”,址设关岳庙礼乐厅(厅与庙隔街相望),为泉州城内四所最早开办的新式教育小学堂之一(其他三所为衮绣小学、西隅小学、新隅小学)。光绪三十四年,同盟会会员曾焕浚主校政,取《礼记》“立于礼,成于乐”之意易校名为“立成小学”。

学校创办以后相当一个时期,由于关岳庙和校董会的鼎力扶持,先后礼聘泉州社会贤达、学界名流,如举人宋应祥、同盟会会员曾焕浚、学界知名人士蔡文潮、北京中国大学法律系毕业生洪纯规、厦门大学国学系毕业生陈植亭、厦门大学教育系首届毕业生张祖荫等出任校长;物色一批热心教育、有真才实学的人,如举人王伯楷,贡生吴行璋以及吴以尚、吴理尚、杨寿眉、黄福泽、黄柏龄、黄福懋、叶谷玑、卢青云、黄大非(又名菲君)、叶扬光 (又名菁菁)、叶子川、吴捷秋、许炳基、林建平等担任教员,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备受时人称道。

在风雨如盘的峥嵘岁月里,立成师生手执“不做亡国奴”的旗帜,高唱《五九雪耻歌》,走上街头,投身到“五·四运动的浪潮中;带着对日本鬼子深沉的恨,自编自演抗日歌曲,小号角伴奏“床头的大刀,赶快来磨利”的歌声,响彻泉州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饥饿、反内战,斗志昂扬地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头。立成师生的斗争精神和革命豪情被谱写成“我立成,气峥嵘……立于礼,成于乐,明正义,爱公理,自强不息,努力拯救中国,努力解放自己,奋勇前进”壮怀激烈的校歌,传唱至今。

解放后,立成小学由人民政府接管为公办,一如既往奉行有教无类的宗旨,经过历届校长的精心培育,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耕耘,一届接着一届同学自强不息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团结、勤奋、活泼、向上”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1995年,涂门街拓宽改造,立成小学南迁讲武巷内今址。旅菲校友黄舜诗欣闻母校乔迁,慷慨解囊,捐献人民币75万元,为母校建造以其先府君命名的教学楼——“黄道根大楼”。目前立成小学新校区有包括黄道根大楼在内的两座教学楼,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60平方米,设施齐全,环境幽雅。

征得立成小学校长洪礼胜同意,我们进入校园参观访问。操场上的两个班级在上体育课,服装整齐,朝气蓬勃。在“黄道根大楼”一楼,我们看到了立成小学暨立成小学校友会为黄舜诗树立的《黄道根楼记》。记云:

“南安黄君舜诗,髻龄采芹南隅,绮岁移居菲岛。一九九三年四月重游故庠,谋为母校营建教学楼。费序原濒通衢,与通淮关岳庙隔街相望,旧为庙之礼乐厅,近百年金声玉振,弦歌不绝。一九九五年因涂门街拓宽改造,移其址于南百米而新之。黄君鼎建遂与俱焉。是年十二月奠基,越二年五月竣工,糜金百万。黄君以先尊讳命楼,寄存孝思。副市长周焜民书题。斯楼也,坐东面西,高五层二十余米,建筑面积一千又四十平方米,巍然挺拔,壮伟宏丽,严严翼翼,规制咸备。黄君建楼助学,洵盛美之举,乃于落成之际,刻石以记之。

泉州立成小学暨立成小学校友会

公元一九九七年岁次丁丑仲秋”

我们返回由灵慈新巷拓辟而成的涂门后街,缓缓东行,北侧楼外乃为立成小学旧址辟建的商住楼。立成旧址之左,为清季通俗读物《畅所欲言》作者杨寿眉故居遗址。杨秀眉,讳德生,字寿眉,号介人,别号霁园居士,以字行世。通淮街人。生有夙根,幼多奇慧。早年入泮,工、诗、文、联、音乐、金石。常年以游幕为生,亦尝为立成小学教员。中年以后,“广搜众说豆棚花下”,“乃操以土音,编为俗体”,成《畅所欲言》一书传于世。

立成小学旧址之右,为清代择日历师洪潮和之故宅。洪潮和,民国《福建通志·艺术·术数》有传曰:“洪潮和,字元池,同安人。精通星学。着《通书》,滨海数十郡及外洋无不购之。子彬海,能习父业。”今后裔子孙多有操祖业者。

洪潮和故宅在民权路北口之西侧,是路旧称“后荷巷”,民国期间拓宽,以三民主义之“民权”命之。

1980年,中山南路指挥巷一度成为港台手表、音响器材、服装等走私物品的集散地,人流水泄不通。泉州市打击走私投机倒把办公室出面干预,市场转向民权路,更加火爆,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后来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配合公安干警,采取强制措施给予取缔。

民权路西侧旧有交通局、公路局、交通监理所等机构;东侧有大众旅社、大众饭店、大众澡堂、大众服务社,隔着后荷池与棋盘园民居相望。如今这地片焕然改观,楼房林立,鳞次栉比。

沿涂门后街由民权路继续东行,遇一南北走向的巷道,门牌标识为“棋盘园”,北口通达涂门街。

旧时“棋盘园”濒临后荷池,仅十余间民居一字排开,并未形成巷道,更未与涂门交通。今为彰显蒲寿庚之“棋盘园”史迹,列屋为巷,并向北延伸,且在北口临街建设门楼,标榜“棋盘园”三字。

又继续东行,来到东鲁巷。巷右居民楼下,竖立一方1984年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蒲寿庚府第遗址”碑刻,文曰:“蒲寿庚,阿拉伯人,居泉。宋元期间,曾先后任福建、广东招抚使,闽广都提举,福建、广东市舶务兼泉州市舶司提举,对发展海外贸易有一定贡献。其府第原规模宏大,废于元末。”经历600余年时光的磨洗,包括蒲寿庚府第在内的诸多蒲氏遗址遗迹大都荡然无存。

转身北行,走访“龙会古地”。此处原有的大哥公宫狭小简陋。现在新建,雕梁画栋,有数十平方米。殿中祀白无常大哥公,左祀观音,右祀龙会相公爷(龙会境主宫已废,所祀相公爷被移于此);民权路原有水尾宫(在今运输总站内)也废,所祀观音菩萨亦迁此供奉。所以大哥公宫也悬挂“龙会水尾宫”匾。殿内左供桌下奉狗舍爷,天井右壁嵌有“福建省泉州市城市综合开发公司建,岁次丙子年立”的石刻。下殿左壁龛奉土地,右壁龛祀班头爷。庙中楹联数对,大门联云:“龙城福地膺神佑,会境群黎祝圣灵”;下殿联为:“龙奔不觉今生恶,会审才知世身非”;大殿联为:“灵雨及身呈瑞气,慈心润物降祥云”;神龛联曰:“南无赐福庶民龙,天尊赏安嘉宾会”。

东鲁巷旧巷口西畔,乃泉州远近闻名的猪仔(猪苗)行,后废。

回头入巷,至东鲁巷11号释迦寺,大门正中匾曰“鹫峰遗教”。门内一小石埕,左墙下有泉州市人民政府1998年5月所立的保护碑,正面镌刻“释迦寺,经本府于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九日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面碑文:“始建于明初,为小庵堂。万历间(1573-1620年)大学士李廷机扩建佛堂、斋舍。清雍正间(1723-1735年),锡兰侨民世济美购地充作寺产,1989年重修。现建筑由前殿、大殿、功德堂组成,供奉释迦牟尼佛,在宿燕寺及菲律宾数十座寺庙有分香。”民间传说,李廷机之女在此出家为尼。

石埕右墙下存放寺后放生池移来的一段石刻,额题“泉郡释迦寺”,下刻“放生池”三个大字,石刻体积为162厘米×49.5厘米×17厘米。

下殿奉弥勒、韦驮。门楣有丰子恺题匾曰“释迦古寺”;大殿恭祀如来佛与文殊、普贤二菩萨及西方三圣。佛龛前有明代释迦石像一尊。

殿后为两层钢筋水泥楼屋,大三开间,标为“东鲁巷11号二幢”,目前正在油漆装修。

寺中藏有宋版《大云经》一部,十分珍贵,对研究泉州佛教和中锡友好往来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出释迦寺向南移步,不数米为东鲁巷3号中所张宅。张氏祖先为明代中所驻军首领,世居其地,蔚为望族,称“中所张”。先前第宅连片,现存建筑不大规则,砖木结构,临巷近十个门面,中落为三间张,后为小三间张。据宅中人介绍,清代末叶,其祖父张永棚初为皮匠,后往菲律宾经营皮革甚是发达,在祖家建置业产。张宅宅后空地存有大石板,练武石锁一对,刻有“沾衣堂”字样,另有洗衣石槽,石香炉底座上盖石桌面等物。古井的石盖呈莲花叶状甚为别致。张宅后落还有枪楼,边门用铁皮包封,据称当时是用以防卫土匪强盗的。

中所张的张嘉滨是笔者立成小学的校友,因为年龄和学历差别,本不相识,1995年因编辑《立成小学九十周年校庆特刊》竟一见如故,遂成莫逆。斯时,他已卧床28年。我从《泉州晚报》吴咏青专题报道《半榻印缘方寸情——记“卧人”张嘉滨》了解到,张嘉滨,1948年8月27日生于泉州。1966年毕业于华侨中学,1967年8月9日动乱中为流弹击中脊椎,致下身高位瘫痪。他自强不息,以书画、金石、邮封戳、花灯等奉献社会,其作品散见于海内外数十家报刊杂志,在国内外多次获奖。他曾任省、市书协理事,残联委员、副主席等职;事略载《中国残疾人名人录》、《中国印学年鉴》(1985-1992卷)等,被誉为“南方的张海迪”。

这次合作,张嘉滨不但亲自为校庆特刊创作12枚篆刻作品,还积极向海内外知名人士暨校友征集一批书画作品,为立成校庆增色生辉。张嘉滨顽强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现在,张嘉滨已去世多年,人去屋空,站在张嘉滨故居前,面对张家紧闭的大门,笔者感到无限感慨。

随即我们离开东鲁巷,复沿涂门后街东行,踏上旧环城路,转北,来到侨乡商品街南口,在旧通淮门城门口遗址,宣布本次涂门街踏勘活动画上句号,时间为2021年12月17日11点20分。

(杨清江撰)

本文选自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泉南文化》2022年第1期

泉州涂门街,人文与历史的交织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非此或彼"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pW6n6R1n.html